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陵山片区高校数字资源与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2018-10-29杨正华李付坤

文教资料 2018年17期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校园文化

杨正华 李付坤

摘 要: 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应根据区域文化特色,结合武陵山片区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探索基于高校数字资源和“高校在线”等数字平台,分析研究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路径,建设有区域特色的“终身学习”校园文化,培养具有共同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的地方高校人才,服务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武陵山片区 地方高校 数字资源 校园文化

一、引言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到达地处武陵山区的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对当地进行视察,针对当地的扶贫工作情况做出指示。总书记指出,扶贫工作开发必须遵循当地的特殊情况,需要在发展生产、基本公共保障及下一代要接受教育三个方面实事求是。武陵山片区要落实习总书记要求的“下一代要接受教育”,就必须积极推进各个层次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水平,特别是广大农村落后偏远地区的教育。地方高校在实现民族地区发展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地方高校如何提升服务地方能力,关键是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的结合。如何推进发展武陵山片区区域内生动力的增长机制,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是重要的一环。积极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服务地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美国社会学家华勒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其著作《教学社会学》中首次提出校园文化的概念。国内首次真正意义关于校园文化概念的提出,是1986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代会上首次提出的,此后校园文化的概念便在教育学和文学界得到了很大的关注。而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对校园文化进行系统化概括则是高占祥先生完成的,他系统提出了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实践等。后续王邦虎又对校园文化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究,提出了培养校园文化精神的方法,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张德、吴剑平对大学的校园文化内涵及各个方面如校风与学风建设、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校园环境及校园文化的组织保证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赵中建从理论到实践对学校文化进行了诠释,加大了校园文化的研究力度。

许振兴(2007)首次将校园划定为独立社会系统,研究该系统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并论述校园作为社会总体的子系统之一与其他系统的关系,其核心是校园主体的社会化问题。以赵秋(2007)、苏明飞(2007)、翁立港(2006)为代表提出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对校园文化进行分析,对校园文化管理的内容、方法、创新进行探讨。校园文化被归为文化学一部分的提议,则是由刘萍、訾文良等人的共同努力,应用文化学的原理对校园文化进行考察。相关研究者在演绎校园文化概念的环节中,应用文化的概念诠释,借助文化关系衡量校园文化同社会文化间的关联作用,凭借文化冲突理论评估校园中存在的国内外文化的冲突行为,同时还利用文化分层、文化形态学理论对校园文化结构、特征、功能进行分析。班红娟(2006)、朱凌(2007)从思想政治的角度视校园文化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研究,旨在强化校园文化导向机制,培养合格的毕业生。

根据以上所述,结合武陵山片区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探索基于高校数字资源和“高校在线”等数字平台,高校如何基于区域文化差异提出适宜高校教育实际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和探索建立在价值观念、思想观念、教育观念、精神风范等方面有区域特色的“终身学习”校园文化,以校园文化培养具有共同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的地方高校人才,为解决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建设和发展中人才培养的问题,很好地打开教育人才模式改革的重要局面。

三、武陵山片区高校校园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

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课题组对武陵山片区所属湖南湘西、湖南怀化、贵州铜仁、湖北恩施四个高校校园内的师生进行随机调查,此次调查一共发放了调查问卷400份,共收回379份,其中数据有效问卷为353份。有效问卷中,对于“我对数字图书馆有了解”的回答(见图1),数据显示数字图书馆的使用和普及还不是非常深入,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移动数字图书馆我以后会经常使用”,调查数据显示移动应用已深入人心,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将大有可为;对于“我愿意把数字图书馆告诉我的家人和朋友”,说明对数字图书馆有一定了解了,都会把好的东西分享给家人朋友,这是高校建立数字图书馆的一个初衷;在“数字图书馆让我提高学习效率”中,说明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对于开发教育的受教育者都是有一定帮助的,对于“总体来说,我对数字图书馆非常满意”数据说明数字图书馆的整体建设,基本是成功和有效的。

