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018-10-29黄雪梅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微课中职

黄雪梅

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既重视理论又强调实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参与尺度、注意力集中程度及实操能力水平是影响知识掌握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之下,学科“微课”教学已成为中职学校具有重大意义的教学尝试。本文尝试从五个方面来探讨微课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参与尺度、注意力集中程度及实操能力水平的影响和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一、微课的定义、特点和发展状况

微课即微型课程,是以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为课程内容,以影像视频为载体,结合课堂讲授、线上线下学习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规模虽小而形体齐备,具有“短、少、小、精、趣”的特点——内容少而精,时间短而有趣,视频容量小,所以也称短期课程或微视频。微课教学模式在全世界广受推崇,虽然我国正处于微课教学研究的起步阶段,但研究成果显著,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二、微课教学的背景

互联网+教育的模式是一种目前广受关注的新型教育模式,在此模式之下施教者借助多种网络平台来实现教学目的,是当前社会互联网蓬勃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全新要求的语境之下的产物。中职学校在这一教育背景下的一个重要尝试就是学科“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微课能够把教室之外的现场带进教室之内,将静止的文字描述转变为可视可闻的音视频,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空间无法变换的问题。互联网将我们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固定教学环境——教室,带进具有多样性选择的网络学习平台;而微课作为有效的教学辅助资源,必然成为最重要的网络学习平台之一。微课的设计与微课的课堂应用将是每位中职教师必须掌握的业务技能,旨在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帮助每一位学生更便捷更高效地掌握专业技能。

三、影响会计教学效果的不利因素

1.中职生学习能力偏低

相比高中生,职校生的素质、文化水平往往偏低。究其原因,多在于职校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较弱,对学习目的、意义的认识水平较低,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厌学倾向。但无论高中生抑或中职生都具有年轻人好奇新鲜、活泼好动、勇于探索和实践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善加利用,作为微课教学赖以推进的有利基础。

2.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的抽象性

会计学科的专业性决定了其理论描述的抽象性,众多关于实际操作的术语性陈述无疑是学生在理解上的巨大阻碍。例如,“会计凭证传递”,课本中只提到“各单位应根据经济业务特点、内部机构设置、人员分工和管理要求,具体规定各种凭证的传递程序”,却一言未提及作为学生理解此抽象概念的基础——“具体如何传递与操作”,于是教师需要谋求一种合适的手段来弥补这个教学内容,诠释课本概念的抽象性。这种手段必须具体化、形象化,如“一张会计凭证填制后应交到哪个部门、哪个岗位,由谁办理业务手续”等等,而以影像视频为载体的微课教学法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3.实操训练时间的有限性

由于会计课程的众多理论性知识以及教师不得不为此而进行的大量具体化讲授工作,使得留给学生进行实操训练的时间变得少之又少,进而反过来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微课教学可以大量节省教师的理论授课时间,从而保证甚至增加课堂的实操内容。

4.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缺失

类似“满堂灌”“一言堂”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不可避免地以牺牲学生的主体性为代价。课堂上学生的被动地位,不利于其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进而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微课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丰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5.分层教学的困境

在班级授课制下,一个教师同时向几十位学生进行授课,教师难以做到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根据学生与课程的具体情况,制作相应的微课教学资源,既可应用于课堂,又可被利用于课后,无疑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分层教学。

四、微课在会计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对教师教学的意义

①以微课教学方式解决会计学科教学中的重难点及疑点,使会计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联系,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

②利用微课满足学生在会计技能实训中对反复性与针对性学习资源的需求,从而提高会计技能实训的效率,并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

③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水平,制作并使用适用于分层教学的微课学习资源,从而突破传统教学难以兼顾学生个体差异的缺陷。

④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微课教学资源,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2.对学生学习的意义

①微课资源以学生为中心创设学习环境,是一对一教学模式在网络平台下的体现,有利于缺乏自学能力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②微课资源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依据而设置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将课堂面授、在线学习和课后巩固三者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③微课资源的精炼性和便捷性,使学生可以利用日常零散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有效帮助学生科学地、合理地管理自己的作息时间。

五、微课应用于会计教学的具体措施

1.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微课作为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是将某些知识结构进行拆分,着重于某一知识点的教学,并不能体现知识体系的连贯性与完整性,反而会造成教学内容碎片化,因而并不适合于所有会计专业知识的教学。例如某些会计专业名词的解释(如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以及财务会计报表编制等课程内容的教学,采用传统教授模式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但某些知识如会计模拟实训、技能操作等内容,采取微课教学法则效果更佳。例如“记账凭证填制”教学时,把记账凭证的填制过程录制成视频,每一项如何填写,要注意什么问题,由哪些人盖章,逐一呈现于屏幕。学生如身临其境,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而微课视频观看的可反复性以及其内容的针对性(同一个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层次可制作若干个针对性视频)可有效地减轻教师在课堂的工作强度。总之,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使传统课堂与微课课堂相辅相成,以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2.拆分知识结构的微课教学策略

在会计专业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知识的实操流程过繁,专业术语较多,课本内容表述过于笼统,若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来讲授,往往完成不了教学目标。这时可采用微课将实操流程进行分解教学,将流程细分为若干个教学片段进行阶梯式教学,从而降低其教学难度。如“手按式四指四张的点钞指法”教学中,关于“左、右手手指如何分工,如何相互协调”需要精细的动作分解、精练的语言、准确的图片配合,以微课视频进行教学问题便迎刃而解。

3.建立会计教学的微课资源库

组建会计专业微课制作团队,依据专业各课程进行分类,如会计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点钞等,确定适合微课教学的教学内容,制作针对性的微课教学资源。选题、设计与制作、反馈与总结的微课制作过程,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丰富有效的微课教学,可以轻松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循环利用,提升教学效率。

4.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微课资源

多媒体技术是将图形、文本、音频、图片、动画、视频等元素集成一体,经过各种信息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具有实用性和交互性的计算机技术。而微课教学可通过PPT、视频、美摄等资源来综合呈现,为微课制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今,电子微课的呈现形式已多种多样,如图文类、音频类、PPT+配音类、动画类、视频情景剧等,可见多媒体技术对微课的制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微课中,为其创设教学情境,对课堂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5.选择合适的微课制作方法

目前,微课的制作方法有五类:录屏型微课、拍摄型微课、软件合成型微课、混合型微课、录课笔型微课。制作微课的软件技术也有很多,常用的如Camtasia Studio、会声会影、Power Point、All Capture等。在会计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微课制作方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其制作成本,为学习者提供方便快捷簡单的微视频。如支票的开具可采用纸笔拍摄,一边讲授一边填写,把填写的要点进行标注,用手机、数码相机、平板电脑等工具来录制其填写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也可制作成PPT课件进行拍摄,把支票的填写过程、开具要求、教学小结制作成课件,授课中教师也可借助PPT的画笔功能对课件中支票的填写要点加以标注与说明。此两种制作方式便捷、简单易行,耗费成本和技术难度较低。一些操作性强的会计课程,可采用软件录屏,比如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师可以利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录屏电脑做账的操作过程,采用这种方式耗资耗时耗力相对减少。

六、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于教学中,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微课无疑将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微课资源构建了个性化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自主愉快地学习;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有利于变革与完善中职教育资源。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进行微课教学,不断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我们教师奋斗的目标。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微课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