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翻转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8-11-05曹艳

科教导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在线考试公众平台互联网+

曹艳

摘 要 “互联网+”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发生着转型升级,对于教育行业来说,更是如此。文章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概念,以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分析研究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课程的翻转式教学模式的建设思路,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翻转式教学 改革 公众平台 在线考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8.062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 all walks of life are undergoing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especially for the education industr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Internet + Education", the article uses the WeChat public platform as a carrier to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lipped teaching mod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Manufacturing Process course of Suzhou Industrial Park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course teaching reform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flipped teaching; reform; public platform; online examinations

1 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教育”是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互联网科技与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当今社会,我们的生活模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就是信息化的生活模式,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网具有高效、快捷、易传播的特点,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科研均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借助互联网为载体,改革、发展新的教育模式,这才是真正的“互联网+教育”。现在有非常多的网络学习平台,但大多都只是把相关的传统教学资料电子化后放在了网络平台上,学习人员都是浅层次的浏览式学习,无法抓住重点进行深入研究,更不用说掌握精髓了,这只能称为“教育+互联网”。对于我们高职高专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同学在学习、做事上都是缺乏主动性的,这样的平台只能成为选修课的学习渠道,无法承担起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任务。对于高职高专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热情度是最为首要解决的问题,翻转式教学在此就显得尤为重要。

2 翻转式教学

Flipped Class Model,即“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早在2000年的时候,美国的MaureenLage, Glenn Platt and Michael Treglia教授就提出并实施了“翻转式”教学模式。而现在互联网的发展及其普及率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翻转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大大提高。

“翻转式”教学中,在课前,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搜寻大量与学习任务相关的资讯,这可以是教师事先录制的视频、网络上的精品课程、微课、慕课等系统性较强的课程学习资源,也可以是新闻消息、微信公众号、会议报告、甚至于企业广告等可以获取行业发展最前沿资讯的信息资源,学生消化资源、思考并提出问题。到了课堂上,老师从传统的“逗哏”变成了“捧哏”,负责答疑解惑、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学生由原来的“配角”变成了现在的“主角”,课堂气氛不再沉闷,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考虑到部分极其缺乏主动性的同学,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问卷星”的“在线考试”功能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监督管理。

3 在线考试

(1)在线设计考试,问卷星为用户提供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单项填空、多项填空、判断、简答等多种题型,学生还可以通过上传文件来完成答题,每一道题均可设置得分比例。

(2)发布试卷,教师可以通过分享二维码或链接到微信群、朋友圈以及QQ群等公众平台来实现试卷的发布,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或教师分享的链接完成试卷。

(3)考试设置,问卷星提供考试设置功能,教师可以对考试开始、结束时间进行设置;企业版用户还可以设置考试时长和开始时间。提交答卷后学生能够直接看到自己的成绩。

(4)结果分析,问卷星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结果分析方式,可按班级、答题速度分析,可根据每题的对错率分析,还可以将所有分析的数据生成柱状、饼状等不同类型的图表,将结果更加直观的显现出来,方便比较,而且这些图表是可以下载保存的。问卷星还支持条件筛选功能,用户可以分类统计和交叉分析。如图1所示,是某题的答卷结果分析图。

4 教学模式设计

我校地处苏州工业园区,这里聚集着上百家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设备、材料、配套资源的微电子领域企事业单位。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作为集成电路设计的前导课程,是微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我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围绕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的岗位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突出实用性和技能性,使学生掌握现代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的先进工艺知识和技能,以满足现代集成电路企业的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基于“翻转式”教学模式,我们制定了如下所示的教学设计。

每一学期开学初,课程负责人根据行业发展的新工藝、新需求修订“课程标准”以及“课程计划”。任课教师做好诸如建立课程微信群/QQ群、对学生进行分组等准备工作。做好这些准备后,就可以实施教学计划了,课程每个子任务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4.1 线上课前活动设计

(1)线上预习。任课教师为学生提供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视频、微课、模拟动画、PPT课件等学习资源,并且为学生推荐一些类似“半导体行业资讯”、“中科院半导体所”以及“半导体行业观察”等可靠的专业微信公众号。学生可自行到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搜索下载相关视频,也可以到“大半导体产业网”、“中国半导体论坛”以及处于行业技术前沿的企业官网上了解相关资讯。

(2)线上课前自我检测。预习完成后,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教师分享的链接完成 “课前预习自我检测”在線考试任务。通过对在线测评结果的分析,学生可以发现自己预习的不足之处、分析总结问题所在,继而完善自己的课前预习工作。设置在线考试时,要求学生输入“班级、姓名、学号”这些基本信息,教师就可以看到在线预习的出勤率、每个班以及每位同学的学习效果等信息。教师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列举出存在的问题,作为线下课堂教学的重点。以学习情境4中的子任务5光刻为例,常常提出光刻掩膜版之间的套准、步进投影式光刻机的抖动问题、干法刻蚀造成的衬底损伤等问题以供课上讨论。

4.2 线下课堂教学设计

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讨论、分析、总结,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在这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最终,教师对所有问题以及课程的难点、重点进行整理总结。汇报讨论结果的任务由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轮流来完成,这对提高部分同学的自信心也是很有帮助的。

对于实践性要求较强的学习情境,教师则会带领学生到校内或者校外实训基地实地观摩,具有可操作性的环节,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然后再分析、讨论、总结来完成实训基地教学。例如,到校外实训基地“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观摩芯片封装过程,到校内实训基地“AMD半导体测试中心”测试分析芯片封装的可靠性。

4.3 课后考核

在经过了线上课前活动和线下课堂活动后,为了考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需对学生进行课后考核。课后考核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线下考试是多样化的,传统的试卷考核、课程设计、项目报告、市场调研报告等都是可行的;线上考试,依然是利用“问卷星”的在线考试功能,安排学生来完成一套系统性专业技能问卷,用以查看课程教学效果。

学期末课程结束,教师还可以发布课程满意度调查表,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修订新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同时,我们的问卷是会发给往届毕业生以及相关合作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他们的反馈建议随时优化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使我们的教和学都能做到“与时俱进”,真正实现“用明天的科技培训今天的学员”。

综上所述,每个教学子任务我们都是经过线上预习、线上自我检测、线下课堂讨论、线上练习及线下考试这五个步骤来实施教学的,如图2所示,是“光刻”子任务的线上教学任务。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在同一个微信或QQ互联网社交圈,基本上可做到有问题随时沟通、随时交流,而且对于那些在公共场合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同学来说,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锻炼,逐渐建立起自信心。

5 小结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改变尤为重要,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才是最为首要解决的问题。翻转式教学让学生翻身“当家做主人”,获得成就感,提升学习幸福感。同时,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何玲.问卷星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观察,2016.11:10-11.

[2] 陈云龙.翻转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教育导刊,2017.12:66-69.

猜你喜欢

在线考试公众平台互联网+
基于Java的考场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微信公众平台在医院图书馆的应用现状调查
大学物理在线考试与分析系统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系统开发模式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大数据背景下在线评教与在线考试融合的思路探讨
从校园里走出来的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