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降压对脑梗死患者rtPA溶栓后生存状况的影响

2018-11-10万科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暗带溶栓指南

万科

作者单位: 313300浙江省安吉,安吉县中医医院

脑梗死是指由于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从而产生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脑梗死多发于老年患者,具有高致死、致残率和高发病率的特点[1]。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脑梗死最有效的方法,而溶栓后缺血区血流的有效性和是否产生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是反应患者预后情况的指标之一[2]。本研究探索强化降压的方式对于脑梗死患者rtPA溶栓后生存状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 4月至2017年5月于浙江省安吉县中医医院接受静脉 rtPA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34例,均经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患者;溶栓前收缩压 150~ 180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肾脏等严重器官性疾病,心脏病等突发性疾病,妊娠期妇女、儿童。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强化降压组(目标收缩压为 140~150mmHg)和指南标准降压组(目标收缩压为180mmHg以下),各17例。强化降压组男9例,女 8例;平均年龄(39.27±23.16)岁;平均病程(2.64±1.38)个月。指南标准降压组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38.56±23.04)岁;平均病程(2.18±1.96)个月。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溶栓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rtPA(厂家:德国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Co.KG公司,生产批号:405798、507726)0.9 mg/kg,溶栓治疗,1/10的剂量采用静脉推注,剩余剂量于1h内采用静脉滴注。用药期间24h严密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若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则立即停止用药进行常规血液检查。降压治疗:强化降压组给予乌拉地尔缓慢静脉滴注10~50 mg,直至血压达标且维持72h不变。指南标准降压组按照指南进行降压治疗,直至血压达标且维持72 h不变。

1.2.2 观察指标 卒中量表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溶栓后24 h、溶栓后3 d和溶栓后7 d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治疗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脑梗死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出血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并计算总发生率。预后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60 d后的预后情况,包括死亡、残疾和出血转化,并计算不良预后率,不良预后率=(死亡+残疾+出血转化)/总例数。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NIHSS评分比较 两组溶栓后24 h及溶栓后3 d的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栓后7 d,强化降压组NIHSS评分低于指南降压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强化降压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指南降压组(2=5.218,P < 0.05),见表 2。

2.3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预后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234,P > 0.05),见表 3。

3 讨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升高,加重了脑梗死区域的水肿且极容引发脑出血等并发症,同时对于患者的大脑、肾、肝脏等重要器官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给患者及其家属身心带来伤害,所以控制患者的急性期血压成为了治疗的重要部分[3]。有研究表明,血压过低或过高都有可能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等不良预后情况的发生[4]。所以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应采取合理降压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功能[5]。发生脑梗死时,供血区脑血流量会迅速下降,当脑血流量过低时会导致大脑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从而使脑组织发生不可逆转的损伤,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残疾和脑出血转化等[6]。有研究表明,通过脑血流灌注以恢复缺血半暗带区域的血流量,将缺血半暗带区域转化为正常组织。临床上常采用动脉溶栓、静脉溶栓和桥接治疗等治疗方式进行脑血流灌注,而针对脑梗死急性期高血压患者,rtPA静脉溶栓是国内外指南的首选治疗方式[7]。

本研究显示,两组溶栓后24h以及溶栓后3d的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栓后7 d,强化降压组NIHSS评分低于指南降压组(P<0.05)。可能是rtPA静脉经溶栓后实施强化降压可控制患者大脑血肿块体积,改善缺血半暗带的血流情况。患者供血区脑流量因而得到改善,使患者神经功能逐步恢复[8]。强化降压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指南降压组(P<0.05)。可能是强化降压将患者的血压及时稳定在合理范围内,使患者脑梗死区域的脑水肿和脑出血有显著的改善,从而降低了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9]。两组不良预后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经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两组梗死灶体积均有所增加,但强化降压组不会给缺血半暗带带来进一步的缺血损伤。同时强化降压组的治疗方法对于缺血半暗带区域的再灌注率和低灌注区域面积未造成任何改变[10]。

表1 两组NIHSS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例(%)

表3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例(%)

猜你喜欢

暗带溶栓指南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诊断创伤半暗带的研究进展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寻找卒中半暗带的思想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指南数读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一块石头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