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语俗谚的演变及词语连续统探论

2018-10-30徐时仪

关键词:习语词汇

徐时仪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 200234)

古代哲学家将“天人合一”视为人生最高境界,即中国哲学中的范畴是无严格界限的,彼此间不可分离,在一定条件下甲乙范畴互相渗透融合,属于甲的成员也可以同属乙范畴(沈家煊2017)。①汉语的词与语是一个既相互区别又彼此交融的连续统,②人们既可以用词也可以用语来表达同一概念的意义,从中既可见从口语语辞到书面语文辞的发展,也可见书面语文辞在口语语辞中的演变。本文拟就习语俗谚的演变及词与语连续统略做考探。

一、习语俗谚演变的连续统

词汇系统由语素、词、固定短语等一个个词汇成分构成。固定短语是比词高一级的词汇成分,由习语俗谚等构成,功能和结构类似于词。汉语的习语俗谚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具有结构的定型性、语义的融合性、功能的整体性和风格色彩的民族性,通常表示一种哲理或反映某种社会现象,多为经验的结晶,含有深刻的寓意。③表达同一概念的语义内涵孳乳衍生的不同语言结构形成了词与习语俗谚的连续统。

1.同一语义既可用词也可用语来表达

人们交际都是用词或习语俗谚等固定短语组合成句子来表达完整语义的,不同的形式具有表现同一意义的功能。如表达快捷义的不同形式有:“矫捷”“快当”“麻利”“敏捷”“轻捷”“迅捷”“手疾眼快”“眼尖手快”“不假思索”“动如脱兔”“干净利落”“兔起凫举”“疾霆不暇掩目”“迅雷不及掩耳”“说时迟,那时快”;表达勇敢义的不同形式有:“英勇”“骁勇”“英武”“浑身是胆”“胆大包天”“英勇绝伦”“奋不顾身”“赴汤蹈火”“舍生忘死”“视死如归”“生死置之度外”“临危不惧”“无所畏惧”“了无惧色”“履险如夷”“身先士卒”“万夫莫当”“吃了豹子胆”“如入无人之境”“初生牛犊不怕虎”“天不怕,地不怕”“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表达大度义的不同形式有:“大方”“大量”“大气”“恢达”“恢宏”“恢廓”“豁达”“豁朗”“坦荡”“不念旧恶”“豁达大度”“宰相肚里好撑船”等。各词汇成分以彼此间共同的类义特征为纽带,类聚成一个按各自所在位置排列的同层面或不同层面的词汇群,每个层面的词汇成分在形音义诸方面又同其他层面的词汇成分发生同义、反义等组合或聚合关系,类聚为更大的词汇群(各词汇成分间的关联可概括为图1,略以A、B、C代表各词汇单位):

图1 各词汇成分间的关联图

如表达交界语义的词语由“交衮、夹界、两隔界头、两夹界处、半间半界”等不同形式的词汇单位组成交界概念词语类聚的词汇群,其中“半间半界、半间不界、不间不界、半上半落、半上落下、半上半下、夹界半路”等又与尴尬概念词语类聚的“监界、鏖糟、半尴不尬”和笼统概念词语类聚的“浑沦、鹘沦、鹘囵、囫囵、混沌、儱侗、笼统、儱统、陇侗、儱儱侗侗、儱儱统统”及含糊概念词语类聚的“鹘突、胡涂、含胡、胡鹘突、鹘鹘突突、含含胡胡”等交叉关联,而其中“鹘突、胡涂”等又与糊涂概念词语类聚的“蒙昧、懵懂、颟顸、马大哈、糊里糊涂、稀里糊涂、如堕烟海、当局者迷、如堕五里雾中、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及愚昧概念词语类聚的“愚、昏、昧、蠢、戆、村、楞、笨蛋、傻瓜、傻子、九百、愚昧、愚闇、鲁钝、昏昧、昏闇、昏谬、昏冥、二百五、傻里傻气、笨头笨脑”等交叉关联,“愚蠢、昏昧”等又与痴狂概念词语类聚的“痴、呆、疯、颠狂、疯癫、心风、失心、十三点、痴头怪脑、疯疯癫癫”等交叉关联,还可与聪明概念词语类聚的“精、刁、乖、灵、精明、机灵、聪慧、敏慧、聪颖、明智、英明、耳聪目明、大智若愚、足智多谋、独具只眼、见微知著、料事如神、闻一知十”等交叉关联,从而构成了更大的相关概念词语类聚的词汇群(徐时仪,2016、2017),形成汉语词与语既相互区别又彼此关联的连续统。

