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需求导向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2018-10-29吴强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全面提高顶岗实践性

吴强

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的衔接,教育部于2015年颁布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了人才培养链必须与产业链相融合。在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大背景下,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也应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针对培养模式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新确立专业建设和发展思路,突出实践性教学,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职教人才培养质量,使校企在人才培养与需求上实现无缝对接,为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针对目前培养与需求不能完全匹配等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以改善:

拓展学生的能力结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不但要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还应完善和改进培养方案,重视学生在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上的培养,使学生具备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等职业精神,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使其真正成为现代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培养学生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学习观。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加深对“就业导向”重要性与必要性的理解。要做好这方面的引导就应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重视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认证工作,与此同时,还应建立相关专业技能目標考核体系。

培养学生实习期间的多元岗位意识。实习虽不等同于就业,但却是就业前学生对知识的强化和具体化,也是检验和弥补知识缺陷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实习期间应加强与实习企业的沟通联系,在企业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安排指导教师和企业带教人员帮助学生轮换不同工作岗位,丰富实习内容,除了在企业基层岗位顶岗实习,也可以尝试到管理岗位工作,让学生熟悉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增强岗位意识,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更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

加强实践性教学。《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要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因此职业院校在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中应有所侧重,不仅要有毕业前的顶岗实习,还应加强日常的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是一种认知性学习,能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专业学习提供感性认知,为顶岗实习打好基础。在实践教学环节可外请行业内的资深员工或管理者深度参与其中,使产教结合更为紧密,人才培养更接近企业之所需。

责任编辑 魏家坚

猜你喜欢

全面提高顶岗实践性
高中物理教材实践性栏目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管体系研究
实践性教学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构
小组合作,师生快乐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
郑州测绘学校就业形势好一名学生可选五个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