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方位推进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讨

2018-10-29庄义鑫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校企毕业生

庄义鑫

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示中指出:“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面对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要适应社会的就业机会,中职学生仅仅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就业的需求。只有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才能达到知行合一的学习状态,最终使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一定职业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本文通过对中职会计专业职业能力调查与研究阐述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必要性,并通过全方位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得出:校企合作是提升中职会计专业办学水平的“法宝”。

笔者根据多年从事会计教学工作的经验,以及对用人单位和历届毕业生的调查反馈意见,对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如下探索。

一、中職会计专业就业现状决定走校企合作模式

通过近几年应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对口的就业率并不高,用人单位对就业学生的满意度也不高。2017年我们跟踪调查了一个会计班(50人)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对口就业率仅达20.6%(见表1)。

用人单位反馈就业学生的信息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职会计毕业生自信心不足,不能马上上岗,需要培训一段时间才能上岗,独立处理问题能力不高。

2.专业知识有待提高,特别是税收政策、海关方面的知识基本不懂。

3.上课注重理论知识,教师根据课本例题讲解,有些知识已经滞后,学生实际操作较差,遇到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无从下手。

而就业学生反馈的意见主要有:

1.所学课程内容与就业脱节。学校偏重理论,希望加大实操力度,如果毕业前能到企业实习更好。

2.部分课程设置不当,未能按就业需求设置,如税收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增设不同行业的会计业务处理。

3.学校过于注重应试,学生反映考试成绩优异并不等于会做财会工作。

综上两方面的反馈意见,笔者认为:就业是民生之本,职业教育是为就业服务的。要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提升中职会计专业的办学水平,全方位推进校企合作模式是 “法宝”。

校企合作是促进学校教育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平台。中职学校和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互通信息,共享资源,这既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中职会计专业的学校必须树立起全方位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理念,提升中职会计专业办学水平。

二、全方位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是直接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因此,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实用型人才培养也要遵循“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事实上,无论哪一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都可以概括为这样的模式。也就是说,校内的专业教师和企业操作熟练的员工要达到有效互动,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

下面以本校为例谈谈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几种办学模式:

1.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为满足中职会计学生专业见习、顶岗实习的需要,结合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校与某市鸿仁企业事务所、某市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该企业正式入驻校内办公,每学期安排学生分期分批到事务所实训。实习内容从认识企业办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组织机构代码证开始,由企业提供企业真实的原始凭证,学生学习各式各样的原始凭证,学会手工做账与电算化相结合,实现会计核算的全过程(见图1),努力实现在校学生掌握实训企业每一个环节所需的职业技能。实习结束后,在实习报告中学生们纷纷表示,企业实训工作与课堂学习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真正体会到“百闻不如一‘做”。

有了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把理论课变实训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动手做账能力,一、二年级各班每学期分别停课一周进行“真账实操”,使用校企合作单位“鸿仁与天勤企业事务所”的一套真账给学生完成手工账和电算化账,专业老师和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共同负责指导,整整一周时间,全都认真又忙碌地完成工作,学生大开眼界,感叹收获颇多,实现了课堂与工作岗位对接,学生与员工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真正体现中职教学特点,让学生在做中学。实习结束后,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写一份实训报告,选出优秀手工作品,并通过展板把学生完成的凭证、账簿、报表展示出来,效果非常好。

自从有了校内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掌握相关的技能,让学生提前体会社会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学会如何与上司、同事相处,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提升,为日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顶岗见习

我校先后与某市永旺集团、某市沃尔玛超市等多家企业签订了学生顶岗见习协议,洽谈在适当的时间,安排学生到企业见习。每个学期我们会派出部分学生到永旺集团、沃尔玛去做收银员,顶岗十天。主要工作为收银,把点钞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顶岗见习后的学生感慨,收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通过见习,既培养了学生独立处事能力,又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为毕业后进入企业直接上岗打好基础。