在对武陵山片区四个高校校园内的师生进行随机调查中,对于“我对数字图书馆使用频度”的回答(见图2),其中对电子期刊、电子图书、数据平台、在线教学与考试系统使用方面,数据统计表明电子期刊有56人从没使用过,有174人不经常使用,有123人经常使用;数据统计表明电子图书有95人从没使用过,有120人不经常使用,有138人经常使用;数据平台和在线教学与考试系统大部分人从没使用过,有100人左右不经常使用;从数字图书馆的整体使用情况看,其中电子图书阅读的相对较多,其次是电子期刊的阅读,数据平台和在线教学与考试系统几乎没有人经常使用,说明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的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高,对于高校教育的受教育者都是有一定帮助的,对于数据平台和在线教学与考试系统由于其过于专业,受教育者和教师对于其使用比较陌生,使用频度显得太低,应进一步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

四、高校数字资源与武陵山片区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索

1.高校數字资源是发展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源泉。

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需要存储的信息量呈爆炸性发展,涌现出的信息新种类和形式愈加丰富,传统的依靠图书馆模式俨然不能满足现阶段人们逐渐丰富的获取知识的需求,基于此相关专家提出了构建数字化图书馆的观点。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可以描述为借助现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实现对图书、期刊、影响资料的存储及分类管理,借助先进的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整合不同区域、服务平台,针对人们的现实需求完成对信息的存储、归类、检索、传播等的总和。也有人将数字化图书馆称之为没有围墙的图书馆,是实现网络、知识无国界的一个重要知识、信息分享平台,是全人类的精神家园,为实现全民终身学习、自主学习、随时随地学习创造条件。

区域特色是高校教育应对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高校教育对于经济发展具有依附性。区域特色是高校教育深化发展的方向。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教育得到了大力发展。但从目前全国高校教育状况看,部分大学存在与高校教育区域化发展相背离的现象,主要特征是趋同倾向有余而特色不鲜明,例如:趋向开设当下热门专业和学科,缺乏地方特色;专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应用技术工程类学科。为了避免这种趋同的倾向,地方大学必须形成区域特色,大学校园文化的区域特色主要通过大学对地方经济和社会的服务得以体现。

建设适合区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对于提升高校师生整体的凝聚力,培养校园良好的学风和习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数字资源建设无疑是现代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其他工作不能替代的。高校数字资源的建设不仅是数字校园的一部分,而且是校园文化的内涵反映,它汇集了古今中外的各种知识,创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文化传播风尚,是文化创新的发源地,反映了校园文化的发展水平。

2.高校数字资源是特色校园文化的物质依托。

传统形式的校园是校园文化的良好物质有形载体,是校园文化的栖息发源和壮大的物质基础,网络时代,信息技术、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校园文化的物质依托发生了很大变化,校园内的许多教学行为、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管理手段都随着校园网络的建设发生了变化,如全国高校系统通过“高校在线”进行教学和管理工作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系统模式。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高校在线”进行,异地师生通过“高校在线”进行在线交流,如: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发布问题、展开讨论,甚至是课程实验、考试、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这种依托数字校园展开的开放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对于地方大学系统来说,是对传统开发教育拓展了新的特质和内涵,同时也是校园文化走向开放的重要举措。

一个大学的图书馆往往有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积淀,优良的传统,是校园文化的传承者。高校数字图书馆是“高校在线”的有机部分,是高校数字校园的具体功能的承担者,在高校教育过程中,高校数字资源渗透了地方大学的文化基因,如建立了中英文期刊为主的各种期刊信息资源、中英文电子图书信息资源、中英文统计数据系统、考试数据库等,开放性既能够成为现代化办学理念实施,又能够视为学校办学、教学的特色实现。进行特色办学并非一蹴而就方能实现的,是林与木的关系。

3.高校数字资源是特色校园精神文化的展现。

数字校园所形成的校园文化能够很好地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教师的作用和教学方式要发生改变,对学生而言,学习的方式和交往的方式也发生变化,他们可灵活选择动画、影像、文字教材、有声读物、计算机网页、多媒体光盘等平台和媒介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BBS、信箱、微博、即时通信工具等进行沟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条件、时间、学习进度、能力水平和学习兴趣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和课程。