2.同一语义既可用口语语辞也可用书面语文辞来表达

人们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借语境的需要选择表同一语义的词或语,达到说和听双方在交际意图上的相互配合。如《水浒传》卷三十二:“武行者看了自己面前只是一楪儿熟菜,不由的不气,正是眼饱肚中饥。”例中“眼饱肚中饥”比喻只能饱饱眼福,不解决实际问题。又作“眼饱肚饥”。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六:“若只如此空研光,眼饱肚饥有何用处。”又如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卷十七:“魏竹冈道:‘闲话少说,现在我就写信去托。但是一件,空口说白话,恐怕不着力,前途要有点说法方好。’”例中“空口说白话”形容只说不实行,或只说而没有事实证明。又作“空口白话”。曾朴《孽海花》卷四:“婆子道:‘空口白话,你们做官人翻脸不识人,我可不上当,你须写上凭据来。’”再如《金瓶梅》卷十三:“他每日那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例中“指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又作“指桑骂槐”。《红楼梦》第十六回:“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从表同一语义的词或语中既可见从口语语辞到书面语文辞的发展,也可见书面语文辞在口语语辞中的演变。口语语辞转化为书面语文辞如:“车如流水马如龙”—“车水马龙”;“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载舟覆舟”;“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庸人自扰”;“得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千金一诺”;“飏了甜桃树,沿山摘醋梨”—“甜桃酸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蜀中无人”;“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成王败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火燎原”;“屋下架屋,床上施床”—“叠床架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成蹊”;“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泰山鸿毛”;“惺惺的自古惜惺惺/惺惺的偏惜惺惺/惺惺惜惺惺”—“惺惺相惜”;等等。书面语文辞转化为口语语辞,如:“白纸黑字”—“白纸写黑字”;“说长道短”—“张家长李家短”;“胸无点墨”—“胸中无半点墨水”;“丁一卯二”—“丁是丁,卯是卯”;“过街老鼠”—“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半斤八两”—“他八两,你半斤”;“皇天后土”—“上有皇天,下有后土”;“拆东补西”—“拆东墙,补西墙”;“水清无鱼”—“水至清则无鱼/清水无大鱼”;“过河拆桥/过桥拆桥”—“过了河儿就拆桥”;“尺水丈波”—“一尺水十丈波/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一尺水十丈波”;“以卵投石/以卵击石/以卵敌石”—“拿鸡蛋往鹅卵石上碰/鸡蛋往石头上碰/鸡蛋碰石头”;等等。④

3.语言发展中口语语辞↔书面语文辞双向交融

语义是组成语言结构的内涵所在,同一语义既可用书面语文辞也可用口语语辞来表达,两者形成的同一语义、不同表述方式的词语连续统符合人的语言交际心理。事实上,人们不仅能根据语境的需要恰当地选取词或语,而且也能主动地调整词或语的运用来营造具体交际中的某一特定语境,体现了语言发展中口语语辞↔书面语文辞双向交融的连续统性质。如:

(1)“九牛亡一毛”—“九牛一毛”―“九牛去得一毛/牯牛身上拔根毫毛/牛身上拔了一根毛”

“九牛亡一毛”,意谓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其微小,微不足道。如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也作“九牛一毛”。如唐王维《与魏居士书》:“然才不出众,德在人下,存亡去就,如九牛一毛耳。”“九牛一毛”是由“九牛亡一毛”凝固而成,同时又衍化有“九牛去得一毛”“牯牛身上拔根毫毛”“牛身上拔了一根毛”等句法单位。如《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张廪生自道算无遗策,只费得五百金,巨万家事一人独享,岂不是九牛去得一毛,老大的便宜了。喜之不胜。”又卷十八:“这银两苟是富人掉的,譬如牯牛身上拔根毫毛,打甚么紧,落得将来受用。”《红楼梦》第八十三回:“牛身上拔了一根毛。”⑤

(2)“前车覆,后车诫”—“前鉴”—“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前车可鉴/前辙可鉴/前车之鉴”

“前车覆,后车诫”,语出《大戴礼记·保傅》:“鄙语曰:……前车覆,后车诫。”汉刘向《说苑·善说》:“《周书》曰:‘前车覆,后车戒。’盖言其危。”又省作“前鉴”“前车”。如汉荀悦《申鉴·政体》:“前鉴既明,后复申之。”唐释贯休《经吴宫》:“此是前车况非远,六朝何更不惺惺。”也作“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如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卷三十八《前秦录七》:“臣闻季梁在随,楚人惮之;宫奇在虞,晋不窥兵。国有人焉故也。及谋之不用,而亡不淹岁。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后以“前车可鉴”“前辙可鉴”或“前车之鉴”比喻以往的失败可以当作后来的教训。如宋陈次升《上哲宗议役法》:“况元祐间尝复差科,其弊已见,前车可鉴,岂宜容易纷更。”陈亮《与石应之书》:“惟兄勉之,无失朋友之望,前辙可鉴。”《水浒后传》第二十五回:“前车之鉴,请自三思。”“前车覆,后车诫”“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前车之鉴”等体现了雅俗的不同表达。

