APP下载

中国乡村类型划分研究综述*

2018-11-12段德罡刘嘉伟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分类研究发展

段德罡 刘嘉伟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解决“分类指导”现实困境的基础

“分类指导”是我国乡村规划的基本原则之一[1],城市类型的划分研究成果颇为丰富,而乡村类型划分的研究成果则一直以来缺乏系统梳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2020年我国将力争实现乡村规划基本覆盖”[2]的要求,乡村建设成为未来几年我国城乡工作的重要内容。但乡村发展与建设却呈现向“千村一面”或“千村千面”两种极端倾向演化的不可持续之势。主要表现为:主导产业同质化或过度差异化,千篇一律“旅游村”或过度追求“一村一品”,忽视乡村产业竞合关系;空间建设模仿化或求异化,不顾地域特色与整体协调,照搬模仿“江南水乡”或求新求特,空间建设失序。系统梳理乡村类型划分研究可为客观科学的认知、识别、划分乡村类型提供借鉴,是有效实现“分类指导”的基础条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研究。

1.2 规避“就村论村”劣势的重要方法

2015年末全国约有行政村54.2万个,自然村264.5万个,经过近年“运动式”的推进,仍有约40%的行政村和70%的自然村没有完成规划编制[3],面对“量大面广”的村庄,“就村论村”式的规划编制不仅缺乏统筹,同时是对资金、技术等资源的浪费。乡村类型划分的研究成为规避这一劣势的重要方法。只有系统梳理乡村类型划分研究成果,才能认识、明确研究进展和不足,为妥善解决“就村论村”问题提供可行基础。

1.3 我国城乡规划体系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乡村地区发展建设日益提速,城乡规划体系也不断完善、优化对乡村的管控。一是各类上位规划中对村庄职能、产业类型等的研究需要加强,乡村类型划分提供了职能区分、产业确定的一种科学方法;二是新的乡村规划类型迅速增多,并成为研究、实践热点,尤其是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新农村总体规划、乡村旅游总体规划等以统筹乡村发展建设为目的的规划。这些客观变化方向反映了梳理、认识、优化乡村类型划分研究成果的重要性。

2 概念辨析与研究分布

2.1 “乡村类型”的概念

从类型学(typology)的角度理解“类型”的概念,较为公认的有,《简明大英百科全书》认为“类型的各成分是用假设的各个特别属性来识别的;属性彼此之间互相排斥而集合起来,却包罗无遗”[4]。卡特梅尔·德昆西(Quatremère de Quincy)认为“类型”具有一种模糊的普遍性,是有关各个要素的思想[5]。周一星认为任何一种分类都是根据对象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特点,把它们归并成若干组群,从而形成类型,类型内部保持高度相似性,类型外部保持高度差异性[6]。从来源上讲,“类型”是由各事物或现象抽出来的共通点,具有模糊性;从表现来看,“类型”是内部具有显著一致性,“类型”之间有显著差异,涵盖事物某一方面所有内容的集合体。按照“类型”的基本理解拓展“乡村类型”的概念,研究认为,“乡村类型”是指乡村聚落由某些共同点抽象出一些集合体,这些集合体涵盖了一定地域内乡村聚落的全部,并且内部呈高度一致性,互相之间呈高度差异性。

2.2 研究的时间分布:乡村类型划分研究日趋升温

用“乡村类型划分”“乡村类型”“乡村分类”“乡村聚落类型”“乡村聚落分类”等相关词组作为检索词,从主题、篇名、关键词三个方面在“中国学术期刊出版总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图书数据库”5个主要数据库进行检索,并对检索结果进行了相关度初步筛选。截至2017年10月,搜集到高相关性文献119篇,其中,期刊、会议论文75篇、学位论文共计35篇,专著9部。对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图1),发现近5年发表成果为58项,占总成果约49%,研究成果近年来迅速增长,乡村类型划分研究逐渐成为热点课题。

