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标本冷藏时间对生化项目稳定性的影响

2018-11-10李荣海姚兴伟邱聪颖杨琦卢欣张泽郭姮王斌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19期
关键词:稳定性

李荣海 姚兴伟 邱聪颖 杨琦 卢欣 张泽 郭姮 王斌

[摘要] 目的 评估血清标本冷藏保存7 d内每24小时各个生化项目的稳定性及重复性,为临床医师提供良好的建议与指导。 方法 收集2017年1~12月来自西苑医院临床血清标本30例,采用Roche Cobas 8000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并将每次检测后的血清样本以半封闭式保存于4℃冰箱中,每24小时对葡萄糖(GLU)、肌酐(Cr)、C反应蛋白(CRP)等44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 结果 K+、Cl-、Na+、补体C3、肌酸激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在24 h内的检测结果与其他时间段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K+、Cl-、Na+、补体C3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明显升高;而CK-MB、LDH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明显降低。其余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LU等38项生化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医务工作者应充分理解血清标本存放期间各个生化项目的变化,尤其是K+、Cl-、Na+、补体C3、CK-MB和LDH浓度的变化。

[关键词] 血清标本;生化项目;稳定性;冷藏时间

[中图分类号] R4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07(a)-0143-04

Effect of cold storage time on the stability of biochemical project

LI Ronghai1# YAO Xingwei2# QIU Congying3 YANG Qi2 LU Xin2 ZHANG Ze2 GUO Heng2 WANG Bin2

1.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Xiyuan Hospital, CACMS, Beijing 100091, China; 2.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Dongzhimen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700, China; 3.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Beijing Bo′ai Hospital, 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10006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tability and repeatability of every 24 hours biochemical project in the serum samples for 7 days, in order to provide good advice and guidance for clinicians.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in 2017, 30 cases of clinical serum samples from Xiyuan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and Roche Cobas 8000 automatic analyzer was used for the detection. The samples were stored at 4℃ after being detected with 44 biochemical projects every day in the study, such as glucose (GLU), creatinine (Cr) and C-reactive protein (CRP). Results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K+, Cl-, Na+, C3, CK-MB, LDH in 24 h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other time period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concentration of K+, Cl-, Na- and complement C3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the levels of CK-MB and LDH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However, the level of other 38 testing projects had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It is important for medical workers to know the changes of some biochemical markers in serum samples during one week, especially the changing concentration of K+, Cl-, Na-, complement C3, CK-MB and LDH.

[Key words] Serum samples; Biochemical test; Stability; Cold storage time

根據《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1]相关文件的规定,实验室应根据样本的性状、检验和任何适用的要求来制订文件化程序及规定临床样本保留的时限,以便于当出现与患者历史数据有较大变化需要进行复查的结果。样本保存时间和条件可能影响检测项目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杜忠明等[2]通过研究发现,即使样品保存在冰箱内,虽利于某些成分的稳定,但由于致冷时的除湿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中存放置样品,蒸发仍相当严重。故本研究将探讨血清标本放置不同的时间对生化项目稳定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北京白洋离心机厂生产的白洋离心机对标本进行离心,3500 r/min,离心10 min;采用Roche Cobas 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分析。

1.2 标本及其来源

收集2017年1~12月来自西苑医院临床血清标本30例,各标本无黄疸、溶血、乳糜。将1 d检测后的标本采用半封闭式方式保存在4℃冰箱中,每24小时检测1次,并详细记录检测结果,然后分别与1 d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各生化项目的稳定性。冰箱的温度由北京国尚信科技有限公司的冷链系统进行监测。

1.3 试剂、标准品和质控品

γ谷氨酰转肽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的试剂和标准品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载脂蛋白B的试剂和标准品由德国Disvs公司提供;其它生化项目的检测试剂均采用德国罗氏公司原装试剂和德国罗氏系列定标液。质控品由德国厂家罗氏公司提供两个水平质控品。