3.订单培训

我校始终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教学,努力提高毕业生素质,达到企业“订单”的要求。我校先后与“某市大信会计师事务所”“某市畅捷通软件公司”“某市福斯特软件公司”等市内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根据这些企业的要求,选择和确定订单式培养的学生,按照校企共同制定的培养方案实施教学,通过开展企业专家现场教学、岗位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构建起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平台,从而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文明生产意识,为适应今后工作打好基础。培训期满后,企业将与有意向的优秀学生签下工作合同,这样解决了学生就业和企业招工问题,真正实现了校企双赢。

4.请企业专家进课堂

我校先后邀请多家企业专业人士,到课堂给学生讲课,讲授与企业生产相关的课程,同时也给本校的专业老师授课,讲授实操的专业知识,如现场演示“如何利用防伪开票系统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认证、抄税、申报纳税与缴纳”的使用,学生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理论结合实际,易学易懂。

三、全方位推进校企合作是提升中职会计专业办学水平的“法宝”

1.利用校企合作资源:打造实实在在的实训基地

我校提供场地与师资,企业正式入驻校内建立实训基地。通过双方协商,制定了教师、学生实训计划,教师与学生按计划到事务所见习、实习与实践,对企业来说,不仅降低了经营成本,同時企业与专业老师可以共同探讨业务操作的理论规范性,促进企业理论提升,从而得到更规范的做法,当企业业务繁忙时还能让参加实习的学生到企业帮忙处理业务;对学校来说,解决了学生实训场地,教师与学生都能真账实操,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上岗零距离接轨,真正实现互利共赢,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

2.校企合作培养教师:建立一支高素质“一体化”教师队伍

职业教育客观上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既能够承担专业理论课教学、又能够从事专业技能训练,也就是成为“理实一体化教师”;另一方面要求他们既要具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又要熟悉企业及企业技术,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教师应该成为双师型教师。为此,我们制定了会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习制度,要求年青会计专业课教师每年到企业实习,除省培、国培途径外,最方便莫过于引事务所入校内了,教师轮流到事务所实习工作,使教师从专业技能上更加贴近社会。另外,也可以了解毕业学生的专业需求和企业对毕业生的新要求,便于学校在今后的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防止教师“闭门造车”。开展校企合作,打造“理实一体化”教师队伍活动以后,不但提升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而且在其他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会计专业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及时跟进企业技术发展培养新人,通过校企合作也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一体化教师队伍。

3.校企合作编写教材:让教材更加贴近企业实际需要

在教材的建设上,我校借鉴企业相关资料,与企业人员共同进行教材的编写。编写时遵循“实用、有用”的原则,如编制了会计理论与实训结合的教材,形成“真账实操”配套练习,这些教材更注重学生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的培养,从内容上、形式上力求更加贴近实际。以此为蓝本培训学生,经过实训后的学生就业,能很快适应技术岗位,其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4.校企合作培育人才,让毕业生的技能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将课堂上的学习和工作上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使学生看到学校中专业理论知识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在岗位实习中,与成年人接触,学生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清楚合作的重要性,开阔知识面,扩大眼界,还可以使学生提高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有助于学生就业选择。

通过校企合作培养的毕业生十分受用人单位欢迎,2016年某市福特汽车公司财务室招录了我校两名会计专业毕业生,经过一年的考察该企业对学生的表现非常满意,2016、2017连续两年主动到我校招聘会计毕业生。这两年主动到我校招会计毕业生的单位越来越多,他们都是“回头客”,这些企业对我校毕业生具有能直接上岗处理会计业务、开发票、抄税报税的业务能力非常满意。目前,我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到45%~50%,相比往年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高对口就业率的获得跟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合作密不可分,全方位校企合作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最大保障。

坚持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校企合作被公认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举措。职业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作为一线会计专业教师,我们应当先自强,我们有责任成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动者,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专业一线技能型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校企毕业生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