(3)“沧海成桑田”—“沧海桑田”—“桑田变沧海,沧海变桑田”

“沧海成桑田”,意谓大海变成农田。如唐储光羲《献八舅东归》:“独往不可群,沧海成桑田。”其语本晋葛洪《神仙传·王远》:“麻姑自说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后以“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如明刘基《惜余春慢·咏子规》:“沧海桑田有时,海若未枯,愁应无已。”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后有延庆祖师塔,昙公不记其何代人,又不知何故陷于地中,沧海桑田,高岸深谷,信然矣。”也可口语化为“桑田变沧海,沧海变桑田”。如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十八:“丁丞相起夫治第,分明是替杨仁杲做个工头。正是桑田变沧海,沧海变桑田。穷通无定准,变换总由天。”“沧海成桑田”“桑田变沧海,沧海变桑田”是“沧海桑田”的口语形式。

(4)“赴水火/赴汤火”—“赴汤蹈火/赴汤跳火/赴汤投火”—“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

“赴水火”,比喻不避艰险,在所不辞。《荀子·议兵》:“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又作“赴汤火”。如《汉书·晁错传》:“蒙矢石,赴汤火,视死如生。”清黄宗羲《瘦庵徐君墓志铭》:“浙西白粮,佥民转运……充是役者,若赴汤火。”也作“赴汤蹈火”“赴汤跳火”“赴汤投火”。如《三国志·魏志·刘表传》“说表遣子入质”裴松之注引晋傅玄《傅子》:“嵩对曰:‘……今策名委质,唯将军所命,虽赴汤蹈火,死无辞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八回:“小夫人说那里话!若肯在老爷前,抬举小人一二,便消受不了。虽赴汤跳火,敢说不去?”《三侠五义》第十二回:“小人受侯爷大恩,别说行刺,就是赴汤投火也是情愿的。”又作“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如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三折:“你有什么事,要用着兄弟,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水浒传》第一一三回:“若是哥哥要我四人帮助时,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是“赴汤蹈火”的口语形式,体现了雅俗不同的表达。

二、习语俗谚的词汇化

人类有了语言之后,就自然会将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相对固定于词语表达之中,即范畴或概念的词汇化。词汇化是指非词汇性的句法成分变为词汇成分,即把某个概念意义转化为词的过程,或一个句法单位演变成一个词的过程。词汇化的结果既可以是一个单词,也可以是一个习语性的单位(李宗江,2017)。⑥有些习语俗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经历了一个从分立的句法层面的非词单位到凝固的词化了的单一语言单位的结构功能虚化过程,即通过概念整合形成约定俗成的心理固化,由篇章或句到短语,再由短语到词的词汇化过程,导致其原有形式的句法范畴发生改变,由一个非词形式变为词,其中有些又由词进一步虚化为语素。⑦习语俗谚的演变过程可概括为图2:

图2 习语俗谚的演变过程图

1.由句到语的词汇化

习语俗谚的词汇化大多经历了一个从句法到词法范畴转变的动态过程,由某一结构松散、不甚稳定的非词的句法单位凝固为稳定的、单一的词汇单位。如:

(1)“依本画葫芦/依样画葫芦/依着葫芦画瓢 ”→“依样葫芦”

(2)“张公帽儿李公戴/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张冠李戴”

“张公帽儿李公戴”,意谓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有时亦有调包舞弊之意,如明钱希言《戏瑕》卷三《张公吃酒李公醉》:“唐武后时有张公吃酒李公醉之谣……在其时又有张公帽儿李公戴,至今相传。”又作“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如明田艺蘅《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以戴之。’”后词汇化作“张冠李戴”。如明毕自严《度支奏议》云南司卷十五:“臣部向来持之甚坚,未敢轻为分派,令张冠李戴也。”周清原《西湖二集》卷二十:“目中仅识得赵钱孙李,胸内唯知有天地玄黄,借他人之诗文张冠李戴,夸自己之姓名吾著尔闻,终日送往迎来。”

(3)“画地作饼,不可啖”→“画饼充饥”

《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例中“画地作饼,不可啖”,比喻徒有虚名,无补于实用,后词汇化为“画饼充饥”。如唐冯用之《权论》:“圣人知道德有不可为之时,礼义有不可施之时,刑名有不可威之时,由是济之以权也。其或不可为而为,则礼义如画饼充饥矣。”也比喻以空想自慰。如宋李清照《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水浒传》第五十一回:“官人今日见一文也无,提甚三五两银子,正是教俺望梅止渴,画饼充饥。”⑨

2.由语到词的词汇化

汉语词汇双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大规律,双音化更是习语俗谚词汇化最经济的体现。某一句法单位词汇化为习语俗谚后,人们通过识解并剔除其中的相对次要信息(或做出适当的调变)以进一步形成可接受性和良构性更高的语式,往往会先压制为词汇化的四字格或三字格构式,原先由结构整体表达的语义改由结构的某个组成部分来承担,再进一步词汇化为复合词。如:

(1)“瓜田李下”→“瓜李”

“瓜田李下”,语出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谓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子,走过李树下不要举手端正帽子,喻指在某种环境下要避嫌以免招惹无端的怀疑。后由句法单位压制为词汇化的四字格“瓜田李下”“李下瓜田”“整冠李下”“正冠李下”“正冠避李”“整冠纳履”,用以比喻容易引起无端嫌疑的场合。如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五:“惧获瓜田李下之讥。”《梁书·王僧孺传》:“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正冠李下,既贻疵辱,方致徽绳。”又进一步词汇化为“瓜李”。如白居易《杂感》:“嫌疑远瓜李,言动慎毫芒。”《天雨花》第十八回:“嫌生瓜李全不避,至使风波平地生。”也作“瓜田”“李瓜”。如唐张鷟《龙筋凤髓判》卷三《左金吾卫将军赵宜检校街时大理丞徐逖鼓绝后于街中行宜决二十奏付法逖有故不伏科罪》:“既缺瓜田之慎,便招楚挞之羞。”清唐英《天缘债》第八出:“事有前因莫怨嗟,形迹原知涉李瓜。”

(2)“月下老人”→“月老”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载杜陵韦固,元和二年旅次遇一老人倚布囊,坐于阶上,向月捡书。因问所寻何书,答曰:“天下之婚牍耳。”又问囊中何物,答曰:“赤绳子耳。以系夫妻之足,及其生,则潜用相系,虽雠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逭。”后压制为词汇化的四字格“月下老儿”“月下老人”作为媒人的代称。如宋何梦桂《请婚于方宅札子》:“钦闻某人令爱玉君封毓秀金闺尚閟月下老人之籍。”可省作“月下老”。如宋陈著《代族侄孙为子梓煓纳采张氏札》:“月下老又以夤缘相属,何幸如之,喜之欲舞。”再进一步词汇化为“月老”。如宋洪适《送礼书》:“逢月老之系绳。”元曾瑞《留鞋记》第一折:“何须寻月老,则你是良媒。”《水浒传》第一○四回:“小子乘着吉日,特到此为月老。”

(3)“泰山北斗”→“泰斗”

“泰山北斗”,比喻德高望重,为人们所敬重或处于卓异的权威地位者。如《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后词汇化为“泰斗”。如宋李洪《双鹤赋》:“公致太平垂不朽兮,万古仰之如泰斗兮。”明孙承宗《整饬蓟州边备兼巡抚顺天等府地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李瑾》:“众其钦为泰斗,顷拔云霄之上。”清傅维鳞《封给谏魏太公墓志铭》:“太公德行文章为天下泰斗。”孙宝瑄《夜观政法学报》:“是故现今各国中称为法学之泰斗者,莫德意志国若也。”李伯元《文明小史》第二十三回:“有个湖南效法学堂的卒业生,想谋出洋游学,听说这位抚台是新学界的泰斗,特特的挟了张卒业文凭,前来拜恳。”⑩

3.由词虚化为语素

从认知角度讲,人们趋向于将感知中某一突显、易辨的实体作为寻找或认识目标的参照点,所以有些习语俗谚不仅可以词汇化为复合词,还可以进一步虚化为语素(以感知中某一突显、易辨的标记实体作为构词语素)。如:

(1)“东坦”→“坦”

《世说新语·雅量》:“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晋书·王羲之传》:“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例中“在东床上坦腹卧”与“在东床坦腹食”后词汇化为“东床坦腹”来代指女婿。如李商隐《为韩同年瞻上河阳李大夫启》:“东床坦腹,早已愧于郄公。”又进一步词汇化为“坦腹”“东床”“东坦”“坦床”。如危德舆《寻阳长公主墓志铭并序》:“潜膺坦腹之姿,妙契东床之选。”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散序》:“曲江之宴,行市罗列,长安几于半空。公卿家率以其日拣选东床,车马阗塞,莫可殚述。”丁谓《丁晋公谈录》:“晋公即参政之东坦也。”《太平广记》卷二○二《陈琡》:“同院有小计姓武,亦元衡相国之后,盖汾阳之坦床也。”平步青《霞外攈屑》卷四《借奁》:“《嘉祐杂志》云曹佾太尉长秋母弟张貂相耆之坦床,始成婚,资妆甚盛。”诸例中“坦”作为感知中突显、易辨的目标参照点还可用作语素。如《隋唐演义》卷十三:“贾润甫道:‘二嫂但放心,干事皆是众兄弟去,我与令坦止不过在途中接应,总在我身上无妨。’”

(2)“东道”→“东”