1.4 检测方法

K+、Na+、Cl-、Mg2+等离子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ISE法);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E等采用免疫比浊法;乳酸脱氢酶(LDH)、γ谷氨酰转肽酶(GG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酶采用连续监测法;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TBIL)采用重氮法;葡萄糖(GLU)采用氧化酶法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连续7 d对血清标本44项生化项目的检测,其中K+、Cl-、Na+、补体C3、CK-MB、LD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38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K+、Cl-、Na+、补体C3浓度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与1 d相比,K+在6、7 d升高(P < 0.05或P < 0.01);Na+除了2 d检测结果与1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7 d检测结果均高于1 d(P < 0.05或P < 0.01);Cl-在2~7 d检测结果均高于1 d(P < 0.05或P < 0.01);补体C3在6、7 d检测结果均高于1 d(P < 0.05或P < 0.01)。

CK-MB、LDH浓度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CK-MB在4~7 d檢测结果结果均低于1 d(P < 0.05或P < 0.01),LDH在7 d检测结果低于1 d(P < 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电解质K+、Na+、Cl-以及补体C3随着样本存放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血清中电解质K+、Na+、Cl-水平是监测机体中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重要生化指标,在临床检验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临床急救医生需要通过检验科电解质的快速检验报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3-6]。对于样本中电解质K+、Na+、Cl-明显升高的趋势,秦海瑜等[7]认为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分离胶并不能完全使血清和血细胞隔离开,导致血细胞内高浓度离子释放到血清中;第二,某些外部因素所致,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要尽可能降低外部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程度,尤其注意在室温环境下放置一段时间的生化标本。特别是敞口后血清中电解质K+、Na+、Cl-水平高于其实际水平,可能是血清水分的蒸发导致被检测物质在血清中的水平明显增高的原因[8]。由于本实验室将检测后血清样本采用不加原储血管的橡胶盖进行半封闭式的保存在4℃冰箱,造成血清水分部分蒸发,可能是导致血清中电解质K+、Na+、Cl-浓度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的原因之一。

补体C3是人体补体系统中含量最高的组分,也是补体激活经典途径以及旁路途径的关键成分。本实验通过监测显示补体C3的水平随保存时间延长而上升,2 d与1 d相比较,由(1.04±0.23)g/L上升至(1.06±0.24)g/L,上升了2.11%;3 d与1 d相比较,由(1.04±0.23)g/L上升至(1.09±0.24)g/L,上升了4.74%,仍属于临床的可接受范围,但4 d与1 d相比较,由(1.04±0.23)g/L上升至(1.14±0.26)g/L,上升超过10%。升高的原因可能是样本存放时间过久导致血清中补体C5转化酶的自行裂解,从而引起C3浓度明显升高[9-11]。鉴于补体的不稳定性,建议血清补体C3测定最好采用新鲜标本,若无法及时检测或考虑到成本因素,分离的血清可置于-20℃保存3 d。

实验中CK-MB、LDH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渐降低。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重要指标之一,AMI时血清CK-MB可显著升高,曾被认为是诊断AMI的金标准[12-15]。CK-MB活性的酶易于老化,主要表现为酶构象的改变,引起CK-MB检测降低或正常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过了检测的时间,以致于血清酶老化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或丧失。

LDH是一种糖酵解酶,也是一种冷变性酶,存在于所有的组织细胞中,但分布于肾脏的含量较高,LDH1、LDH2、LDH3、LDH4、LDH5是LDH五种形式的同工酶,其最适合的温度应该是室温。本次实验的标本采用分离胶采血管收集并保存的温度是4℃,检测的结果与1 d相比,7 d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因此有学者建议对不同温度及不同保存方式的血清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测,以便找到便捷合理的血清保存方式[16]。华永川等[17]探讨了分离胶管、血清血球共用管、血清管不同时间段血清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分离胶不影响酶的稳定性和活性,且LDH(血清血球管)于第5天开始升高,与本研究中的LDH变化趋势相符。

杨永红等[18]通过OLYMPUS AU54OO全自动生化仪对36个生化项目进行检测,除GLU、CO2结合力、K+外其他测定的33项生化项目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浓度无明显变化。然而上述的研究中只有K+的检测趋势与本研究相同,部分检测项目(GLU、Na+、Cl-、LDH、CK-MB)的变化趋势与本研究有所差异,可能的原因包括冷藏时采用的保存的措施有所不同,杨永红等[18]采用的是用储血盒直接加盖冷藏其制备的血标本,而本研究采用的是半封闭式方式保存,检测仪器设备的不同、实验设计等其他原因等,因此值得后续研究进一步比较分析。

