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与墨的灵性彰显国画生命力

2018-10-29俞建刚

文教资料 2018年17期
关键词:临摹

俞建刚

摘 要: 在美术教育中加强对传统绘画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与心理状态。在学习基本的绘画技法后,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从中体会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要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笔墨之间一定会少几分浮华,多了几分真美。

关键词: 临摹 生拙奇趣 多法揉合 水墨功底

目前,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加强了对传统绘画的学习,中国画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与心理状态,传承中国文化的精髓,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

在实际的中国画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如果老师仅仅只重视自身的示范,那么虽然可以让学生很直观了解绘画技巧和方法,但是非常容易把学生教“死”,抑制学生的绘画兴趣,扼杀他们的创造性。当前我国中学中国画教学中,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如果仍然沿袭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就会导致中国画教学质量不高,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那么,怎么改变这种状态呢?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不仅仅学习基本的绘画技法,更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绘画创作,通过体验、实践练习了解中国画的笔墨趣味,从而让学生们真切感受到中国画的艺术魅力。

一、多角度观察——变简单临摹为探究创新技法

著名教育家勒温费尔特说过要使青少年都能成为艺术创造的能手,就要给青少年儿童充足的时间,并且帮助他们获得与创造性材料接触的机会,还要不强迫他们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规范。

目前,我们面对的是处于生理上逐渐发育、心理上渐趋成熟的中小学生,他们对待事物往往只凭一点点兴趣,对中国画接触不多,国画的理解能力弱。反复枯燥的技法训练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降低,这样他们很难产生对中国画的热爱和兴趣。国画教学中要很好地解决“临什么”及“如何临”等问题。

在没有进行亲身体验与观察物象的情况下,一味地照本临摹会使学生的思维定式化,对临本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离了临本便无从下手,画画变得不再是一种乐趣,而是负担,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实践中,我发现中学国画教学无法像专业教学那样,有比较充裕的实践,从临摹到写生,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师只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绘画创新意识。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常常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更要引导中学生从作品的精神上领会和把握绘画的内涵,把形式技巧的传授放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取得较明显的进步。

马蒂斯宣称“一幅新画应是一种唯独一次的事迹,一种新的诞生,对人的精神所把握的世界观增加了一种新的形式”。这说明美术作品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独创性体现出来的。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写生的机会,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物象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在写生中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对一种事物进行整体观察,局部观察,多角度观察,为创造、表现积累丰富的资源。在观察、分析、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地探索,发现表现方法,变临摹学技法为探究创技法。

水墨画创作来源于生活,依照学生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法则,构造学生心目中的境界,这更符合青少年大胆、好奇的心理特征。

这些是学生在观察螳螂后,每个孩子画的作品,把螳螂放在不同的背景上进行创作,每个孩子的作品都很独特。

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深刻体验创造过程中自主创造的收获和乐趣,在此基础上美术技法的训练与学习,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学生学到的知识才会转化成笔下的作品。

通过国画实践,我深刻体验到在创作中,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对探索出的表现方法进行总结,让学生对自己创造的表现语言从感性的实践提升到理性的认识,实现知识到智能的转化。

二、生拙奇趣、一气呵成——感受笔墨带来的乐趣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对绘画艺术来说,作画技法的掌握与灵活运用可以拓宽艺术形式和学习者的视野。

如果水墨画教学以临摹范画为主的方式进行,那么这种模式化、成人化的教学模式,使得大多数孩子误认为中国画太难学,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我在教学中努力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只有让学生深刻体验创造过程中自主创造的乐趣和收获,美术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才真正有效果,学到的知识才会转化成智慧。我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玩墨游戏,体验用笔、用墨、用水的方法。通过墨加水量的多寡,达到焦墨、浓墨、淡墨、清墨等多种色彩效果。

教学生画水墨画,教学中用毛笔直接蘸墨画画,容易形成无变化的死墨,但我们不能把他们引到刻意追求笔墨偶然效果的误区中,要教会他们掌握基本运笔蘸墨的规律。

在实际课堂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入门迅速,能快速就掌握中国画的最基本的用墨、运笔技法,虽然他们的造型不是很准确,带有些许幼稚,但正是这些不成熟的用笔,恰恰能表现出中国水墨画特有的趣味。

让学生们试一试,感受笔墨带来的乐趣。我指导学生墨的干湿浓淡,只有趁湿的时候,在生宣纸上才会产生墨韵变化,要求每作一幅画必须一气呵成。我通过投影演示墨中注入水,水、墨相融,产生的墨具有干湿浓淡变化。告诉学生一般是先蘸水后蘸墨,将笔调至尖浓根谈过度均匀。随着作画使用时的消耗,墨色会自然地由浓到淡、由湿到干,产生一系列变化。尽量“一笔墨”用完后,再蘸墨,保持墨色的鲜活,培养绘画的好习惯。执笔本来无定法,学生们可以随意,但从一开始,我主要强调是腕悬肘,这样可以画出凝重浑厚的线条、生拙奇趣。只要学生们学会正确的运笔蘸墨方法,把精力集中到所描绘的内容里,那么一些充满奇妙画面的笔墨效果,往往会是不期而遇的。

