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语言符号任意性说与象似性说

2018-11-10李莉

文学教育 2018年11期

李莉

内容摘要:随着世界学术界的发展与进步,针对语言学科的研究一再深入,从普遍认为是现代语言学科奠基的索绪尔到现在的全世界各地的现代语言学者,都对现代语言学科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而在研究论证中,从早期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理论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了相对的理论意见,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一直以来都是现代语言学科讨论不断的话题,而单一武断的定义语言符号是任意性的或是象似性的都难以在如今的研究理论水平之上立住脚,也明显是不符合现今语言现状的。

关键词:语言符号 任意性 象似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都是客观存在在现代语言中,两种性质既互相对立又互相关联,科学辨证的认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才能更好的对现代语言学科研究有所促进。

一.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最早是由现代语言学科的奠基人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的概念,而本书严格说并不是索绪尔本人所编撰,是在其过世之后由他的两个学生根据他三次的对语言学讲授中学生的笔记整理而成,并且索绪尔本人在三次讲授这门课程的时候也并不是每次都一样。而《普通语言教学》是他的两个学生以他的第三次讲授为主,辅以第一次第二次讲授同学的笔记来整理而成,无法确保和索绪尔的所言所想一样,这样的“身世”也为该理论后来的遭受异议,备受讨论蒙上了一层宿命般的色彩【1】。

索绪尔的学术研究提出了能指和所指的概念,即:表达具体东西或者抽象概念的语言符号及音响叫做能指,把该具体东西或是抽象的概念成为所指。能指和所指既成对出现,在概念上却又是互相对立的,而索绪尔以这种二元论的方法解决了之前语言学术研究中尤其是文本中对语言符号所指代的音响形象还是概念的问题,消除了部分容易出现概念和音响形象混淆的情况。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具有任意性的,而单独的能指可能表达多个所指(多义词),而同一个所指可能在同一语言中会有多个能指(同义词)。这一理论的提出奠定了现代语言研究,使得后人在他的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展开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当然索绪尔对于语言的象似性也有所提及,如拟声词,且拟声词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性的联系。虽然在不同的语言结构中,有着不完全相同的写法和读音:如狗叫:汪,wow,woof等,都是对狗叫声音的模仿,在各自的语言语音系统的导向,展现出了个体的差异性。他认为语言符号中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组合关系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不因个人意愿而改变的,当一个能指和所指配对了以后,流传下来的都是群体约定俗称接受的词语,而刚刚提到的拟声词或部分的副词等,因为数量太少并且人们在模拟自然或者人体情感所发出的声音的时候,在音节,词语的选择上都是任意的,不可论断的,也存在一定的任意性。这就是“现代语言之父”以及后人从他的授课中总结出来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二.语言符号的象似性

在现代语言学科的发展中,索绪尔的任意论及其《普通语言学教材》在其面世伊始就一直占据着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主流,并且一举奠定了索绪尔“泰斗”的地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针对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论的不同声音逐渐多了起来,占据主流半个多世纪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学说开始遭受到更多的挑战和质疑。即语言符号的象似性。

最早提出象似性这一性质的研究者可以追溯到哲人皮尔斯,他对象似性是这样描述的“由于与某物象似而代表某物的符号就叫做象似符号”,并将其推展到肖象绘画,象形文字,隐喻,符号等。而后世对语言符号象似性的描述为:所指和能指之间,即语音概念元素组成与该物质或抽象概念中有某种必然的逻辑性的联系,并且这种联系是可以论证的。国内学者对于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接受度普遍较高,因为汉语文既是对象似性最好的解说,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现代汉字,存在着大量的象形文字及拟声词,象形文字如:山,川,水,土,风,雨等,由甲骨文中对该物质自然条件下轮廓和形状的直接描绘而来,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模仿关系。又如,汉文字根据物质的性质而加入的偏旁部首,如表达肉体生物相关的,“月”字边:肥,脚,脸,脑,腔,胸,脾,肺等,表达服装衣物相关的“衣”字边:袍,裤,袖,袄,褂,襟,裆等。再如文字在其音响上也会和其所指有着一定的联系,如表达奔腾一词时,为表达其澎湃疾速的动态,[ben teng]两字均采用爆破音作为声母,而韵母为[en][eng]这种具有对声母具有延续性的读音,有力的描绘了奔腾一次带给人的庞大,澎湃,疾速奔跑的感覺。再如依依惜别中“依依”二字就很好的表现了不舍从字体的形象上和读音上都很好的展现了留恋,不舍的概念。所指与能指之间的互相指代关系明显,不仅是索绪尔而提出的双向的心理认知,而是在读音,书写上都有迹可循,有明显关系的。而看似任意性很强的英语系语言同样有很多象似性的痕迹可循,并不是完完全全的任意所为,比如英文中带有acid,acrid,acu词根的多为表示酸的,尖的,锐利的相关的,如acidity(酸度),acute(尖锐的),acrid(辛辣的)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这些所指他们的能指在词的组成上也并不是完全任意的,而是由类似中文“偏旁部首”的词根出现,此例中把“酸的”和“尖锐的”的放在一起呈现,这也和其它语言中对于酸和尖锐的混合不谋和,这也源于人类对这两种概念的心理映射类似而来。再如ag-的单词多指代“做,代理做”,如agent(ent代表“人”,代理人)coagent(合作者co代表“共同”,co+ag+ent=合伙人)。从举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英语(或其来源拉丁语系)也是由不同的元素共同组成,并不是全部是任意性的。由以上例子我们大体可以知道,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大概分以下几个层面:

