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与阅读教学的变革

2018-10-29廖远东

文教资料 2018年17期
关键词:审美实践情感

廖远东

摘 要: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通过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发展语言、思维,完成由不会到学会,又由学会到会学的认识过程。新课程标准重新界说的语文教育的二元性(人文性与实践性),决定了阅读教学必须促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审美和情感体验。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强化备学和善握学情的形式展现在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事物的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 阅读教学改革 实践 情感 审美 备法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难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从这一句话的表述可以清晰地认识到,阅读是一种手段或途径,其最终目标是有益于人的发展。正是由于其目标是着眼于人的发展,因此,阅读教学必然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互动、共进,但教学主体应该是学生。

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情况并非如此。确切地说,是教师把文本的“精髓”直接喂给学生,而不是学生主动汲取“营养”。这一种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桎梏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枷锁。由此,新课标特别提出:要转变学习方式,把传统的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希望通过自由与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使得语文教学主阵地——阅读教学必须变“由教定学”为“由学定教”。这一转变要求改变阅读教学长期以来,以教师的“教”为线索安排教学的传统做法,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以学生的“学”为主线,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发展其语言、思维,让学生完成由不会到学会又由学会到会学的认识过程。同时,教师以良好的教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要实现阅读教学变“由教定学”为“由学定教”,笔者认为,要立足于以下几点。

一、鼓励学生进行语文实践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是语文实践。这是对语文的实践性的极大肯定。既然语文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就应该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实践的基本方式是听、说、读、写,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紧扣教材,多读、多说、多听、多写。

1.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

读在阅读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读是阅读教学的伊始。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要“观文”首先要“披文”,而“披文”之始在于口诵心读。读作为教学的伊始,其作用在于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在感知的朦胧中产生、提出问题,为以后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奠定基础。伟大的文豪高尔基曾说:“第一次读书,我好像认识了一个新朋友;第二次读书的时候,我好像见到了老朋友;第三次读书的时候,我好像和亲密的朋友在用心交流。”由此可见对于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学生不读,或只读一遍并不能参透其中之义,多读方能有更多领悟,这其实是在强调“读”的方式与意义。

(2)读是阅读教学的“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说文章的思想是“一块宝玉”的话,那么读便是“他山之石”。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要全面透彻地理解课文,明白课文所写的深刻哲理、体会文中人物的真实感受,是非多读而不能解决的。叶圣陶先生曾说:“只要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是不是可以说:“学生只要动口去读,随时会发现文中晶莹的宝石。”正是“晶莹的宝石”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地发现构建意义,甚至是创造意义。因此,只有在课堂中多讀,学生才可以真正领悟到文章的意义。

(3)读是“学生”与“文本”(作者的情感)共鸣的最佳表现形式。

一切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表现于各种形式的读,这如同火山的爆发蕴藏着无穷热量于岩浆。承载着情感性的读是高层次的,是要在理解文章意境、把握文章主旨上进行的。这时的读,学生已经把无声的文章变为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跃于纸面。反复吟诵、品味,会让更多的人体会到语言艺术的魅力。这时的读,可以有多种形式,或“高声朗诵领略其雄伟”或“密咏恬吟探其深远之韵”①。既可以自由读,小组读,又可以齐读,分角色读等。总之,这一层次的读,学生已经做到“自然出于口,广远不忘”②。

2.说是多边对话交流的融合。

如果把读作为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唯一途径,就容易使阅读教学陷入呆读死记的泥潭。现代教育理论与传统教育理论的重大区别之一在于其肯定人(学生)的主体性,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读”这一认知过程中,不是单纯的接受,而是必然伴随着其情感活动、意志活动等主观反映。每一个学生都有生活经验和个性特点,因此,就算同一篇文章,或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学生眼里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1)“生”—“本”之间的说。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中的“说”,就是让学生把在“读”的过程中的独特感受、独特体验说出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包办替代,强加学生以感受、体会,而要鼓励学生把自己在阅读实践中感受到的、思考到的及在积极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体验到的表达出来。学生对这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诉说”,教师要极其珍视与尊重。因为这是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能力发展的基础,也是区别于传统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的革命性标志。传统的阅读教学,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忽略学生的个性化的感受和评价,它只允许学生接受划一的、“客观”的答案。