张丽霞[19]认为影响分析物稳定性和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参数包括实验室的室温以及血清或血浆的贮存温度、时间。国内很多学者建议对于C3、C4补体应采用冰冻保存方式[20],据实验研究显示LDH、CK、AST、ALT只要检测后立即对标本进行密封及避光也可在室温下进行保存。总之,本研究实验表明大多数血清的生化项目可以置于4℃冰箱中且其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应该特别关注K+、Cl-、Na+、补体C3以及CK-MB、LDH浓度的变化,并详尽地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因此,实验室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仪器设备型号、试剂类别、血清标本储存方式等),总结归纳出血清样本存留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具体影响,为本地区的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数据来源,以便于进一步提高檢验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Z].2012.

[2] 杜忠明,徐扬,付冠华,等.样品自动防蒸发保存系统研究与应用评价[J].检验医学,2004,19(5):416-418.

[3] 邓若尘.全自动生化仪和电解质仪测定血清钾和钠的方法学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2):2827-2829.

[4] 佟威威,佟广辉,刘勇,等.血清钾危急值的评价研究[J].临床误诊误治,2014,27(10):71-74.

[5] 任碧琼,邹国英,徐飞.肝素锂抗凝管在临床化学分析中的合理应用[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8(2):41-43.

[6] 王建琼,牛华,郑瑞,等.肝素抗凝血浆钾与血清钾测定对比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5):500-501.

[7] 秦海瑜,陈宇辉.不同放置方式对血清钾 钠 氯检测结果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106-107.

[8] 陈巧红,陈珊珊,莫永忠,等.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和方式对9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0):236-238.

[9] 刘丽娅,徐伟珍,钱芳.标本储存时间对C3、C4检测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2004,19(3):202.

[10] 金胜鑫,温怀凯.分离胶和标本放置时间对C3、C4检测结果的影响[J].江西医学检验,2006,26(4):380.

[11] 唐萍,唐荣,赵灵通.血液标本储存时间对C3、C4补体及血糖检测结果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21):4696-4697.

[12] 何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I﹑MYO﹑CK-MB和血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D].广州:广州医学院,2011.

[13] 杨海,邱海山,粱宗夏.肌钙蛋白T、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诊断心肌损伤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比较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1):86.

[14] 谭志敏,李科,许东明,等.急性肺栓塞患者合并与不合并肺动脉高压时肌钙蛋白Ⅰ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差异[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12):1184-1187.

[15] 罗军,刘云兵.心肌肌钙蛋白在心血管病诊治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5,26(1):38-39.

[16] 程薇莉,丁茗敏,何嫱,等.标本保存条件对血清酶活性的影响[J].实用医药杂志,2004,21(2):133-134.

[17] 华永川,金斐,吕国才,等.分离胶对血清酶类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J].浙江预防医学,2004,16(11):3-4.

[18] 杨永红,安仕刚,王树辉,等.分离胶储血管保存其制备血清标本生化指标稳定性的观察[J].贵州医药,2006, 30(1):67-69.

[19] 张丽霞.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23(4):251-252.

[20] 崔志刚,孙鲜丽.标本储存时间对C3、C4检测结果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b):533-534.

(收稿日期:2018-04-04 本文编辑:李岳泽)

猜你喜欢

稳定性
提高热轧窄带钢Q355B性能稳定性实践
二维Mindlin-Timoshenko板系统的稳定性与最优性
一类k-Hessian方程解的存在性和渐近稳定性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基于FLAC3D的巷道分步开挖支护稳定性模拟研究
基于Razumikhin-Type理论的中立型随机切换非线性系统的P阶矩稳定性与几乎必然稳定性
非线性中立型变延迟微分方程的长时间稳定性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作战体系结构稳定性突变分析
熄风通脑胶囊稳定性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