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5例甲型流感疑似患者血常规结果不典型变化分析

2018-10-31寇翰林陈耐新南京柱张贺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流感病毒百分比血常规

寇翰林,陈耐新,南京柱,张贺平*

(1.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 检验科,天津300450;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检验科;3.解放军总医院 生化科)

甲型流感病毒根据H和N抗原不同,又分为许多亚型,其中H1N1、H3N2主要感染人类,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H7N9和H9N2等病毒亚型对人类已具有较大的潜在威胁[1,2]。在2009年至2016年我国流感流行主要以甲型H1N1亚型为主,共发生四次高峰,主要在冬春季[3]。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分析155例疑似甲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患者的外周血血常规结果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探讨甲型流感病毒阳性患者血常规变化特点及甲型流感的血液学变化规律,为甲型流感的诊断、治疗及疫情监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发热门诊的疑似甲型流感的患者155例。根据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分为甲型流感阳性组110例、甲型流感阴性组45例(排除乙型流感)、同时期医院无症状健康查体者为健康对照组74例。

1.2方法

1.2.1血常规检测 血常规采用日本希森美康(SYSMEX)XN-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原装试剂盒测定。

1.2.2CRP检测 采用深圳普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普门PA-900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及原装试剂盒测定。

1.2.3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胶体金法) 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标本类型为咽喉拭子,采集黏膜表皮,采用杭州艾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检测。

1.3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总体研究人群甲型流感不同时间段发病情况、就诊原因及临床特点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期间发热门诊就诊人数为2661例,甲型流感抗原检测阳性患者总数为110例,占总就诊人数的4.13%。2017年1月份甲型流感抗原检测阳性患者为55例(50.00%),多于其他月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110例甲型流感患者就诊原因及临床特点后发现,因上呼吸道感染就诊的人数为84例,占甲流患者的76.36%,剔除缺失的8例患者,其中年龄段在21-30岁之间人群的阳性患者最多为37例(36.28%),其次为31-40岁年龄段23例(22.55%)。

2.2三组间一般资料、CRP及血常规结果比较

甲型流感阳性组、甲型流感阴性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组间CRP及血常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甲型流感阳性组与甲型流感阴性组比较,仅甲型流感阳性组的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甲型流感阴性组(P<0.05)。详见表1。

2.3CRP正常组与CRP升高组间血常规结果比较

根据CRP的正常与否,将110例(18例CRP缺失)甲型流感阳性患者进行分组,最后84例进入分组。CRP正常组与CRP升高组两组间的血常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2.4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各项指标不同水平区间分布比较

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各项指标不同水平区间分布比较,两组间单核细胞百分比与淋巴细胞百分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单核细胞百分比P<0.001,淋巴细胞百分比P=0.045)。详见表3。

表1 三组间一般资料、CRP及血常规结果比较

表2 CRP正常组与CRP升高组间CRP及血常规结果比较(18例CRP缺失)

表3 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各项指标不同水平区间分布比较

3 讨论

流感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相似,是一种季节性疾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地区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发热门诊患者110例后发现,1月份患甲型流感人数最高,为55例,占甲型流感阳性患者人数的50%。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天津塘沽地区甲型流感也进入高发季节,甲型流感的主要发病时间为1月份,并达到患病高峰。代小秋等[4]对北京市2009年至2010年就诊于发热门诊的63325例流感样病例分析后发现,流感好发于10月至12月。而孙海萍[5]等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发热门诊1276例类流感患者后发现,流感全年可见。可见,不同区域的流感发病时间略有不同,分析结果说明流感的发病时间与地理环境及气候有关。

实验室诊断甲型流感病毒有多种方法,各种方法均有其优缺点。流感病毒的分离培养被视为“金标准”方法,但实验条件苛刻,费时费力不适用于常规检测。人体病毒感染后一般1-3周左右才可产生特异性抗体,因此特异性抗体检测适用于回顾性分析,不适合用于早期诊断。PCR检测技术敏感度特异性均较好,是确诊甲型流感重要检测技术[6],但对于基层医院实验室条件限制这些检测较难实现,而胶体金法作为快速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判读结果简单、无需任何仪器、适合现场检测等优点,适合临床急诊情况下使用。

本研究统计了甲型流感患者110例(8例数据缺失)不同年龄段性别分布比例,结果显示甲型流感阳性患者男性44例,女性58例,男女比例为1∶1.32。统计结果显示,超过59%以上的甲型流感阳性患者主要集中在21-30岁与31-40岁年龄段之间,这一结果与之前北京地区甲型流感患者集中在青壮年的年龄分布基本一致[7]。本研究发现,甲流阳性患者84例(76.36%)均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就诊于发热门诊,无一例因肺部感染就诊,而对于甲型流感患者而言肺部感染为较严重的并发症。国外研究发现,因甲型流感住院的159例患者中109例(68.5%)患者诊断为肺炎,并且患者年龄为66.0±16.5岁,肺炎发病率较高[8]。但本研究中甲型流感病毒阳性患者属青壮年,机体免疫力较好,且均为门诊病人,因此肺炎发病率为零。对于就诊于发热门诊病人临床医生首选的检查手段为血常规检测与CRP检测。本研究分析了甲型流感阳性组和阴性组两组间血常规、CRP指标后发现,甲型流感阳性组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甲型流感阴性组(P<0.05),而其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比较了甲型流感病毒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各项指标不同水平区间分布后发现,仅淋巴细胞百分比(P=0.045)与单核细胞百分比(P<0.001)具有统计学差异。CRP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或组织损伤时明显升高[9],感染一旦被控制CRP水平迅速降低[10]。本研究发现CRP正常组与CRP升高组比较两组间血常规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虽然CRP在炎症时升高,但CRP不能作为鉴别诊断甲型流感和反映甲型流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本研究结果表明,甲型流感阳性患者血常规结果很难与阴性患者血常规结果进行鉴别。

临床医生一般根据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判断为细菌性感染,白细胞计数降低或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可判断为病毒感染[11]。本研究结果显示,仅16.67%甲型流感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而82.35%甲型流感患者白细胞计数在参考范围之内,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数据相似[6],但也有研究结果显示,91.00%流感病毒阳性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12]。病毒感染血常规变化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但本研究结果显示,77.45%甲型流感患者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22.55%淋巴细胞百分比在参考范围之内,与一般病毒感染不一致,提示甲型流感病毒可能抑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可能与胸腺及脾脏的分布、诱导淋巴细胞过度凋亡等因素有关[13]。本研究结果说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早期患者血常规结果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或升高为主,淋巴细胞百分比正常或降低为主。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推测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可能早期合并细菌感染,所以出现本研究这种不典型血象表现,也为本研究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向。

综上所述,就诊于发热门诊的疑似甲型流感患者血常规与CRP结果出现类似于本研究的结果时,不能排除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并在临床治疗中根据血常规结果考虑抗菌治疗与抗病毒治疗结合的必要性,应进一步进行确诊。胶体金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的方法,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于无法进行病毒分离培养或荧光定量PCR的基层医院,胶体金法具有快速、无需要任何仪器、现场检测等优点,对甲型流感的诊断与监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流感病毒百分比血常规
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NL R表达对比分析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滨蒿总黄酮对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A549细胞先天免疫信号通路的影响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新研究有助于开发流感广谱疫苗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LED灯闪烁百分比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为何要如此重视H7N9型禽流感
趋势攻略之趋势线:百分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