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肾活血利水方联合经皮髓核微创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观察

2018-10-30陈光华李春耕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10期
关键词:直腿利水活动度

陈光华 李春耕

(1.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2.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以腰部剧烈疼痛,甚至不能行走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属于临床急症范畴[1]。临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倡导保守治疗,但停药后易反复发作[2]。针对保守治疗无效者,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其中经皮髓核微创摘除术具有创伤小、见效快、恢复快等优势,能够快速解除神经根的机械压迫,消除腰椎疼痛[3]。本研究采用补肾活血利水方联合经皮髓核微创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外科学》[4]确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5]肾亏痰瘀阻络证腰痛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70岁;病史半年以上,经过3个月以上保守治疗无效,此次急性发作,症状严重,疼痛剧烈,符合椎间孔镜手术治疗适应证;预期具有较好依从性者;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3)排除标准:存在中央型骨性椎管狭窄、不稳定性腰椎滑脱、脊柱肿瘤等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禁忌证者;合并精神障碍性、语言障碍性、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唐山市中医医院进行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8 例;年龄 29~70 岁,平均(40.75±9.36)岁;急性病程3~9 d,平均(4.92±1.50) d。 治疗组男性 25 例,女性 20例;年龄 25~68 岁,平均(41.20±9.85)岁;急性病程 2~9 d,平均(5.04±1.72)d。 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经皮髓核微创摘除术治疗,术后常规卧床、换药及功能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采用补肾活血利水方:黑顺片15 g(先煎),仙茅 10 g,巴戟天 15 g,牛膝 15 g,大血藤 15 g,路路通 12 g,延胡索 12 g,柴胡 9 g,白术 12 g,茯苓 15 g,泽泻12 g,炒白芍12 g,炙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至400 mL,早晚各服200 mL。两组均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腰部疼痛、步行困难、腰椎活动度及直腿抬高试验评分[6],腰痛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临床疗效。

1.5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依据《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7]中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确定。治愈:腰椎活动度、直腿抬高试验及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腰椎活动度、直腿抬高试验及神经功能基本恢复,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劳累时有轻微症状。有效:椎活动度、直腿抬高试验及神经功能部分恢复,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腰椎活动度、直腿抬高试验、神经功能及临床症状无缓解或加重。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腰部疼痛、步行困难、腰椎活动度及直腿抬高试验评分比较 见表1。两组治疗后腰部疼痛、步行困难、腰椎活动度及直腿抬高试验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治疗组降低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均 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腰部疼痛、步行困难、腰椎活动度及直腿抬高试验评分比较(分,x±s)

2.2 两组治疗前后ODI、VAS及JOA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ODI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降低程度均大于对照组 (均P<0.05);两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治疗组升高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ODI、VAS及JOA评分比较(分,x±s)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述清楚,目前存在化学性神经根炎、局部微循环障碍、机械压迫、自身免疫反应等多种学说,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8-9]。临床大致可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类,但保守治疗难以改变突出物的疾病进展,易于反复发作;开放手术治疗损伤大、费用高、副作用多,患者不易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并发症少,患者易于接受,因此微创手术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0-1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腿痛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单纯摘除髓核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术后仍可出现腰腿痛等不适症状[12]。

针对单纯摘除髓核遗留的问题,本研究联合中医药进行积极干预,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归属于中医学“腰痛”范畴,病因较为复杂,基本病机为经脉痹阻,腰府失养。中医学认为髓核突出乃肾气亏虚,失于固护所致,术中突出之髓核虽已摘除,但肾气亏虚尚未纠正,加之术中手术损伤,瘀血内生,局部组织水肿加重经络阻滞,局部炎性刺激等,均可导致术后仍出现腰腿痛等症状。因此,针对肾虚、血瘀、水肿等病理因素,当采用温补肾气、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法。本观察予以自拟补肾活血利水方治疗。方中附子、仙茅、巴戟天配伍,功善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消肿。大血藤、路路通、延胡索配伍,功善活血通络止痛。茯苓、泽泻利水渗湿,使水邪从小便去。白术健脾燥湿。牛膝补肝肾,强腰膝,利小便,活血通络,增强补肾、活血、利水之功。白芍利小便以行水气,柔肝缓急之痛,敛阴舒筋活络,防止附子、仙茅燥热伤阴。柴胡疏肝解郁,调畅情志,减轻患者术后焦虑。炙甘草补中缓急,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具有扩张血管、镇痛、抗炎、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13]。大血藤具有抗菌、抗炎作用,显著减低炎性因子介导的疼痛[14]。延胡索具有较强的镇痛抗炎作用,其镇痛主要活性成分为延胡索乙素,尚能改善微循环[15]。牛膝具有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及镇痛等作用[16]。全方配伍,共奏温补肾气、活血化瘀、利水消肿功效,降低腰腿痛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本研究结果示补肾活血利水方联合经皮髓核微创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能够降低腰部疼痛、步行困难、腰椎活动度、直腿抬高试验、ODI、VAS评分,提高JOA评分。其疗效优于单纯手术治疗者,表明补肾活血利水方可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镇痛、改善微循环、增强机体免疫等有关。

综上所述,补肾活血利水方联合经皮髓核微创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能够显著临床症状与体征,降低ODI、VAS评分,提高JOA评分及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直腿利水活动度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加强膝盖锻炼 提高耐寒能力
为什么医生让“直腿抬高”
加强膝盖锻炼,提高耐寒能力
推荐一套测试运动能力的方法关于功能性运动的测试(五)
益气活血利水复方塌渍治疗大鼠深静脉血栓的实验研究
复方葶苈子汤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