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发展

2018-10-29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行动计划学院院校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18年工作要点》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简称《行动计划》),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018年5月31日-6月2日,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在广东深圳召开了“高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工作暨骨干专业(群)建设研讨会”。全国12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340余所高职院校,各中央和地方媒体,共计1200余人参加会议。

本次研讨会以“深化专业(群)内涵建设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报了《行动计划》2016-2017年执行绩效情况,分享了各地和高职院校落实《行动计划》的做法和经验。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职发展处处长林宇、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邢锋、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应若平、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白皓、深圳市教育局局长张基宏等应邀出席会议。会议由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办,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董刚主持。

聚焦重点,乘势而上,开启高职教育发展新征程

受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谢俐副司长委托,林宇处长进行了主旨讲话。讲话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明确了职业教育落实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的主攻方向、顶层设计和系统安排,肯定了《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取得的成绩,并对《行动计划》收官工作进行了部署,鼓励高职院校聚焦内涵,奋发作为,推进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立足国情、放眼世界、上下求索、锐意进取,从曾经的筚路蓝缕进入到内涵式发展阶段,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凸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职业教育法律和制度标准体系日臻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色彰显,扶贫优势充分发挥,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入。

会议指出,2018年是《行动计划》收官之年,2019年将全面启动国家项目的认定工作,《行动计划》任务及项目的完成情况将作为中央财政改革绩效奖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和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布局和验收的重要依据。各地要提高思想认识,主动作为,切实履行承诺,强化省级统筹,协调好发改、财政等部门的关系,形成合力,确保政策落地、经费到位、任务完成。高职院校要瞄准桩基项目,以优质高职院校、骨干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柱”实施重点突破,以“双师型”教师队伍、优质教育资源等核心能力建设为“栋梁”建立横向支撑,从服务地方出发,整体提升办学实力和水平。

会议强调,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始终围绕着服务产业振兴、区域发展和民生改善,在中国制造2025、脱贫攻坚、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中作出贡献;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共同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坚持促进公平,加大对农村、民族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努力使人人出彩成为可能;坚持凝聚各方各界力量,通过多种渠道,为社会提供服务,努力營造不唯学历凭能力、行行出状元的社会氛围。要用体系化思维来应对结构性改革,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主动服务科技强国、质量强国,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会议要求,高职战线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刻领会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提出的新要求,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携手共进,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立足广东,做出亮点,引领粤港澳大湾区职教改革

本次研讨会举行了以“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为主题的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校企合作揭牌与签约仪式。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孙湧代表联盟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60企业安全技术(北京)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永信至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西普阳光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易霖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就网络安全、电子靶场等领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内容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基地建设、创新型实验室建设、攻防仿真系统平台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教学方案实施等。

活动现场为高职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两家机构进行了揭牌。高职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是由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高等教育出版社、部分兄弟院校以及芬兰、德国职业教育研究单位等共同成立的研究机构。中心将从职业教育的源头开始研究产业对职业教育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新要求,以课程为落脚点,提出解决方案。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成立是学校主动适应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目的是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争取率先从组织机构到实训环境、师资队伍和学生标杆建设上做出亮点,引领全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

近年来,广东省高职教育不断发展壮大,数据显示,广东省内高职院校每年的招生数达到了28.5万人,总在校人数82万人,占到了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总人数的半壁江山。

据邢锋介绍,广东省不断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抓手,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破解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难题。首先,推动中高职教育融合发展。2018年,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试点招生计划3.67万人,是2015年试点招生计划的1.49倍。其次,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实现形式。打通中职、高职学生升读本科的通道,2018年,广东省4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将在5个专业点招收中职毕业生约200人;组织开展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协同育人试点,30所高职院校和20所本科高校成为“协同育人试点”,将在75个试点专业计划招收4665人。第三,加强14所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建设,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带动全省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在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放管服”改革方面,广东省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一是下放高职专业设置权。除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外,高职院校可自主设置招生专业,省教育厅开展形式审查。二是下放教师职称评审权。学校可自主制定本校教学、科研、实验和图书资料等系列职称评审的操作方案、评审办法和评价标准并组织实施。三是下放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权。引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省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实施意见(试行)》(粤委办[2017]13号),在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差旅会议管理、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等方面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四是改革资金分配和项目资助方式。以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安排奖补资金,学校统筹使用奖补资金,根据自身实际自主安排建设项目,并优先用于“创新强校工程”中国家级和省级建设项目。五是扩大高职教育质量工程项目认定自主权。除重点项目外,高职院校在限额内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自行组织开展省级项目认定工作。

