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新品种徽研2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8-11-02付求来王海燕陈超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4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特征特性

付求来 王海燕 陈超

摘 要:该文介绍了小麦新品种徽研22的特征特性,提出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施足基肥、进行种子处理、适时适量播种、科学追肥及田间管理等,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徽研22;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4-0032-02

徽研22是由安徽新世纪农业有限公司以周麦16和烟农19为材料选育的高产、抗病、优质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其具有产量高、综合抗病性强、易栽培等优点,是适宜沿淮及淮北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小麦新品种。2016年通过安徽省审定,审定编号:皖麦2016029,由安徽丰大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占生产经营权。

1 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 徽研22属于半冬性品种,幼苗半匍匐,长势一般,抗寒性较好。分蘖力中等,成穗率中等,春季生长发育稳健。株型略松,茎秆弹性较好,蜡粉重。旗叶上冲,株行间透光性较好。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熟相较好。2013—2014、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6.3cm,比对照品种(皖麦52)低3.2cm。穗数为680万/hm2、穗粒数31.5粒、千粒重44.9g。全生育期226d左右。

1.2 抗性 经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与鉴定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抗性鉴定,2013—2014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30)、感纹枯病(病指42);2014—2015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80),感纹枯病(病指46)。

1.3 品质表现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3—2014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4g/L,粗蛋白(干基)14.04%,湿面筋30.1%,面团稳定时间3.4min,吸水率59.7%,硬度指数62.3;2014—2015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33g/L,粗蛋白(干基)14.05%,湿面筋29.7%,面团稳定时间3.0min,吸水率56.7%,硬度指数57.4。

1.4 产量 2013—2014年度全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03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81%(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21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41%(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044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69%。

2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1 施足底肥 增施有机肥,依靠秸秆还田、测土配方等措施进行施肥,以培肥地力。有机肥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有效的协调土壤中的水、肥、气、热,提高土壤肥力;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使土壤疏松,促进微生物活动和作物根系的发育,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一般可增产5%~10%,增产作用显著。

2.2 种子处理 加大种子的精选力度,选取质量较好的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处理。使用适乐时、麦乐等拌种剂,选择适宜的药剂配方,控制药剂拌种量,减小或避免病虫害对种子的影响,为种子正常萌发生长以及后期高产种植奠定基础。

2.3 适时适量播种 适时适量的播种是保证壮苗全苗的前提。该品种在沿淮稻区合理种植均可获得较高的产量,适宜播期为10月15—30日,基本苗在224万~300万/hm2,中上等肥力田块基本苗宜取下限,肥力较差的田块宜取上限,推迟播种期应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播期推辞2d增加1万基本苗,做到以播期调播量。播种土壤深度一般为3~5cm,不重播、不漏播、覆土严实,播后镇压,保证苗全、苗齐、苗壮。

2.4 施肥管理 肥力较差的田块,将有机肥与磷、钾、锌肥全部作底肥,前期施氮肥50%,拔节期追施氮肥50%;肥力较好的田块将有机肥与磷、锌肥的全部,氮肥的30%~50%,鉀肥的50%作底肥,拔节期追施50%~70%的氮肥和50%的钾肥。本品种拔节肥宜在中后期追施,壮苗田块待第1节间定长时,追施尿素100~130kg/hm2。一般情况下不需施用返青肥,保证返青后稳健生长,但在基本苗群体不足或苗情较差的田块可适当提前到起身期追施,同时追施返青肥。在乳熟中后期,加大叶面肥的施用量,可延缓叶片的衰老,提高千粒重。

2.5 田间管理

2.5.1 防除越冬杂草 在小麦3叶期至拔节前完成化学除草,针对不同的杂草选用不同的药剂,一般可选用以杂草芽吸收为主的酰胺类除草剂和以杂草根吸收为主的三氮苯类除草剂,不同地域结合不同的草类情况,科学混用搭配,适期择时喷施。

2.5.2 科学运筹肥水 灌足越冬水,以透地为准,促弱控旺,保证壮苗越冬。在小麦挑旗期,若墒情较好,可推迟至开花期浇水,同时注意适时浇好孕穗灌浆水,结合浇水施尿素40~75kg/hm2。在小麦灌浆期,及时追施叶面肥2次以上,用量为0.3%~0.5%磷酸二氢钾,每次喷施量8~12kg/hm2,能够保粒增重,壮秆防倒,预防干热风,促进小麦落黄好。

2.5.3 防治病虫害 在小麦返青后,根据当地病害发生的情况,施用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做好小麦抽穗扬花期的“一喷三防”工作,保证丰产丰收。

2.5.4 适时收获 蜡熟末期至完熟期是最适宜的收获时期,此时期内籽粒灌浆逐渐停止,含水量下降至20%左右,千粒重最高,且籽粒变硬,颜色接近本品种的光泽。

参考文献

[1]童敏,王法宏,李升东.济麦2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学,2010(15):96-97.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技术特征特性
玉米杂交种金富36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甘薯新品种徐紫薯1号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丰农啤1号大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