《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因郑国在秦国的东面,可接待秦国出使东方的使节,故称“东道主”,后用“东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如李白《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二折:“他每可几曾做那五百钱东道主。”又作“东道主人”。如《周书·文帝纪上》:“令亲人蔡儶作牧河济,厚相恩赡,以为东道主人。”还可作“东道”。如《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我的同事,为甚要亲翁做东道?明日乞到我家去。”诸例中“东”作为感知中突显、易辨的目标参照点还可用作语素。如《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这早晚找出这霉烂的二十两银子来做东,意思还叫我们赔上!”《儒林外史》第十三回:“马二先生做东,大盘大碗请差人吃着,商议此事。”

三、习语俗谚演变的特点

习语俗谚的发展演变遵循最大经济化原则( The Principle of Maximized Economy)和最大表达力原则( The Principle of Maximized Expressive Power)。在最大经济化原则制约下,只要能达到最大表达力,任何具有一定规约度和固化度的邻近成分都有可能被缩减,且涉及同一层次或不同层次构式之间的多重组配关系,从而具有凝聚性更强的特定含义,语音形式上则更接近于语言中典型的词,形成词汇语法层中既相互区别又彼此关联的连续统。

1.雅词俗化与俗词雅化

语言有雅俗之别,社会的变化和历史的发展使雅与俗相应而变(徐时仪,2015:446)。习语俗谚在人们交际中既有雅词俗化,又有俗词雅化,从中不仅可见文白的转化,而且还可见书面语与方俗口语的雅俗相融。

如清代车王府藏曲本《镇冤塔》第五部:“杏梅:‘指挥袁滚无妻子,寡居几载守空房。你俩何不打了伙,也省得他受寂寞你凄凉。不知贤妺如意否?’花魁:‘管他黑猫黄猫,咬着耗子就是好猫。我是无价的局儿,将就些儿罢咧。’”曲中杏梅替袁滚向花魁提亲,花魁的答复是不管是谁,只要能相亲相爱就是好丈夫,她所说“管他黑猫黄猫,咬着耗子就是好猫”是当时民间俗语,其相应的文言形式为“黄狸黑狸,得鼠者雄”。“管他黑猫黄猫,咬着耗子就是好猫”是“黄狸黑狸,得鼠者雄”的俗化,“黄狸黑狸,得鼠者雄”又是“管他黑猫黄猫,咬着耗子就是好猫”的雅化。今演变为“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或“无论黑猫白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俗谚,用以比喻做事应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这句俗谚又因邓小平讲话时引用而形成富有哲理的“猫论”,作为中国将社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上的一个理论标志,从中亦可见其哲理意义在口语语辞与书面语文辞中的雅俗相融。

2.结构的相似与语义的相融

习语俗谚中有的是从古代相承沿用而来,有的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话。从原型理论看,文语性质的成语和口语性质的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往往没有一个绝对清晰的分界线,而是共同形成一组与原型的现成话语具有各种不同程度相似性特征的词汇单位,既有形式结构上的相似性特征又有深层语义的相融性特征。如:

(1)“太山破鸡子”—“泰山压卵/太山压卵”—“太山之压鸡卵/泰山压着鸡卵”

“泰山压卵”比喻两者力量相差悬殊,一方凭绝对优势轻而易举地压倒另一方。如《晋书·孙惠传》:“况履顺讨逆,执正伐邪,是乌获摧冰,贲育拉朽,猛兽吞狐,泰山压卵,因风燎原,未足方也。”又作“太山压卵”。太,通“泰”。如宋曾慥《类说》卷四《论冯道》:“及周世宗欲收河东,自谓此行若太山压卵。道曰:‘不知陛下作得山否?’”考其语出自《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功易于太山破鸡子,轻于四马载鸿毛,此汤武兵也。”例中“太山破鸡子”为“泰山压卵”的原型,“泰山压卵”是由“太山破鸡子”凝固而成的词汇单位。同时“太山破鸡子”也衍化有“太山之压鸡卵”“泰山压着鸡卵”等句法单位。如《朱子语类》卷五十一:“况王政不是一日行得底事。他又界在齐楚之间,二国视之,犹太山之压鸡卵耳。”又如明王衡《郁轮袍》第六折:“有有有,泰山压着鸡卵,也是无奈何。”

(2)“冷灰里豆爆/冷灰里豆子爆/谁知冷灰里有粒豆爆出”—“冷灰爆豆/冷灰豆爆”—“冷灰里爆出火来/冷锅中豆儿爆/冷锅里豆儿炮/冷锅里爆豆”