2.3 研究的学科与地域分布:呈现跨学科、地域集中的特点

通过文献调研,发现研究的学科主要包括城乡规划学、人文地理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以城乡规划学、人文地理学成果比重明显较大(图2)。同时研究呈现明显的地域集中特征(图3),针对珠三角、江浙沪、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研究约占整体的58%,中西部相关研究偏少,相对发达地区农村发展与建设呈现出快速城镇化、职能多样化、产业专业化的特征,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专业化的社区生活服务、种植养殖、旅游服务、商贸服务及小商品加工制造乡村聚落,更需要客观科学地把握乡村类型及其发展方向。

图1 相关文献研究的数量统计Fig.1 the number of related literature studies

图2 研究的学科领域及研究成果占比Fig.2 the field of study and the proportion of research results

图3 研究选择的省份及研究成果所占比例Fig.3 selected provinces in the study and the proportion of research results

3 中国乡村类型划分的视角、方法与结果

首先分析乡村类型划分研究的表象特征——研究视角、结果及其关系,再进一步梳理研究视角与研究结果之间的“桥梁”,即研究采用的方法。

3.1 研究视角:“单一”与“复合”

将收集到的文献成果按研究视角进行归类分析(图4),研究视角明显划分为由单一要素视角和由两个及以上要素的组合。单一视角多为空间发展与管制、生态环境、经济结构、经济水平、主导产业、建设类型、区位等与乡村的空间特征和经济特征相关,另有社会学学者从乡村社会结构、乡村社会治理视角,梳理乡村权威组织、人际关系等进行乡村类型划分。两个及以上要素组合而成的研究视角则多为根据案例研究实际需要而将单一视角组合构建,可命名为“复合视角”。

3.2 乡村类型划分的单一视角及结果

单一视角划分的依据是研究目的的不同,对乡村地域系统的某一个侧面进行详细研究。通过上述整理,归纳为经济视角、空间视角、社会视角3大类型。经济视角包括经济水平、经济结构及主导产业3个亚类;空间视角分为生态环境、地形地貌、发展与管制、建设类型、区位5个亚类;社会视角则以权威和社会结构为亚类(表1)。

图4 乡村类型划分所采用的视角及数量分布Fig.4 the perspective and quantity distribution of rural type division

表1 乡村类型划分视角及典型结果Tab.1 rural type division perspective and typical results

经济水平视角上,张步艰将浙江省划分为乡村经济最发达区、发达区、次发达区和不发达区四个乡村经济类型区[7];崔明等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发达型、相对发达型、发展中类型、相对落后型和落后型[8]。这一视角通过一套标准进行乡村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特征划分类型。经济结构视角上,一种比较典型的是龙花楼、刘彦随等在研究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的基础上,得出农业主导、工业主导、商旅服务和均衡发展四个乡村发展类型[9];孟欢欢等用乡村性指数度量县域乡村发展地域分异格局,据此分为农业主导型、均衡发展型和非农主导型三种类型[10]。主导产业视角直接指导乡村产业发展,张小林将村庄分为旅游产业带动型、工业企业带动型、休闲产业带动型、畜牧养殖带动型等[11]。

空间视角上,生态环境是乡村人工空间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依据生态敏感性、生态位等条件的划分最为常见,柴舟跃将村庄类型分为生态保护优先型、生态保护与城镇化并重型、城镇化发展型三类[12]。地形地貌视角强调自然地理条件基础对村庄空间发展形成的影响,陈兰把乡村类型划分为平坦地区型、起伏山丘型及山地形三类[13];靳诚等将村域单元划分为山地景观型、丘陵风光型和平原水乡型[14]。空间的发展与管制是乡村分类研究的重要视角,一般将乡村分为空间增长、空间控制、空间紧缩三种类型,相关学者研究结果基本涵盖于以上三种类型之中;李祥龙等将海南省村庄划分为促进发展型、保留整合型、迁移型及城中(边)村四类[15];姜洪宇将村庄划分为积极发展性、控制发展性、缩减消亡型三类[16];陶一超基于村庄空间演化规律,划分为重点发展的村庄、一般聚集点、保留点、撤并村四类[17]。建设类型也是研究较多的类型,仲照东将村庄分为转化型、改(扩)建型、新建型、保护型、控制型、搬迁型六类[18]。区位视角下,研究者往往通过研究城乡空间关系、乡村区位,判断乡村类型,基本分类有城中村、城郊村、远郊村三种类型[19]。

