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坎地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2018-11-05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18期
关键词:沙坦血塞通氧化应激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心肌肥厚、细胞因子调节紊乱、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度激活等[1-2]。目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药物主要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受体拮抗剂[2-3]。坎地沙坦属于ATⅡ受体拮抗剂,高度亲和ATⅡ受体亚型 AT1受体,作用持久,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4]。血塞通注射液或滴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也具有一定疗效[5-6]。本研究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坎地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疗效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病人,诊断符合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病人入组前签订知情同意书,所有病人入组前1个月内未接受过ATⅡ1型受体拮抗剂(ARB)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相关药物治疗。排除标准: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1 mmHg=0.133 kPa)]、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脑血管病、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5.5 mmol/L)、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恶性肿瘤等。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积极去除诱发因素,如感染、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贫血、风湿活动等;保证营养,限制水钠摄入;根据病情使用血管扩张剂和利尿剂等;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和坎地沙坦。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 mL(0.25 g),生产批号:20120617],每日1次,每次500 mg,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输注;坎地沙坦酯片(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每片4 mg,生产批号:20121103)2片/次,口服,每日1次。治疗周期为4周,治疗期间不使用可能影响血钾水平和心功能的药物。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心力衰竭病人治疗前后心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判断。治疗后体征、症状无变化甚至恶化者为无效;心功能改善≥1级,肺部啰音减少,心悸、气促得到缓解为有效;心功能改善≥2级,肺部啰音明显减少或消失,心悸、气促明显减轻,心电图显著改善,心影缩小,心率正常为显效。

1.4 观察指标 ①心电图检查:由同一医师采用同一台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病人左室射血分数(LVEF);②活动能力:测定6 min步行距离;③氧化应激反应指标与炎性因子: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病人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的浓度,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④安全性评价: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病人血压、心率、肌酐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86.7%)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LVEF及活动能力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LVEF及6 min步行距离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3。

表3 两组LVEF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

2.3 两组病人血浆中氧化应激因子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病人血浆氧化应激因子SOD、GSH-Px、MDA及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病人的血浆MDA、TNF-α及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OD及GSH-Px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4。

表4 两组病人血浆氧化应激因子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4 两组病人用药安全性比较 两组病人血压、肌酐、心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治疗组头晕2例、乏力1例;对照组头晕、乏力各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两组病人用药安全性比较(±s)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发病过程中释放大量炎性因子、神经内分泌激素及活性氧(ROS)[7-8],病人体内高水平ROS诱发的严重氧化应激机体损伤,主要是因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受到损害所致[8-9]。因此,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新思路除了关注机体心肌重塑[10]和神经内分泌阻断外,也需要重点关注抗氧化系统修复和抑制炎性因子释放等因素的作用。

血塞通注射液多用于急性脑梗死、心力衰竭等的临床治疗[11-13]。血塞通软胶囊能够改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高凝状态,抑制炎性反应,降低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改善病人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且用药安全可靠[11]。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和IL-6的水平,控制病情发展[14]。此外,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可使血清SOD上升,MDA水平下降[1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多项研究表明,坎地沙坦可降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16-17]。坎地沙坦联合其他药物可减轻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氧化应激损伤,下调血清MDA、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含量,上调SOD、GSH-Px活性[18-19],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结果显示,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病人LVEF明显增大,说明联合用药可明显增强病人心功能;6 min步行距离明显延长,表明运动能力增强。血清SOD、GSH-Px可直接反映机体抗氧化能力,MDA可间接反映ROS所致的机体过氧化程度,治疗后治疗组病人的血浆MD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SOD及GSH-Px水平则高于对照组,炎症因子TNF-α及IL-6水平也低于对照组,表明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坎地沙坦能有效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治疗后两组血压、心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联合用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坎地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老年病人,疗效显著且安全,病人活动能力与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病人体内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有关。

猜你喜欢

沙坦血塞通氧化应激
灯盏花乙素抗氧化应激机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环状RNA与氧化应激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
坎地沙坦靶向TRAIL-DR5介导的AMPK信号通路减少宫颈癌细胞自噬保护的研究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哪些降压药不能搭配着吃
沙坦“致癌”,必须要换药?
应用血塞通联合生脉注射液对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银杏达莫和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对比
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