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RG1基因多态性与颞叶癫痫的关系

2018-11-09黄薇隗彭伟江蓉徐内卫邓飞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年10期
关键词:颞叶样本量等位基因

黄薇隗,彭伟,江蓉,徐内卫,邓飞

癫痫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可达0.006%以上[1]。基因多态性可以通过影响特定基因的转录或蛋白翻译,影响相关靶物质的表达,从而影响神经电冲动的传递。神经调节因子-1(neural regulatory factor,NRG-1)基因多态性可通过影响神经原鞘膜跳跃式传递的方式,影响局部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促进癫痫的发生发展[2-4]。本研究选取我院就诊的癫痫患者,探讨rs35753505、rs6994992和rs62510682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位点的基因型分布,为揭示基因多态性对于癫痫发生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治疗的颞叶癫痫患者124例为病例组,其中男73例,女51例;年龄19~29岁,平均年龄(25.13±7.81)岁。纳入标准:符合1989年ILEA公布的癫痫诊断标准;均为汉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有脑部外伤、皮质发育不良、精神发育迟缓等神经精神病变。同时选取汉族健康志愿者124例为对照组,其中男80例,女44例;年龄19~29岁,平均年龄(25.02±8.22)岁,2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6,t=0.108,均P>0.05)。

1.2 方法

基因多态性检测:取冻存的血清保存液体,10000 r/min离心5 min,TRIZOL法提取总RNA。70℃干浴3 min,取出后立即冰水浴至管内外温度一致,然后加逆转录酶0.5 μL,37 ℃水浴60 min,室温放置5 min使其完全溶解,逆转录为cDNA。以βactin为模版,在反应体系中加入SYBR Green 1染料、上游引物、下游引物、dNTP,使得总体积达20 μL。反应条件为:93 ℃2 min、93 ℃ 1 min、55℃ 2 min,共40个循环。

PCR产物扩增后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参考multiplexkit试剂盒(南京凯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使用说明,加入各位点对应延伸引物进行单碱基测序反应。并在ABI1310(Life Technologies,美国)进行电泳,结果用GENEMAPPER软件(Life Technologies,美国)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组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本次研究共检测到NRG1基因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包括rs35753505、rs6994992和rs62510682,2组各位点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表明2组受试者的人群代表性较好,见表1。

2.2 NRG1基因多态性与颞叶癫痫易感性的关系

SNP rs35753505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C基因型者患颞叶癫痫的OR值为3.941(1.806~8.599),等位基因C的OR值为1.977(1.378~2.837);SNP rs6994992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T基因型者患颞叶癫痫的OR值为1.018(1.378~2.837),等位基因 T 的OR值为 1.475(1.027~2.118);SNP rs62510682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表1 2组受试者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表2 NRG1基因多态性与颞叶癫痫易感性的关系

基因水平的改变可以通过影响转录或蛋白翻译等环节,影响神经元电冲动的传递[5,6]。基因多态性是靶基因的部分位点发生的基因突变,进而导致基因或基因型的改变,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鞘膜的跳跃式电传递[7-9]。对于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可以为临床上癫痫的生物学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NRG1基因是编码多巴胺末端修饰蛋白的重要基因,其rs35753505、rs6994992和rs62510682位点的多态性变化,可影响其蛋白活性,多巴胺的末端磷酸化或羟基化修饰的不足,导致多巴胺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降解加快,浓度相对不足,通过负反馈促进神经元间的信号传递或电传递,导致患者出现癫痫大发作或部分性发作等症状[5,10]。研究显示,NRG1基因可激活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兴奋性电传动,加重病情[11,12]。

本研究发现,rs35753505、rs6994992和rs62510682这3个研究节点的人群分别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提示本研究所选择的样本具有较为理想的代表性,统计结果较为可靠。SNP rs35753505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提示SNP rs35753505的分布异常可能参与了癫痫的发生发展,其中等位基因C的比例明显高于等位基因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C的比例上升,可通过促进下游转录蛋白的翻译,进而促进神经元鞘膜组织的新生,并增加神经元细胞膜间的电传导联系,促进局部神经元的异常同步放电。有研究者通过回顾性收集分析了92例样本量的临床资料,发现等位基因C在NRG1基因的多态性表达中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分布趋势,其中SNP rs35753505的表达异常可以增加5%左右的癫痫的发作的出现[13,14],这与本研究的结论较为一致。SNP rs6994992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等位基因T的表达也明显高于等位基因C,考虑到SNP rs6994992等位基因分别的差异,可以通过接触抑制性神经元递质谷氨酰胺或磷酸腺苷等的释放,进而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间神经递质的传递,导致神经元同步放电的发生,促进病情的进展。本研究并未发现SNP rs62510682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异常,考虑可能与样本量的选择、癫痫多态性问题的地区性差异及检测试剂盒等不统一有关。

综上所述,rs35753505、rs6994992可通过影响等位基因的多态性表达,可能在促进癫痫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鉴于本次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后续研究将增加样本量,采用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探讨其内在关系。

猜你喜欢

颞叶样本量等位基因
亲子鉴定中Penta E稀有等位基因28的确认1例
医学研究中样本量的选择
亲子鉴定中男性个体Amelogenin基因座异常1例
广东汉族人群Penta D基因座off-ladder稀有等位基因分析
贵州汉族人群23个STR基因座的OL等位基因研究
记性不好?因为久坐“伤脑”
样本量估计及其在nQuery和SAS软件上的实现*——均数比较(十一)
样本量估计及其在nQuery和SAS软件上的实现*——均数比较(十)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诊断标准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