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刊中日源新词使用现状之考察
——以2017年《人民日报》为中心

2018-11-07钱爱琴

传播与版权 2018年9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新词源性

钱爱琴

语言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语音、词汇、语法这语言三要素中,词汇是最具开放性的,而且是对社会文化最为敏感的系统。随着中日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大量日源词语传入汉语中,它们带来了新事物、新概念,扩大了汉语词汇的容量,丰富了汉语词汇的内涵。

在《汉语中日源性词汇的使用现状探析》(钱,2018)中,笔者曾针对年轻人群体对日本ACG流行文化对汉语的影响做了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年轻人对于日源性词汇对汉语的影响持乐观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随着中国国力日趋强大而显示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包容。本文则主要针对近30年来新出现的日源新词在传统媒体报刊中的使用情况以及人们对这些日源新词的认知度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研究设计

(一)日源性词汇概念的界定

本文沿用“汉语中日源性词汇的使用现状探析”(钱,2018)中对日源性词汇的界定。主要指日语汉字词原封不动传入汉语的词汇(含因繁体字和简体字造成字体相异的同一词汇,如:少子化→少子化)、源于日语,但词形发生一定变化或使用原词词素重新创造的词汇(如:宅急便→宅急送、高齢化→老龄化)、以及原词传入汉语后产生派生意义的词汇(秒殺→秒杀)。此外,本文中的日源新词主要指近30年来出现的日源性词汇。

(二)研究思路及研究问题

报刊能最直接、最迅速地反映现实社会,报刊语言文字也最能反映其时的社会所使用的语言现状,笔者认为我们不仅要从语言学视角来研究日源性词汇,更应该从社会和文化的视角来进行研究,基于上述认识,本文选取了《人民日报》社会版和文化版的电子版作为调查对象。同时,现代信息科学可以同时处理大量语言资料,为我们社会语言学研究调查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本文将通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相关词汇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本研究首先从先前研究中收集的近30年来的日源新词中抽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词汇,其次通过2017年《人民日报》电子版,对其全年社会版和文化版文本中出现的这些词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索,并对这些词汇的认知度进行调查,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通过对报刊文本中的日源新词的调查,本文拟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日源新词在报刊中使用量的情况如何?

第二,报刊中使用的日源新词具有什么特征?

第三,人们对报刊中日源新词的认知情况如何?

(三)考察对象

笔者根据先前研究选取了90年代以后出现的代表性词汇,共计63个词语,将它们作为本文考察对象,并按照这些词汇能够反映的领域进行了分类(见表1)。

表1:考察对象及其分类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日源新词在报刊中的使用量情况

2017年的《人民日报》中共有1112篇社会版文章和1115篇文化版文章。对表1中63个词语进行检索后,共检索到了其中31个词语,所占比例为49.21%,这表明考察对象中有近51%的词汇并没有被使用于该报刊的社会、文化版的文本中(见表2)。检索到的31个词汇出现在了166篇文章中,占文章总数2227篇的7.45%。

此外,社会版中出现了其中18个词语,分布在96篇文章中,共出现了236次;而文化版中出现了其中25个词语,分布在70篇文章中,共出现了94次。这一情况表明,文化版中日源新词使用范围要比社会版稍大;但社会版中日源新词总体使用频率较高。

表2:调查结果一览表

(二)报刊中使用的日源新词的特征

1.高频词反映了当下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从表2的统计可以看出,出现频率为10次以上的词分别是留守(84)、物流(60)、老龄化(26)、职场(20)、福祉(18)、不动产(17)、人气(17)、吐槽(13)、再生资源(12)、黑科技(10)。从这些高频词的分布领域来看,反映社会发展现象和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的词语最多。正如引言部分所讲,语言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了社会的各个方面。一旦出现新的事物或现象,词汇自然第一时间得以被创造,用来反映人们对新的世界的认知。在语言接触时,相对其他语言因素,词汇的开放性和敏感性令其最容易渗透其他语言中。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出现的新事物、新概念迫切需要相应的词汇来表达。而日本社会发展相对来讲走在了前面,日本社会发展中所经历的一些现象或一些变化也在我们社会中不断出现,加上中日两国是汉字文化圈的近邻,以及当下移动互联时代的互通有无,日语中创造出来的反映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词语可以说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2.反映ACGN亚文化的日源新词数量相对较少。

从统计结果来看,与网络社交平台等新型媒体相比,传统媒体的报刊中出现的反映ACGN亚文化的日源新词数量相对较少。这大概与传统媒体报纸的性质有关系,报纸要求具备严谨性、权威性和深刻性等性质,故对于非主流文化涉及较少,与此相应,这类词语出现的概率也相对较低。

(三)大众对报刊中日源新词的认知

为了了解大众对报刊中日源新词的认知情况,对上述《人民日报》中检索到31个词语,笔者以30名青年大学生(日语学习者和非日语学习者各15名)和30名社会中年人士(40—55岁,非日语接触者)为对象进行了认知情况调查。虽然调查对象规模较小,但笔者认为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也能说明一定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思想活跃的新一代大学生对新词比较了解,非日语学习者对65%的词汇能够判断出源自日语;而日语学习者由于学习日语的原因,经常接触有关日本社会文化的大量信息,对来自日语的新词则更加敏感,对88%的词汇能够很快判断出是源自日语的新词。

而30名社会中年人士,虽然了解这些词是新词,也了解这些词的意思,但绝大多数人不了解这些词汇来自日语,认为有些词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新词,他们没有想到日语会如此渗透到汉语中。

由此可见,虽然现当代汉语中越来越多地出现来自日语的新词,有些新词不但在互联网各社交网络平台等新媒体上被大量使用,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中国传统媒体上,但是其流传广度、使用频率、公众接受和认知程度各有不同。

三、结语

本文主要对传统媒体报刊中日源性新词的使用现状做了调查和分析,发现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日源性新词较多,使用频率也较高,这些日源新词能够渗透到汉语中,与词汇对外界的敏感性和开放性特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反映ACGN文化的词语在报刊中出现的数量较少,这与传统媒体报纸需要具备严谨性、权威性和深刻性等性质有关。对所列举的日源新词的认知度的考察结果发现,大众对日源新词的认知度呈现出“青年大学生日语学习者>青年大学生非日语学习者>中年社会人士”的倾向。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新词源性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Research on Micro-blog New Word Recognition Based on SVM
雄激素源性秃发家系调查
健康教育对治疗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的干预作用
椒莲酊剂治疗男子雄性激素源性秃发50例
小议网络新词“周边”
外教新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