乡村治理与乡村社会结构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王沪宁在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的研究中,依据家族权威,将村庄概括为荣誉型、仲裁型、决策型、主管型四种类型[20]。贺雪峰发现乡村社会结构存在规律性差异,为华南宗族型村庄、中部原子化村庄、华北小亲族村庄,形成了独特的区域差异理论[21]。单一视角中,除了以上3大类型,还有根据实际需求的更细微的类型,可以归入以上亚类中,例如贫困视角[22]、上位规划视角[23]、旅游产业分工视角[24]、民族文化视角[25]等,这些分类视角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研究者对某一特定研究问题的解决。

3.3 乡村类型划分的复合视角及结果

在研究与规划实践中,乡村往往呈现复合状态,经济、空间、社会环境共同使乡村地域呈现不同特征。通过文献分析,按照研究视角与结果之间的关联关系,复合视角划分可归纳为三种模式,即“组合矩阵”模式、“突出特征”模式和“典型”模式(表2)。

“组合矩阵”模式是单一视角划分的延伸与组合。早在1990年,王汉生依据工业化水平及社区集体化程度将我国农村划分为四个类型。一是高集体化、低工业化类型,二是高集体化、高工业化类型,三是低集体化、低工业化类型,四是低集体化、高工业化类型[26]。吴次芳等从经济水平视角和地形地貌视角组合角度出发,将乡村分为经济较发达平原地区乡村型、经济较发达的山地丘陵地区乡村型、经济欠发达平原地区乡村型、经济欠发达山地丘陵地区乡村型四类[27]。赵万民等从区位、地形地貌、产业结构、建设类型四类视角设想了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多维视角矩阵[28]。谢留莎等从主导产业视角、发展与管制视角、建设控制视角,形成农业型、工商业型、旅游业型三种主导产业类型;空间增长型、空间控制型、空间紧缩型三种空间发展与管制类型;汉族型、回族型、藏族型三种风貌控制类型[25]。

“突出特征”模式通过多元视角划分乡村类型,并将突出性质的划分结果作为确定的类型。仇保兴依据各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水平、居住环境、风俗习惯、收入水平、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功能方面的基础条件,将村庄分为城市近郊区、工业主导型、自然生态型等不同类型[1];姚龙对从化地区乡村发展类型进行分类,得到平原种植型、丘陵种植/林业型、山区林业型、特色旅游型与城镇化整理型五类[29],这种分类结果分析村庄突出特征对类型进行命名。

表2 乡村类型划分视角与结果的关系模式Tab.2 relationship between village type division perspective and results

“典型”模式则通过多种影响因素对乡村进行典型归类,这种模式的形式特征是划分视角产生的不同类型没有直接体现在结果的组合上,而是通过聚类分析、数理归纳、分析归纳等方法进行结果整合,最终形成几种代表乡村整体特征的典型类型。黄宗智从社会历史变迁、区域等综合角度将长江三角洲农村和华北农村进行了典型化处理,解释分析了两种典型农村在居住形态、村庄的政治组织、居民社会活动圈等方面的差别[30]。

3.4 中国乡村类型划分的方法

乡村类型划分方法是研究视角与研究结果的“桥梁”。通过分析收集到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可分为以质性研究为主和以数理分析为主两类。质性研究以文献分析法[20]、归纳分析法[21]、类型比较法[29]、功能分析法[31]等为主要分析方法。数理分析中聚类分析法[25]、因子分析法[22]、主成份分析法[25]、GIS空间分析法[25]、GeoDA辅助空间分析法[10]、理想解排序法(TOPSIS)[16]、熵权法[32]、变异系数法[33]、线性加权法[29]等均有使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层次分析(AHP)法[34]、德尔菲(Delphi)法[35]也是类型划分的重要方法(表3)。随着研究发展,当前研究转向将质性研究与数理分析方法相结合,提升研究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及实践有效性。

