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突破地理研学时空界限

2018-11-01赵怡

地理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海绵研学学生

赵怡

摘要:地理研学是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受到时空限制,开展频次有限、难度较大。引入互联网+的理念,可以大大拓展地理研学的时空环境。在互联网+地理研學活动中,要建设资源素材、灵活选择学习方法、明确实施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地理研学;资源建设;实施策略

一、互联网+地理研学的政策支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依托信息技术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深入、广泛应用,适应信息时代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教育部等11个部门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指出“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

二、互联网+地理研学的资源建设

1.大型纪录片等影视作品

以必修一为例,自然地理的内容博大精深,四大圈层的研学探秘对中学生来说涉足难度大。在互联网+地理研学实践中,笔者向学生推荐7部地理科普纪录片,它们分别是:①《地球的力量》,介绍地球的形成历史和构成要素。②《地球造人》,讲述地球的四种自然形态对人类的影响,并分析了人类的活动怎样改变了地球的面貌。③《寰宇轨迹》,展示了地球绕日环行的全过程。④《向深海出发》,在全球海洋范围内,对地球上的七大地区海洋、近1 000多处海底深处进行了探索。⑤《大陆的崛起》,介绍了地球几大板块的形成过程:非洲、澳洲、美洲、亚欧大陆板块的形成及奇特的地貌。⑥《河流与生命系列》,介绍了世界最著名的六大河流: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恒河、长江与莱茵河,寻找这些大河的源头、历史与变化。⑦《神奇季风》,从季风系统的生态角度,带领观众在宏观、微观层面认识季风区的人和动物,介绍了从喜马拉雅山到澳大利亚北部的奇特自然景观。通过观看纪录片,学生可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学切入点来深入研讨。

近年来,优秀的国产纪录片也有很多,例如,《辉煌中国》《航拍中国》《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创新中国》《如果国宝会说话》……学生在生活中不能一一身临其境,但这些纪录片的精美画面、独特视角、精彩解说,都为学生开展地理研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

2.专业期刊、微信公众号

中学地理教师最关注的专业期刊有《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地理教育》,它们从封面到内容,既展现着精彩纷呈的教学资源,也是热门推荐的研学资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编辑的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为互联网+地理研学活动提供了许多重要素材。另外,笔者推荐给学生的微信公众号有“地理蹊”、“旅行学地理”、“极地地理”、“地理知识精选”等,公众号的内容从生活地理、热点地理入手,专业分析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3.研学旅行分享会

每年寒暑假,国内国外、山里海边、城市乡村、自然人文等各种旅行日志刷爆朋友圈,笔者要求地理班学生假期赏美景要知成因,看人文要知历史,出发前做好研学攻略,研学途中做好详实记录:解决了哪些困惑,验证了哪些地理规律,半知不解的还有哪些……开学后与同学们进行研学旅行分享交流:“去过福建木兰陂后,我理解了它的水利效用……”“A同学刚刚向大家介绍的是木兰陂,我想为大家介绍的是都江堰……”通过研学分享会,学生们所学为所用,再加以传播,从中体会到地理研学不一般的快乐。

4.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体验

VR(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为使用者提供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其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AR(增强现实)是通过电脑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叠加到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

笔者任职的无锡市第一中学引进VR设备,成立无锡市VR教学体验推广基地,VR地理教学资源包括“桑基鱼塘经济模式”、“大气循环与水循环”、“虚拟台风模型”、“城市功能区模型”、“地震等级与破坏程度虚拟实验”等。AR设施设备主要有AR-3D系统、AR地理沙盘、AR互动3D地球仪等。

以“桑基鱼塘经济模式”研学为例,利用VR、AR技术,学生可以感性学习桑基鱼塘模式的主要特点及生产方式,直观对比只种桑树、种桑树加养蚕、种桑树加养蚕加养鱼三种模式的经济效益,从而理解桑基鱼塘经济模式的优势所在,在此基础上设计地理研学主题,研究“桑基鱼塘模式的兴起、发展、衰败、复兴、消退再到改良”。

三、互联网+地理研学的学习方法

1.在线学习

指在由通讯技术、微电脑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所构成的电子环境中进行的学习。在互联网+时代,足不出户,学生在线寻找并筛选研学资源,并通过在线咨询、在线研讨、视频谈论等形式充分开展地理研学活动。

2.选择性学习

不再是基于知识点的必选动作,而是尊重学生意愿,自主确定研学主题,给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空间和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缓解了传统课堂内容单一、思维定势的问题,还让学生带着思维的翅膀,轻松跨越七大洲四大洋,为其个性化的研学创造了令人惊喜的空间。

3.探究性学习

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深入问题情境,在海量的信息、跨时空互动、数据收集、抽象表征等自主探究方式中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锻炼深度学习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

组成合作小组,从研学任务出发,划分若干个子任务,分工合作,逐个提出子任务的解决设想,进而寻找彼此之间的关联点,最终整合成完美的任务解决方案。在研学过程中,要避免将研学任务孤立抽象、碎片化,避免对研学任务“深挖洞”、“机械简单操练”。

四、互联网+地理研学的实施途径

1.巧妙选择互联网+地理研学的融合点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研学的融合是必然趋势。笔者认为,教师要找好两者的融合点,让互联网+地理研学有效开展。例如,今年寒假笔者布置的地理研学作业是“神秘礼物——假期带爸妈走世界”,学生通过看视频、查官网、发邮件、访驴友……开学后,研学攻略报告百花齐放:“罗布泊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科尔沁草原的土地沙化”、“三峡是峡湾吗”、“西湖的诞生与开发”……学生说:“从力所能及的事情研究起,从感兴趣的主题研究起,再到实践中去验证、反思与提升,还能在爸妈面前露一手,我喜欢这样的地理研学任务。”

2.互联网+线上线下研学有机结合

互联网+的线上研学可以弥补线下研学的时空阻碍,但绝不能就此止步于“纸上谈兵”。线上研学可以搭框架、提设想、预规划,然后与线下研学的实践论证有机结合,让互联网+地理研学落地操作。例如,学生在研究“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设计了“城市建设发展现状、海绵城市的概念、海绵城市的类型、海绵城市的功能、海绵城市的规划”等研学纲要。他们首先查阅了何谓海绵城市、海绵城市的功能。接着立足家乡实际,走访无锡市规划局,获取了无锡海绵城市建设的第一手资料:建设无机环保道路、建设森林式雨水花园、整治河道、保护太湖等。然后学生还深入建设区域,查看实地建设效果。为更全面地掌握海绵城市的建设,还对比了其他城市(如北京、上海、纽约、伦敦等)的海绵城市建设情况。在这一系列的研学过程中,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悄然在学生心中扎根、生长。

3.设计构建互联网+地理研学的模型框架

互联网+地理研学模型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要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围绕目标,思考互联网+环境下解决关键问题的路径,形成互联网+地理研学的基本思路和框架。例如,引导学生关注现代地理生活,学生深入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确定地理研学的任务,通过工具、平台、资源支持促进学生基于任务驱动的研学,并用多种表征工具、社交平台让学生在交流与分享中促进地理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形成互联网+地理研学的模型框架(如图1)。

猜你喜欢

海绵研学学生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竖琴海绵
快乐研学之旅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