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机制与化学结构的关系

2018-11-06刘童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头孢菌素不良反应

刘童

【摘 要】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机制与化学结构的关系,为不良反应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共记录在案的与头孢菌素类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339例,回顾性分析。结果:回顾性分析显示,随着分代的下降,药师认为不良反应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各代的头孢菌素不良反应都以皮肤过敏反应为主,偶见血液不良反应,第一代容易出现肾毒性,第二代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腹泻,第三代可出现血尿、肾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第四代尚未应用于临床。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与化学结构有关,随着分代的上升,化学结构性质更为稳定、生物亲和性更强,这可能是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头孢菌素;不良反应;化学结构

【中图分类号】

R851.6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2-070-01

头孢菌素类药物是临床应用频次最高的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部位的感染,常用的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吡肟等[1]。本文尝试回顾性分析,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化学结构的关系。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共记录在案的与头孢菌素类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339例,其中男156例、女183例,年龄(54.3±16.2)岁。

1.2 方法 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与药物的相关性评价分为肯定相关、很可能相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入组对象为与头孢菌素类药物可能有关的报告。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按照患者的分代进行分组。

2 结果

回顾性分析显示,随着分代的下降,药师认为不良反应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各代的头孢菌素不良反应都以皮肤过敏反应为主,偶见血液不良反应,第一代容易出现肾毒性,第二代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腹泻,第三代可出现血尿、肾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第四代尚未应用于临床。见表4。

3 讨论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与化学结构有关,随着分代的上升,化学结构性质更为稳定、生物亲和性更强,这可能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抗生素主要为国产,近年来抗生素的生产工艺技术、质控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此同时静脉用药的管控水平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头孢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各代不良反应发生率逐代下降,并不是与各代的化学结构改良有关。目前头孢类抗生素的改良、升代主要通过增强花谢结构的稳定性、增强实现,在实验中的头孢抗菌素,甚至进行了分子生物、靶向治疗改进,以降低药物的耐药性,克服外排泵基因等耐药机制作用,增强抗菌作用。

目前临床上应用比较广的头孢抗生素以第二代、第三代为主,第二代药物7位取代基,稳定性明显增强,相较于第一代头孢抗菌药物,最大的改良在于降低了肾毒性。第二代头孢菌素不良反应以皮疹、瘙痒、斑丘疹、荨麻疹为主,但血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仍然较高,如可逆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细增多等,在临床中大量、长期应用,是引起抗生 叵喙匦愿剐旱闹饕

。其化学结构可与氨基糖苷類药物发生反应,加重肾毒性。二代头孢菌素对肠道菌群杀灭作用存在特殊性,会抑制肠道产生维生素K,与阿司匹林等药物联合使用增加出血风险。三代头孢菌素增加了两性因子,增加了细菌与细胞壁的结合能力,不良反应发生特征与第二代头孢菌素存在相似性,但容易引起戒酒硫样反应,在门诊需要避免应用,以免患者服用含有乙醇的饮料引起不良反应。第三代头孢菌素还容易引起肝脏毒性,具体机制并不完全清除,可能与头孢菌素增加肝脏代谢负担,药物肝内转变为水溶性物质,部分转化为亲电子代谢产物、自由基,产生过氧化连锁反应有关[3]。

目前针对头孢菌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机制的研究的热点药物是头孢曲松钠,应用十分广泛,在美国被推荐作为淋病治疗方案,充分显示了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头孢曲松主要经静脉用药,反复注射可能引起药物依赖性抗体,引起红细胞破裂出血。有报道显示头孢曲松可能引起精神障碍,特别是那些存在代谢障碍,头孢菌素会出现局部血药浓度上升,在7-ACA的7位、3号位上有两种不同的杂环,可尝试癫痫、抗惊厥样作用[4]。概括而言,头孢菌素化学结构与不良反应相关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7-ACA不稳定,可能会与多系统、组织中的细胞产生作用,从而引起不良反应;②化学结构与肠道中的菌群中的细胞膜发生作用,从而影响菌群的作用,从而影响肠道菌群紊乱,引起腹泻等一系列反应;③稳定性欠佳,产生的杂环与组织细胞产生作用;④作为免疫介导物,产生依赖性抗体,引起血液反应[5]。

小结: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与化学结构有关,随着分代的上升,化学结构性质更为稳定、生物亲和性更强,这可能是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 吕燕妮,温金华,魏筱华.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机制与化学结构的关系[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11):1050-1054.

[2] 张丽萍,张达庆.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风险预防机制探索[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04):133-134.

猜你喜欢

头孢菌素不良反应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内源信号肽DSE4介导头孢菌素C酰化酶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