三、多法糅合——让学生寓学于玩

促进学生水墨画绘画“各抒己见”,中国画教学要从各方面发掘学生潜能,让他们在水墨中怡情养性,细心观察,勤于練习。

在技法上多法糅合:揉搓皱纸法、拓印法、水拓印、拼贴法、冲水、冲色、吹墨等,让学生寓学于玩。我在讲到国画中“鸟类”翅膀羽毛的画法时,可以先为学生展示几种常见的国画绘画方法,如:毛笔勾勒、浑点、破墨等,教师可以分别为学生讲解这几种绘画方式并为学生示范绘画方法。受到传统国画的影响,学生头脑中绘画国画的材料是毛笔、墨汁、国画颜料。一次上课,我提问:“你有别的绘画方法吗?”学生A表示:“可不可以在中国画部分内容上用蜡笔辅助绘画呢?”学生B提出:“能不能像水彩画一样,先铺一层淡淡的底,等干了后再画深墨上色呢?”

我在教学中允许学生用水粉颜料,并且能用水粉画的方法作画,还能用油画棒等材料作画,这样学生在材料的应用上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乐意利用其他各种材料进行绘画,效果十分理想,兴趣很浓厚。

欣赏同龄人的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因为成人作品中的一些内涵及表现手段不为学生所理解,也就是对成人的画看不懂,同龄人作品中的内容是出于儿童的想象发挥,充满天真和童趣,笔法上也很随意幼稚,很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学生会从中得到启示,激发创作灵感。

一段时间的国画练习,虽然学生水墨功底稚嫩,但是作品往往是有感而发,在作品里满满都是轻松率性,弥足珍贵,我们要及时肯定这一点。出乎意料的特殊效果常常让学生欢呼雀跃,触动他们的兴奋点。综合材料、特殊技法的运用所取得的奇特视觉效果,更会激发学生探索更多的材料、技法在中国画表现中的可行性。

每当学生们在宣纸上进行水墨点线的游戏,他们会惊奇地发现:“我滴的墨点很像一只熊猫的眼睛。”“我这一根枯线条,多么像老树枝蔓。”……当学生对着一张张抽象的笔墨作品所产生奇思妙想时,那“偶得天成”的画面将为以后运用绘画手法做了很好的实践积累和铺垫。这样的墨色感受和发现,能够触发学生们对水墨丰富形态的感性认识,在技法和表现之间建立有效的链接通道。

所谓意境境界,含不尽之意于画外,这叫画意,学生悟到了“意”、“境”二字。他们会自然地将心里美好的情感流露出来,产生诚实、自然、直率、大胆、稚拙等想法,在表现过程中萌发出许多灵感和创造性,促进各种能力的发展。

《历代名画记》中,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列为首要之法。“气韵生动”是对作品总的要求,是绘画中的最高境界。如果教师能够注重当代优秀水墨画名家作品的赏析,那么对提升儿童水墨画品位将起到关键作用。

国画中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让学生进入一个创造层面。学生可以水墨为基本载体,通过练习绘画学会思考、表达和感悟。我们可以通过介绍名家绘画的故事,引领学生正确分析画面中的墨線和墨块的大小与疏密、主次与浓淡等的变化,达到艺术的多样与统一。

我们非常熟悉的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他有很多耳熟能详的绘画故事,例如,齐老为了能够用水墨的方法表现好虾,首先对虾进行了非常仔细的观察。他把虾放进碗里,不时拨动它,观察虾在水中游动的姿态,反复观察,做到成竹在胸。

然后反复研究笔墨的表现技法,他利用生宣纸的渗化和水渍叠印,画出了虾体的透明感。通过这些故事的介绍,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欣赏、对比。他们可以借鉴名家的这些表现方法,运用到绘画实践中。这样,学生的作品水平提高很快,绘画的兴趣得到激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是中国画创作的源头活水,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学生的绘画潜力可以得到很好的开发,如果引导得当,那么他们一个个都表现得“大手笔”。在作品中往往具有与生俱来的率真与童趣,这是成人画家所不断追求的返璞归真的境界,让学生的笔墨之间多几分真美,让孩子们在艺海扁舟中点起一盏盏明亮的灯盏。

参考文献:

[1]李振军,张春梅.中国画中的少儿水墨画[J].少儿美术,2003(2).

[2]李凌.儿童美术教育琐谈[J].少儿美术,2005(7).

[3]刘春丽,黄卓君.创造性思维培养与中国画教学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3).

[4]刘春.初探小学中国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5(11).

猜你喜欢

临摹
高中美术课堂临摹训练研究
在中小学书法临摹教学中创建有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