“冷灰爆豆”喻指看似平息的事情又突然发作起来,也指时机已过而猛然惊觉。如黄庭坚《翠岩真禅师语录序》:“各梦同床,不妨殊调;冷灰爆豆,聊为解嘲云耳。”又如明释德清《与关主修六逸公》:“若疑情得力,靠定话头,昼夜审究,愈究愈深,终有冷灰爆豆之时。”又作“冷灰豆爆”。如宋苏泂《和九兄古梅》:“冷灰豆爆真奇事,枯树中间忽数花。”又如元刘埙《混补试中谢运使陈吏部》:“正怜寒谷黍迟,忽觉冷灰豆爆,便辞下土,径到钧天。”考其语出自“冷灰里豆爆”。如《朱子语类》卷十八:“须存得此心,却逐节子思索,自然有个觉处,如谚所谓‘冷灰里豆爆’。”朱熹认为一心一意思索,看似没有进展而突然会有恍若大悟,即经过渐悟达到顿悟,就像豆子在冷灰里积聚到一定热量突然爆发。例中“冷灰里豆爆”为原型,“冷灰爆豆”是由“冷灰里豆爆”凝固而成的词汇单位。同时“冷灰里豆爆”又衍化有“冷灰里豆子爆”“谁知冷灰里有粒豆爆出”“冷灰里爆出火来”“冷锅中豆儿爆”“冷锅里豆儿炮”“冷锅里爆豆”等单位。如《祖堂集》卷七《夹山和尚》:“对曰:‘自己尚怨家,从人得堪作什摩?’师曰:‘冷灰里豆子爆。’”《五灯会元》卷二十:“喜曰:‘谁知冷灰里有粒豆爆出。’”元无名氏《金水桥陈琳抱妆盒》第三折:“呀,这是十年前的事,怎么冷灰里爆出火来那!”《金瓶梅词话》第六十八回:“文嫂儿道:‘他老人家这几年宅内买使女,说媒,用花儿,自有老冯和薛嫂儿、王妈妈子走跳,希罕俺每!今日忽刺八又冷锅中豆儿爆,我猜见你六娘没了,已定教我去替他打听亲事,要补你六娘的窝儿。’”又第八十七回:“那妇人道:‘叔叔如何冷锅里豆儿炮,好没道理。你哥哥自害心疼病死了干我甚事!’”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三回:“墙上这诗,因为本县老爷抄去,叠成案卷,怕一时要查起来,冷锅里爆豆,没敢去掉。”

(3)“停当”—“亭亭当当/停停当当/四停八当/四亭八当”

“亭亭当当”有“正正好好”“恰恰好好”义。如《朱子语类》卷十九:“圣人之言,虽是平说,自然周遍,亭亭当当,都有许多四方八面,不少了些子意思。”又作“停停当当”。如《朱子语类》卷六十二:“问‘浑然在中’,恐是喜怒哀乐未发,此心至虚,都无偏倚,停停当当,恰在中间。”检《说文·高部》:“亭,民所安定也。”段玉裁注:“亭之引申为亭止,俗乃制‘停’‘渟’字。”“停”为“亭”的后起字。“亭”由“民所安定”引申有“平均”“均当”义,如《史记·酷吏列传》:“补廷尉史,亭疑法。”又如《淮南子·原道训》:“味者,甘立而五味亭矣。”又检《说文·田部》:“当,田相值也。”段玉裁注:“凡相持相抵皆曰当。”“当”有“相等”义。“亭(停)”“当”组成同义并列复合词而有“妥帖;妥当”义。如《晋书·庾亮传》:“臣等以九月十九日发武昌,以二十四日达夏口,辄简卒搜乘,停当上道。”《朱子语类》卷十九:“如夫子言‘文质彬彬’,自然停当恰好。子贡‘文犹质也,质犹文也’,便说得偏。”“亭亭当当”“停停当当”叠用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帖。又作 “四停八当”。如《朱子语类》卷十一:“须要熟看熟思,久久之间,自然见个道理四停八当,而所谓统要者自在其中矣。”例中“四停八当”意谓十分稳当、妥帖。还可作“四亭八当”。如朱熹《答吕伯恭书》:“不知如何整顿得此身心四亭八当,无许多凹凸也。”“亭亭当当”“停停当当”“四停八当”“四亭八当”以“停当”为原型,共同构成一组具有各种不同程度相似性特征的词汇单位。

3.言语的变体与语言的定型

习语俗谚尤其是成语多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完整的意义,其成分一般不能任意改变,但在具体使用中受口语影响有时会有或多或少的变化。其定型体现了语言的继承性一面,其变体体现了语言发展演变的一面,反映出“言语意义←→语言意义”的动态演变。如:

(1)“拖泥带水”—“拖泥涉水/带水拖泥/惹泥带水/和泥合水”