以质性研究为主是社会视角及空间视角中建设类型视角、区位视角研究常用的方法,同时是复合视角中归纳、命名类型结果的重要方法。费孝通先生通过功能分析法、类型比较法对开弦弓村进行研究,得出了开弦弓村所代表的工厂替代家庭手工业的乡村典型特征,高水平农业下土地占有制度的典型特征[31];董越从经济、建设、生态三者的辩证关系出发,归纳出全优均衡型、经济超前型、生态超前型、建设超前型、经济滞后型、建设滞后型、生态滞后型和整体落后型八种乡村类型[32]。

生态环境视角、地形地貌视角、发展与管制以数理分析方法为主。数理分析方法面对尺度较大、类型复杂的研究区域,在提高分类效率、增强分类科学性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孟欢欢等建立乡村性评价指标,采用ArcGIS提供的自然断裂点法划分乡村发展类型,得出农业主导型、均衡发展型和非农主导型三种类型[9];姚龙通过两步聚类分析,基于其地形、区位、规模、经济产业等因素的基本指标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法与SPSS软件定量分析法,对从化乡村发展进行了客观描述与分类;谢留莎等则通过研究主导产业视角、空间发展与管制视角、建设类型视角的数据信息特征及适宜性方法,选用了主成分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归纳分析法进行了乡村类型的划分[25]。在数理分析法主导的乡村类型区划过程中,研究者一般通过现场调研及基本特征分析,建立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查询录入统计数据、使用熵权法、德尔菲法等赋权方法,应用聚类、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建立乡村发展类型分类的依据或分类模型。

表3 乡村类型划分方法的特征及适用范围Tab.3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ble scope of rural type division method

4 结论与讨论

4.1 注重乡村类型研究

针对乡村发展,应注重乡村类型研究。一是从注重“个体”村庄研究,转为“个体”与“类型”并重,加强类型化乡村群体的研究,丰富研究成果,成为有效实现“分类指导”基本原则的基础。二是要研究乡村类型的特征,研究其“共性”和“个性”问题,为妥善解决我国“量大面广”的乡村发展建设问题提出有效策略。

4.2 完善类型体系构建

针对规划编制,应完善类型体系构建,向能更有效管控、指导乡村发展建设的方向探索。深入探索类型划分视角,优化与分类结果的关联关系。我国乡村类型划分视角与结果分为“单一”和“复合”两类。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应向综合化和微观化方向发展。需研究乡村在多因子影响下的类型状态的,厘清乡村发展影响因素及其互相促进、制约机制,研究视角向综合化发展,研究结果向“典型化”发展;需探索乡村发展建设具体实施性措施的,研究视角则应向微观化、细分化发展,研究结果向“突出特征化”“矩阵化”发展,强化操作性,加强研究效用。

4.3 创新划分技术方法

从现有的研究方法看,质性方法需要研究者扎根乡村、广泛积累研究素材,普遍存在着资料收集难度大、研究工作耗时长的客观问题。数理分析方法所应用的大部分都是基于统计分析、聚类分析这些较为传统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乡村动态变化的测度手段不足。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方法的逐渐成熟,通过手机信令直接收集乡村地区人的活动数据,针对乡村商业活动热度、城乡人口流动方向、乡村人口聚集程度等进行规律刻画,有助于扩充乡村类型划分方法中综合评价指标的量化数据来源,“自下而上”直接关注乡村中人的行为活动并建立动态数据平台的研究工具。

4.4 加强划分结果应用

分类并不是乡村类型研究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将分类结果应用到区域协调发展与建设中。从已有成果看,大多对分类结果进行概略的成因分析,提出一些乡村发展策略。今后,一是要加强研究分类结果在城乡规划编制中的应用。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等具有宏观统筹性质的规划中,乡村分类结果应研究其作为统筹全域乡村建设的基本单元,成为改变“就村论村”,实现“分类指导”的重要抓手;村庄规划等个体层面的规划中,结合村庄“个性”需求,研究能有效指导乡村职能定位、产业选择、空间建设的类型化策略是值得期待的。

图表来源:

图1-4:作者绘制

表1-3: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

分类研究发展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分类算一算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