1.声音(发音)的象似性。如著名哲学家罗素的一段脍炙人口的句子“An individual human existence should be like a river-small at first,narrowly contained within its banks,and rushing passionately pastboulders and over waterfalls.”这是一段罗素借河流的变化比喻人生的句子的节选,从音响效果上来看,第一句的时候元音以单元音为主,发声位置为前舌音,音效轻巧,短促清澈,很好的表现了人生初始阶段的“涓涓细流”而后半句的辅音多以爆破音和丝擦音,从音响效果上表现了河流喷薄澎湃的,拍打岩石,飞而成瀑的样子。同样我们把这段话翻译成中文“人的生命应当象河流,开始是涓涓细流,受两岸的限制而十分狭窄,尔后奔腾咆哮,翻过危岩,飞越瀑布。”我们发现同样的音响效果和句子内容的配合也出现先中文的句子中,前半段是发音柔软轻盈,元音多,后半段描写河流奔腾的时候,同样多有爆破音,音响效果短促,响亮,气势宏大。这说明语言符号在音响效果层面上,能指和所指之间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在音效上语言符号是有很大程度的象似性的【2】。

2.词汇层面的象似性。从词汇上讲,以英文为例主要分为两种,他们或是直接模仿自然界的声音,或是通过某些发音的词根的发音对其所指有一定的模仿或是引发人们的联想。直接模仿的最多就是拟声词衍生出来的如cuckoo杜鹃,knock敲,crash物体相撞的声音,都是直接模仿自然界声音从而产生的词汇,或是前例中提到的ag-的单词,多数都表述“做,代理做”,co-的单词多表示“共同的”-ump多表示撞击的声音,以一种或一组发音来引发人们心理的联系,对所指的联系的双向影响。同样说明词汇并非完全是任意促成的,而是由诸多元素共同构成的词汇,才使得大家普遍接受,成为语言符号传承下来。

3.句法的象似性。其它的象似性还包括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沈家煊认为:认知或概念上接近实体,其语言形式从空间和时间上也想接近【3】。概念越接近在句子中的语言成分也会越发的接近,越是于句子核心内容无关的语言成分,在句子中也越趋于靠外。例如,从Mr.John Smith可能熟了之后变成Mr.John又或者John又或者起个外号直接叫Jo,我们可以看到越是心理距离近的概念,去描述它的词汇就会趋于更短。汉语这和使用中从李大壮先生到李大壮再到老李,大壮是一样的象似性。而顺序象似性揭示我们语言运用中难免的都会按照时间的顺序来描述概念。数量象似性则定义为:描述组成越复杂的所指的时候,用的语言单位的数量也越多。比如lemon,lemontree,lemontrees,所指越复杂越多,我们用以描述指代它的能指也就越发的趋向于使用更多的字符。

当然,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索绪尔的任意性,现阶段的研究中,人们还无法确定所有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无法确定所有语言符号的由来,应用的逻辑关系。象似性的研究以及成果的发现也都是坐落在索绪尔任意性的研究之上,从音效,语音,书写,联系,数量,距离角度层面来证明其象似性。而任意性的研究多着眼于单獨语素的研究论断,所以这两种研究谁都不能彻底的否定对方。语言符号是兼具着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在一方的基础之上,承认吸收另一方的观点,才是对语言符号研究工作进步更加应有的状态。总之,象似性的研究和任意性的研究二者在着眼层面上不尽相同,象似性研究更象是任意性研究基础之上的发展和补充,两者既是对立的概念,又共同组成了现代语言符号的理论依据,分别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都是我们在研究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孙红烨.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85-86.

[2]陈钰,曹火群.论语言符号任意性、理据性与象似性及其关系[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17(2):31-34.

[3]秦耀咏.论语言符号的三重性——任意性、理据性与象似性的统一[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3,24(1):110-114.

(作者单位: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