“拖泥带水”,本义形容在泥泞道路中行走的状貌。如宋杨万里《竹枝歌》:“知侬笠漏芒鞋破,须遣拖泥带水行。”朱熹用以比喻办事不干脆利索或语言不简明扼要。如《朱子语类》卷二十七:“若只管说来说去,便自拖泥带水。”禅家喻指陷入言辞解说而不能直接爽利地领会禅理,达到禅悟境界。如《五灯会元》卷十四:“云门寻常干爆爆地,锥札不入,到这里也解拖泥带水。”又作“拖泥涉水”“带水拖泥”“惹泥带水”“和泥合水”等。如《圆悟佛果语录》卷一:“一向拖泥涉水灰头土面则埋没自己。”又卷十四:“有祖已来,唯务单传直指,不喜带水拖泥,打露布、列窠窟钝置人。”《汾阳无德语录》卷上:“咬断两头,犹是惹泥带水。”《祖堂集》卷十二《禾山和尚》:“大凡出言吐气,不可和泥合水去也。”“拖泥带水”为言语社团所接受的固化构式。“带水拖泥”为“拖泥带水”的同素异序。“带、涉”义近,“惹、和”义近,“带、合”亦义近,“拖泥涉水”“惹泥带水”“和泥合水”为“拖泥带水”的同义变体。

(2)“竿木随身,逢场作戏”—“逢场作戏”—“逢场作剧/逢场游戏/逢场作乐”

“竿木随身,逢场作戏”本指走江湖的艺人随身带演艺道具,遇到合适的地方就开场表演,如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六:“竿木随身,逢场作戏。”后以“逢场作戏”指偶尔随俗应酬,凑凑热闹。如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幼年间略读诗书,兼持枪棒,逢场作戏,遇博争雄。”又作“逢场作剧”。如宋周紫芝《请吉祥住持》:“甜瓜不用密蒸,好酒元无深巷。逢场作剧本是偶然,应物观形初无作相,何劳拟议,便请承当。”也作“逢场游戏”“逢场作乐”“逢场作趣”。如宋刘克庄《贺新郎·甲子端午》:“忆垂髫,留连节物,逢场游戏。”明沈受先《三元记·开宗》:“对酒当歌须慷慨,逢场作乐任优游。”“逢场作戏”为言语社团所接受的固化构式,“逢场作剧”“逢场游戏”“逢场作乐”为其同义变体。

(3)“捕风捉影”—“系风捕景/系风捕影/捕影系风/捉风蹑影/寻风捉影/握风捕影/望风捕影/捉风捕影/望空捉影/捉影捕风”

“捕风捉影”,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原作“系风捕景”。如《汉书·郊祀志下》:“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又作“系风捕影”。宋苏轼《答谢民师书》:“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朱熹用以喻指言论、行动以似是而非的迹象为依据,虚渺随意。如《朱子语类》卷八:“进取得失之念放轻,却将圣贤格言处研穷考究。若悠悠地似做不做,如捕风捉影,有甚长进!”后引申有“凭空想象、无中生有”义。亦作“捕影系风”。如《梁书·刘孝绰传》:“但雕朽污粪,徒成延奖;捕影系风,终无效答。”又如南唐史虚白《钓矶立谈》:“于是连兵十数年,国削民乏,渺然视太平之象,更若捕影系风。”又作“捉风蹑影”“寻风捉影”“握风捕影”“望风捕影”“捉风捕影”“望空捉影”“捉影捕风”等。如宋孙应时《与黄献之书》:“论古说今虽布置开广,然不根著如捉风蹑影。”又如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女辩继母诬陷疏》:“又不曾经获某人,乃以数句之诗,寻风捉影,陷臣死罪。”再如《金瓶梅》第三十三回:“许人钱,如捉影捕风。”“捕风捉影”为言语社团所接受的固化构式,“系风捕影”“捕影系风”“寻风捉影”“握风捕影”“捉风蹑影”“望风捕影”“捉风捕影”“望空捉影”“捉影捕风”等皆为其同义变体。

四、结语

一个范畴、概念或意义在一种语言中可用一个词语将其相对固定下来,这可称为范畴或概念的“词汇化”,即:客观世界—范畴(化)、概念(化)—词汇化—词语(王寅,2006:94)。无论是词还是固定短语,其形成都经历一个心理固化和约定俗成的过程,在高频使用中逐渐成为一个心理固化构式,逐渐为言语社团所接受,逐渐约定俗成为语言单位存储在语言系统网络中。习语俗谚发生词汇化的基本条件是结构的定型化和意义的高度融合,其演变过程势必会引起某种程度上的语义变化,从中既可见从口语语辞到书面语文辞的发展,也可见书面语文辞在口语语辞中的演变,既有雅词俗化又有俗词雅化,具有形式结构上的相似性和深层语义的相融性等特征,反映了“言语意义←→语言意义”间互动交融的转化,构成词汇语法层中词与语既相互区别又彼此关联的连续统。

注释:

①以莱考夫(Lakoff)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家所持“连续范畴观”指出范畴是连续的(continuous)而不是离散的,甲和乙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存在许多过渡状态。沈家煊(2017)认为:“‘和而不同’正是视‘甲乙包含’为常态的范畴观背后的中国哲学意蕴,中国人心目中的世界图像不是二元分裂,而是和谐一体。”参沈家煊:《从语言看中西方的范畴观》,《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7期。

