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诗歌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策略

2018-11-09胡建同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变形语言

胡建同

[摘 要] “诗意表达”,是指诗歌独特的表达方式,具体指诗歌的格律表现、语言排列和意蕴营造的独特方式。“诗意表达”,给古诗词教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审美视角。在教學中,让学生聚焦韵律、语言和意境这三个维度,欣赏声律美,涵泳语言美,感悟意蕴美,定能领悟诗歌深层之美,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实践证明,当教学扣住“诗意表达”,采用欣赏、涵泳和感悟等诗歌教学策略,学生定能领悟诗歌的深层之美。

[关键词] 诗意表达;语言“变形”;情感还原

诗歌是我国文学长河中的一颗骊珠。它以和谐优美的韵律、凝练奇崛的语言以及深幽旷远的意蕴,展现出诗歌的独特之美。《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如何让学生“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歌情感”,继而“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学生审美素养?聚焦诗歌的“诗意表达”,是实现审美素养提升的应然之路。

“诗意表达”,是指诗歌独特的表达方式,具体指诗歌的格律表现、语言排列和意蕴营造的独特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聚焦韵律、语言和意境这三个维度,欣赏声律美,涵泳语言美,感悟意境美,才能领悟诗歌深层之美,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一、关注诗歌韵律

诗,是声音的艺术。诗歌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有着自身独特的节律。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韵律,或“高声朗读”或“密咏恬吟”,欣赏诗歌的珠玉之声。

1.读出节奏美

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歌,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教师应该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独特的节奏之美。如《诗经》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的四言两顿,古朴沧桑,宛如行军的战阵步伐铿锵。而《游园不值》中的“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诗句,七言三顿,悠远的味道蕴含其中。

2.赏读音韵美

赏读诗歌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留心诗歌的韵脚。诗歌的韵脚不仅能让诗歌读起来和谐优美,而且也能透露出诗歌的情感。如在教学王昌龄的《出塞》诗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入杨万里的《小池》,让学生两相对比。学生经过反复吟读,最终品悟出,《出塞》诗给人一种沧桑悲凉之感,而《小池》则给人一种清新柔美之感。教师进而引导学生聚焦于诗歌的尾韵。学生发现,《出塞》尾韵是“an”,而《小池》尾韵是“ou”。再让学生高声朗读《出塞》,得其雄伟之概,呤诵《小池》,探其幽深之韵。学生在受到诗歌情感感染的同时,还会发现尾韵竟是窥探诗歌情感的密码呢!

朱光潜说:“读一首诗,如果不能把它的声音节奏的微妙起伏抓住,那根本就是没有领略到它的意味。”诗歌的语言不仅仅是传达意义的工具,韵律本身就是诗的命脉所在。让学生关注诗歌的韵律,入情入境入味地品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定能窥探诗歌的意境,与诗人的精神邂逅,沉醉于诗歌的声律之美。

二、关注语言“变形”

诗歌的语言“变形”,是指诗人出于一定的表达需要,对所反映事物有意识地改变其性质、形态、色彩等,或对语言形式进行艺术化的改造和创造,从而增强其艺术表现力的一种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诗歌“变形”的语言,让学生虚心涵泳,从而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

1.关注语序颠倒

语序是语言排列结构的方式。为达到特殊的表达效果,诗人常常颠倒词序,改变正常的表达语序。这种特异的倒装语序,既满足了诗歌格律和修辞的需要,更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如《江雪》“独钓寒江雪”这句,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还原出正常语序,即“雪寒江独钓”。继而又引导孩子体会诗句倒序的表达秘妙。

生1:我觉得“独钓寒江雪”与“万径人踪灭”更和谐押韵,读起来更顺口些。

生2:我觉得“独钓”放在句首更能体现诗人孤独之情。

生3:我觉得“雪”字放在诗末,暗暗隐含着作者一种态度。作者希望像雪一样纯净无瑕。同时作者下雪天钓到鱼可能性很小,明明钓不出鱼,为什么还在钓鱼呢?可以看出作者不想与世俗人一样。

语序的倒装排列,竟能生发出诸多思考,衍生出诸多意味,诗歌语言的魅力可见一斑。

2.关注“陌生”语言

为了突出所描述事物的性状情味,诗人常常将视觉、听觉、知觉等进行转换错位,“本联想而生通感”,产生新奇的艺术效果。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再比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暗香”以视觉的“暗”来修饰“香”似乎不合事理。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将之换成“淡”并比较揣摩,学生渐渐发现,“暗”字更佳,因为是黄昏的时候,月色朦胧,梅影疏淡,缕缕清香浮动,多么和谐静谧的画面啊!

感觉产生变异,语言也就随之“陌生化”。在教学时,教师关注这些陌生语言,虚心涵泳,定能够窥探诗歌独特的语言之美。

3.关注对仗骈句

诗歌还常采用对仗的形式,来渲染烘托一定的情境。“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一动一静,勾勒出恬静怡人的春景图;“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又渲染出清幽淡远的月照松林图;“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又给人一种“沉郁顿挫”的沧桑感。学生在品读那一句句隽永典雅、对仗工整的诗句时,定能体会诗歌独特的形式美和语言美。

口吟意会,虚心涵泳,透过诗歌“变形”语言,学生定能深潜于古诗的意境之中,并能领略诗歌语言的精妙,体悟诗歌的语言之美。

三、关注诗歌“留白”

诗歌表达的不仅仅是字面意义,在表面“所指”之外,诗人还会留下很多“暗指”“能指”“意指”的空间,产生很大的艺术张力。这种开放的“召唤结构”,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进行“补白”和“还原”,从而感悟诗歌那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

1.意义填补

诗歌往往借助意象造境。而意象与意象之间跳脱,产生意义的真空。金开诚先生指出,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教师要引导学生想象诗歌的画面,再造出诗歌的意境。如《寻隐者不遇》一诗,明明包含三次问答,需要六句才能完成。可是,诗人却仅凭寥寥四句就完成了。全诗如同采用电影蒙太奇手法,从一个画面跳至另一画面,由一个意象切换至另一意象,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对意义进行补白,想象诗人与童子的问答。当学生理解诗歌意义之后,教师还需引领学生回头看,比较完整的问答句与诗歌原文的差距,学生忽然发现,填补过后的问答句虽然句式完整,意义显白,但却显得繁复冗长,也缺少了原诗那种宁静空远的意境美。

2.情感还原

有的古诗,作者并不直抒胸臆,而是借助外物寄托自己情怀。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诗人写作背景出发,还原诗人的情感,从而领略诗歌独特的含蓄美。

如王维的《杂诗》里 “寒梅著花未”这句,学生学习时就很容易滑过去。教师可以对此质疑:难道诗人铺垫“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就只是想问一下梅花开了没有吗?当学生“心求通而未得”时,教师适时给学生补充背景资料。学生豁然开朗,原来诗人不是关心绮窗前的梅花,而是关心绮窗前的人呀!纵观这首古诗,作者不直接抒发情感,而是先以陈述引发读者期待,再而避实就虚,发无端之问,出人意表,引人追思,产生一种含蓄蕴藉的意境。

韵律、语言和意境是诗歌的语音外壳、意义载体和审美意趣,而这三个维度都指向于“诗意表达”。实践证明,当教师扣住“诗意表达”,采用欣赏、涵泳和感悟等诗歌教学策略,带领学生向诗歌更深处漫溯,学生定能领悟诗歌的深层之美。

责任编辑 周正旺

猜你喜欢

变形语言
谈诗的变形
语言是刀
不会变形的云
“我”的变形计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变形巧算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例谈拼图与整式变形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论语言的“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