数字图书馆并非简单地将电子书籍、影像等资料整合,在这一平台上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共享,它所拥有的数据也不局限于一个单独的实體,而是扩大到整个网络领域,如高校系统的数字图书馆,不仅把高校的期刊、图书等数据进行数字化,而且能够共享全国各地的数字化资源。不同地方都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而且都有引以为骄傲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各地高校把当地特色的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后输入高校数字图书馆系统,使得整个系统的内容获得丰富,而其利用和共享程度也极大提高。地方大学要以满足当地社会多方面的文化需要,进行符合当地特色的文化项目研究和建设工作,尤其重视当地的文化遗产的保护环节,承担延续文化传统的义务,更应当充分汲取当地的文化精髓,使之充分融入到校园文化中,丰富校园文化使之呈现地域性特色。

在文化遗产方面以武陵山片区中心——湘西州为例,湘西自治州作为武陵山地区的核心区域,是汉族与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等多民族群聚的特色区域,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区域,民族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州所拥有的文化遗产呈现神秘、多样、复杂、独具个性等特点。湘西州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巴蜀、中原、湘文化的大熔炉,呈现出多远文化的特点,因此发展成为极具民族特色的湘西文化。湘西州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涵盖的门类众多,例如人们所熟知的湘西曲艺、舞蹈、杂技等多达十个门类。其中,在诸多文化中仍有众多文化属于原生态形式的,例如永顺的土家毛古斯舞,在业界赢得了话剧活化石的美誉;龙山土家族的梯玛神歌、土家语、苗语祭唱等。湘西当地的民俗因此而带上了一定的神秘性、独特和原真性。曾有文章对湘西文化进行了概括,例如《清史稿·土司卷》描述为“言语饮食,迥殊华风,曰苗,曰蛮”。数字图书馆可依托文化馆、站和传习所,进行多种数据的采集,如进行录音、录像和文字记录,把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在数字图书馆中,大力推进非遗文化向校园文化的融入进程。为了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武陵区域文化的精髓,培养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人文内核,可利用数字图书馆中的相关影像资料学习区域文化的课程,很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4.高校数字资源提供特色的社会服务,社会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和谐共生。

地方大学社会服务的核心观念是为社会在智力、知识等方面服务。建设地方大学是当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能够为当地的智力、知识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推进文化繁荣的核心工作。

科技服务。科技服务是地方大学为区域社会服务的主项。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主要取决于科技的进步。首先,需要摆正地方大学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其次,积极制定相关的决策,不断优化文化布局;最后,重点发展科技服务,以积极的姿态向社会推广科学知识,是开发研究能力和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地方大学社会服务效益的关键所在。数字图书馆为地方的应用研究和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扮演了重要角色,数字图书馆中的学术期刊、专利检索为本地区的应用科技创新、实用技术创新、工艺改造等提供了信息资源平台。

信息服务。提供各类信息服务,是地方大学近几年来为区域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之一。具体而言,一方面,地方大学应充分发挥核心作用,遵循地方信息资源建设的统筹安排,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库,为地方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从整体化角度出发,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对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知识分享平台、信息结构配置间的关系,逐渐弱化地方内部在文化层面的落差,贯彻国家文化方针,努力推广科学文化知识,在全社会范围内创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另一方面,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要注重文化建设,通过“数字图书推广年”活动、“农村青少年阅读行动”,建立自发到自觉的阅读习惯,发挥校园精神导向、激励和熏陶作用,提升武陵山片区的教育文化水平;通过制度文化、特色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增强校园文化的渗透力,提高武陵山片区高校在区域半径内外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五、结语

本文选取高校数字资源与武陵山片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探索基于电子数字图书馆和“高校在线”等数字平台,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如何根据区域文化特色,研究和探索建立在价值观念、思想观念、教育观念、精神风范等方面有武陵山片区特色的校园文化,以校园文化培养具有共同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的地方高校人才,为解决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建设和发展中人才培养的问题,充分发挥高校在当地区域经济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凌云.论高校数字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

[2]杨旭.示范性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文化色彩与特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3).

[3]汪盛科.数字校园与校园文化建设[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8).

[4]刘满闪.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7).

[5]唐艳霞.浅析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_以欽州学院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2(12).

[6]胡太元.浅析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7]高占祥.论校园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10.

[8]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

[9]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

[10]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10.

[11]杨新起.新世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1.

[12]葛金国.校园文化建设导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基金项目:吉首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O:2015 JSUJGB64)。

猜你喜欢

武陵山片区校园文化
武陵山歌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白塔寺片区地图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武陵山地区几种民族药用植物的研究与应用
武陵山地区特色药用植物七叶一枝花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