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位点保存术对减数下颌双侧第一磨牙正畸牙移动的影响对照研究

2018-11-10董一磊王科明陈勇王文瑜陈礼芳吴清柱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牙槽骨磨牙下颌

董一磊,王科明,陈勇,王文瑜,陈礼芳,吴清柱

作者单位: 315010 宁波,宁波市海曙区口腔医院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为了牙齿的整齐与美观,选择牙齿正畸治疗,牙齿矫治患者大部分需要进行拔牙矫治,而拔牙常会引起拔牙窝在愈合过程中剩余牙槽嵴发生不可逆的吸收,导致牙槽嵴高度和宽度的降低。Tan等[1]对以往文献回顾调查发现牙槽骨在拔牙后3~6个月内吸收最为活跃。而正畸拔牙后一般要先进行牙列的排齐和整平,需要6个月至1年才开始关闭间隙。因此往往开始关闭拔牙间隙时拔牙窝已经大量吸收,特别是宽度的丧失。牙齿在松质骨中移动较快,而外侧致密的骨皮质则改建较慢,因此牙槽骨的狭窄会影响到近远中牙列向拔牙窝的移动,特别是拔除下颌第一磨牙[2],发现牙齿拔除后下颌磨牙区牙槽骨吸收较多,下颌相对上颌来说比较狭窄,拔牙后牙槽嵴的吸收也更加明显;另外关闭拔牙间隙需要第二磨牙的近中移动,而第二磨牙牙根粗大,移动过程中更容易接触到外侧骨皮质,影响移动速度。但也有学者认为拔牙处植骨材料的填入减少了牙根吸收风险,同时增加了骨密度,使邻牙移动速度减慢[3]。本研究采用在一侧拔牙区进行位点保存术保存牙槽骨骨量,观察两侧在治疗中间隙关闭的速度,对照研究位点保存术对正畸牙移动产生的影响,为该技术在以后正畸临床中的应用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 3月至2016年6月在宁波市海曙区口腔医院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10例,年龄12~28岁。纳入标准:(1)由于下颌第一恒磨牙龋坏、残冠、残根及根尖周炎等,预后差在正畸诊断设计需要拔除对称磨牙的患者;(2)存在下颌第三磨牙;(3)无骨代谢性疾病及未被控制的系统性疾病;(4)牙周组织健康,无正畸治疗史;(5)患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过程 由同一口腔外科医师微创拔除两侧下颌第一磨牙,随机选择一侧作为观察组。根据拔牙窝的大小,在观察组拔牙窝内植入Bio-oss Geistlich 250 mg,完全填补骨缺损,植入高度平牙槽嵴顶或略高出0.5mm。表面覆盖Bio-Gide胶原膜,两侧牙龈拉拢缝合。对照组拔牙后缝合或压迫止血。

1.3 矫治过程 拔牙完成后2周,进行同一种固定直丝弓矫治器的粘结。所有患者均在矫治6个月后使用滑动法并用相同力值关闭间隙。所有患者矫治前及矫治中牙周均健康,口腔卫生良好,配合良好。

1.4 测量指标 制取治疗前(T0)、开始关闭间隙前(T1)及间隙关闭后(T2)的牙颌模型,使用游标卡尺在模型上测量T1拔牙间隙的距离,下颌第二前磨牙远中外形高点到第二磨牙近中外形高点的距离和所需的时间T1到T2的时间。并计算牙齿移动速度,牙齿移动速度为牙齿移动距离与间隙关闭时间的比值。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例患者两侧一共20个下颌第一磨牙拔除间隙完全关闭。两组牙齿移动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牙齿间隙关闭时间及牙齿移动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3 讨论

拔牙位点保存术主要是基于拔牙后牙槽骨吸收和牙龈萎缩的这一现象,为降低拔牙窝牙槽嵴在拔牙后高度和宽度的降低,提出骨修复技术,其在拔牙同期进行拔牙窝占位,使牙槽嵴外部吸收最小化,同时使牙槽窝内部成骨最大化的方法[4]。国内学者也做了相关研究,证实这项技术有效,并主要用于为拔牙后牙齿种植或修复获得理想的种植空间和良好的美学修复效果[5]。而在正畸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还是动物试验或单一临床病例报告。国外学者Seifi等[6]做了动物实验,他们拔除了狗下颌两侧的第三前磨牙,一侧拔牙窝放置骨粉一侧对照,然后用NITI拉簧拉两侧的犬牙,实验发现放置了骨粉侧的牙移动量要大于对照测,牙槽骨的吸收和牙周袋的深度都要小于对照侧,牙根的吸收程度也要小于对照侧。

表1 两组牙齿移动距离、间隙关闭时间及牙齿移动速度比较

本研究为前瞻性的临床研究,选择在需要拔除两侧下颌第一磨牙的正畸病例进行对照研究,大大减少了个体差异等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进行了位点保存的位置牙齿移动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陈启兴等[7]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研究也得出相同结果。这个结果与之前的一些动物实验研究得出的结果不同[8]。这可能跟动物实验一般都是位点保存后马上进行加力关闭间隙,而在正畸临床中一般都是在位点保存6个月以后才进行关闭间隙有关。另外研究发现位点保存的植骨材料主要起骨支撑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被自体骨替代,使得位点保存处的骨密度较高,影响骨吸收,从而影响牙齿的移动速度[3]。

本研究证实位点保存技术虽然可以减少拔牙位点的牙槽骨吸收,但可能导致牙齿移动速度减慢,增加正畸的疗程。位点保存后骨密度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加的,这提示应用这项技术需要正畸治疗中早期对间隙进行关闭,可以防止位点保存对牙移动速度的影响。这对以后的正畸临床工作和未来新的位点保存技术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牙槽骨磨牙下颌
磨牙症各类垫的临床治疗研究现状与展望
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的研究进展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三种不同上部结构应用于下颌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疗效比较
CB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评价
磨骨术在下颌角肥大患者整形中的应用分析
不同方法修复磨牙牙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