在推进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方面,广东省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不俗的成效。首先,推动专业精准对接产业。编制《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分析报告》,加强专业建设信息服务;开展专业认证工作,11所高职院校的12个专业通过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推动高职院校根据办学定位和产业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扩大重点产业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提高专业与产业匹配度。其次,创新校企合作平台。搭建教产对话论坛、百校千企、院校对接产业园等平台,政校行企共同组建产业学院、职业教育集团、产教融合联盟,立项建设16个高职院校牵头的省示范职业教育集团。第三,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印发《关于大力开展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粤教高[2016]1号);16所高职院校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试点单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2018年,全省50多家单位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学校参与试点比例达到60%。第四,推进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立项74个校企共同研制的中高衔接、高本衔接、现代学徒制等类型专业教学标准,参与学校137所,企业80家,行业协会20家,投入研制经费超过2000万元。第五,强化高职院校技术创新能力。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高职院校横向技术服务到款1.6亿,技术交易到款7000万,各类非学历培训到款额近4亿,有效服务区域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求。第六,对接行业企业办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围绕行业产业新标准新变化,对接人才培养新要求,广泛开展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省代表队高职组获一等奖22项,二等奖51项,三等奖50项,获奖数量全国第三。

我省不断加快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实施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以建设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为牵引,2016年立项建设18所省一流高职院校,支持部分办学水平较高的高职院校围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高地,争创在全国领先、世界有影响的一流高职院校。实施广东省高职教育品牌专业建设计划。与建设国家“骨干专业”对接,按照“服务发展、精致育人、强化特色、争创一流”的要求,面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建设若干全国领先、与国际接轨、在世界同领域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一类品牌专业和产教深度融合、特色鲜明、水平达到全省一流的二类品牌专业。全省立项建设33个省高职教育一类品牌专业,187个省高职教育二类品牌专业。

突显特色,注重成效,落实高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在本次会议上,广东省教育厅、湖南省教育厅、山东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各自介绍了在落实高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的特色经验做法及取得成果成效。校联会介绍了《行动计划》2016-2017年执行绩效情况。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行动计划》,提升广东高职教育水平,2016-2017年,广东省承接了《行动计划》53项任务和14个项目,任务和项目启动率达100%,省财政投入5.89亿元。

作为广东省高职院校的代表,会上,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张俊平院长以“高职院校专业群内涵发展的策略与路径”为题,从高职专业群内涵发展的背景与认识、策略与路径、成效与展望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群内涵发展的现状和重要意义。张俊平指出,新时代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全面认识“以服务为宗旨”,实现职业教育由适应产业向引领产业发展的转变;厘清什么是专业群、专业群如何组建、如何以专业群为单位实施内涵发展的基本问题,提高内涵建设成效,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目前,我省高职院校存在着与产业结构错位明显,以及办学定位不清、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张俊平认为,我们迫切需要与时俱进,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因校制宜,組建各具特色的专业群;苦炼内功,加强专业群的内涵建设。张俊平结合学院专业群发展的改革实践,介绍了“四向度”(行业需求是根本、办学定位是目标、技术基础是支撑、教学资源是基础)的专业状态分析方法、“三主两辅”(以职业岗位相关、技术(技能)基础相近、专业基础相通为主,以资源共享、行业业务相连为辅)的构建专业群方法、“三定、两重构、一融入”(定规格、定能力、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实施方式,融入交通行业技术进步新要求)的内涵发展策略等一系列既具有创新性、又能解决院校改革实际问题的做法。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孙湧作了“信息类专业群内涵建设策略”的报告。孙湧提到,目前,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为金融、高新技术、现代物流和文化创意,学院紧密对接高新技术产业,设置了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软件学院、电子与通信学院以及数字媒体学院。作为一所信息技术类职业院校,提升学校专业群内涵建设的抓手就是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在建设过程中,要找准关注点,比如教什么取决于专业内涵,教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人才培养规格,手段和资源则取决于办学资源、实训环节、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怎么教好取决于教学方法,怎么学好则取决于兴趣、勤奋、天资和方法。

孙湧认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前提是要对教师学生有用无害,精髓是校企双方有共同利益,关键是高职院校要勇敢地走出去,敢于平等面对企业,同时要注重避免误区。在优化专业办学环境方面,学院通过一个体系(高层次人才建设体系)、四大工程(引进、平台、培养、支持)、二十个项目,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学院已经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含精品在线开放课)34门,省级思想政治理论优质建设课程2门。通过这些措施,学院构建双创教育体系,推动双创人才培养,取得了低进高出的办学成果。

2018年是《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从本次会议的报告中可以看到,过去三年,各省和高职院校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未来,高职院校将在此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创新,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责任编辑 魏家坚

猜你喜欢

行动计划学院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认定
教育部:拟支持20所高校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
教育部:拟支持20所高校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