②汉语中语素、词、词组三者的界限有时很难区分。一则因为汉语词语单位的大小和性质往往无一定之规,有常有变,可常可变,可以随上下文的声气、逻辑环境而自由运用;二则因为汉语语句的理解机制主要是词语意义相互搭配而引发的一种意合作用,其表达上的灵活性或能动性也自然表现在了词与语分合、伸缩的弹性上。

③范兰克-西迪斯(Van Lancker Sidtis)指出,熟语语义融合了社会、政治、语境、态度和情感等因素。通过以上各种因素多年的相互作用,成语“深奥”的意义逐渐地浓缩为成语常规的形式。朗洛茨(Langlotz)认为熟语是经历了长期的常规化社会过程所形成的语言构式。参张辉:《熟语表征与加工的神经认知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第79页。

④限于篇幅,略举数例,相应的文献用例亦从略。

⑤《语海》收有“水牛身上拔根毛,毫不在乎/水牛身上拔根毛,万分之一/水牛身上拔根毛,无足轻重/水牛背脊拔根毛,无关痛痒/水牛身上的毫毛,数不胜数”等歇后语。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617页。

⑥学界所指“词汇化”很不一致。沈家煊(2004)认为“词汇化”(lexicalization)这个术语除了“用词来表达某个概念”这种共时上的意思外,在历时上还有两种意思:一是指词缀变为词,这种意义上的“词汇化”是与“实词虚化”或“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对待而言;另一种意思是指词的组连(指两个或多个词连接在一起的序列)变为词,认为词缀变词的现象十分罕见,而词的组连变词的现象十分普遍。吴福祥(2005)认为词汇化主要指包含语法词或附着词的句法结构式或非直接成分的词汇序列演变为一个独立的实词义的过程。董秀芳(2011)认为词汇化是指原来非词的语言形式在历时发展中变为词的过程,词汇化与语法化一样,都是语言单位从理据清晰到理据模糊、从分立到融合的变化。李宗江(2012)倾向于将词汇化定义为由句法性质的单位演变为词汇性质的单位的过程和现象,即词汇化的输入端是词组、短语或跨层结构,输出端是一个词汇性质的单位。他指出很多词汇化的结果并不是一个单词,而是一个习语化(idiomaticization)的单位。

⑦虚化是人类语言演变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汉语结构功能的虚化可以是句法单位的短语演变成词,也可以是词汇单位的词演变成语素或虚词(徐时仪,1998、2014)。构式语法将语素、词、惯用语与固定化的句式都看作“构式”(construction)。不同类型的构式在形成过程中也有相通之处:句法构式是话语的规约化,词可以是短语的进一步规约化,语素可以来自独立的词,是词的进一步变化造成的规约化(董秀芳,2009)。

⑧“依本画葫芦”最初用在与绘画有关的、具体的认知域中,其字面意义是照别人画的样子画葫芦,后经过具体—类属的概念转喻,用来比喻照搬原样,刻板地照着做,没有改变,产生“依样画葫芦”和“依样画猫儿”等类似形式;当被用到具体语境中时,该俗语又得到了第二次的类属—具体的概念转喻,用来喻指单纯模仿而缺乏创新,形成四字格成语“依模画样”。如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二《大沩哲禅师法嗣》:“宝峰不免依模画样,应个时节。”又卷十六《扬州建隆原禅师》:“买帽相头,依模画样。”

⑨诸如上述最初为非词的短句,后由句法单位词汇化为四字成语的还有“天高地厚、少见多怪、盲人瞎马、仰事俯畜、大旱云霓、莼羹鲈脍、近乡情怯、曾经沧海、寸草春晖、近水楼台、三顾茅庐”等。

⑩汉语中有不少典故先由句法单位凝固为成语,后又词汇化为双音复合词。如:管中窥豹—管窥;挂一漏万—挂漏;鸢飞鱼跃—鸢鱼;沧海桑田—沧桑;越俎代庖—代庖;狐死首丘—首丘;狗尾续貂—续貂;东施效颦—效颦;画蛇添足—蛇足;一鳞半爪—鳞爪;指鹿为马—指马;指腹为婚—指婚;牛刀割鸡—牛刀;掌上明珠—掌珠;一沐三握发—握发;杯弓蛇影—杯蛇/弓蛇;守株待兔—株待/株守 ;等等。此外,习语俗谚中有些三音节单位也多由短语而来,如“半瓶醋、抱佛脚、鸿门宴、空城计、借东风、搭架子、摆架子、拿架子、打酱油、躲猫猫”等。有些又进一步词汇化为双音词,如“吹牛皮—吹牛、拍马屁—拍马、白日撞—白撞”等。

猜你喜欢

习语词汇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习语金句
习语金句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词汇小达人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习语自有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