(2)“生”—“生”之间的说。

单单有学生与文本的交流的语文阅读教学是不完整的,它还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说”——讨论,这是学生各自不同的独特理解、不同的观点碰撞的表现形式。“理越辩越明”,去伪存真的争辩会使学生对人物的形象更清晰,内容的理解更深刻,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讨论,可以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

另外,学生之间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分享与合作。“果子大家吃才香甜”。当学生的见解得到别人的肯定时,那他自己就吃到比别人更加“香甜的果子”——一种精神上的鼓励。这种鼓励会促使学生更加认真、主动、积极地寻找更香甜的“果子”。因为在他的“心灵深处,已经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个别学生的激情,在课堂上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整个集体的学习风貌。一个人,带动一片人;一个点,影响整个面。

(3)“师”—“本”之间的说。

“师”与“本”之说,是教学的必然。“师”与“本”的说,主要强调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理清脉络,正确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与思想感情,与作者的感情沟通交流。文本是作者感情的载体,也是课堂教学的载体。只有当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把握了课文情感的主旋律才能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在课堂上拨动学生的心弦,产生“三鸣”。如果教师不踏踏实实地备课,准确把握教材内容,那么课堂教学将会是浮云出岫,天马行空。如果不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和思想内容,那么课堂教学将迷失方向,不知所“宗”。

(4)“师”—“生”之间的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说(对话),主要是以文本为中介、媒体进行的平等的精神交流。其第一法则是民主与平等。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就无法对话。真正的对话是在民主与平等的前提下,师生双方精神敞开后的互动交流。民主与平等包括知与情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而言,教师与学生“学道有先后”,不存在施恩者与受恩者的关系,不存在尊卑关系;从情的角度而言,教师与学生一样,都是一个独立个体,擁有自由意志,拥有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拥有舒展生命、表达自己的空间。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浓浓的爱意,真诚的微笑,和蔼可亲地与学生民主地、平等地对话。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商量与切磋,补充与讨论,倾听与沟通,尊重与信任,平等与合作,教学对话才能在心灵的层面上进行。在师生对话这一动态生成过程,教师作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即应保持必要的权威地位——话题的提供者,对话环境的创设者,对话教学的主持人,学生表达独特见解的谛听者与欣赏者。而不是以绝对真理的拥有者自居,单向传递独白式教学,扼杀学生不断提出“为什么”的猜想冲动,磨灭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世界的好奇心。只要打破“一言堂”的局面,学生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的个性就能得以扶植和张扬;建设性、创造性的“冲突”才能得以认可与欣赏。最终学生才能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在这种对话场景中,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始终创造着一种无法预约的精彩。

(5)说是一种融合。

“生”与“本”之说,“生”与“生”之说,“师”与“本”之说,“师”与“生”之说都是一种对话。这种双向的、互动的对话与交流,正是阅读成就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汇的动态过程,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因此,“说”使阅读教学完成了其基本任务之一。

3.听、写的训练。

阅读课的教学,时刻伴随着听的训练,要时刻引导学生细心聆听每一个人的发言。

写是阅读教学的延伸,要让学生把自我感受深刻的东西或三言两语,或四五行字及时地进行简单记录,作为原始资料收集,作为语言的积累,做到今日“厚积”,他日“薄发”。

二、促使学生获得审美和情感体验

一直以来,部分阅读教学存在这样的倾向——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这种倾向,反映了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不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课程观。此次的新课标实际上是为了纠正这一长期的偏差,在阅读目标上更注重感受性、体验性。

注重情感,是新课标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这是遵循了语文学习规律的表现。语文基于其人文性,大多数文章都包含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学生没有受到感情的熏陶、感染,就不可能对文章所写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景物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文字留下一点浅显的痕迹。这样的阅读教学,是没有活力可言的。

世界是多彩的,人的感情是丰富的。人们多姿的生活是文学作品的来源。因此,情感性便如影随形般伴着作品而来,而且情感性越强的文章,越能深刻动人。情感性这一特点,决定了阅读教学必须努力做到:

1.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1)发掘作品蕴藏的丰富情感,以情动人。

既然每一篇文章都是“缘情”的产物,那么其内容的构成就肯定包含感情的成分。基于这一点,在阅读教学中要把握情的因素,拨动情的旋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例如:《中彩那天》,这篇课文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刻画了父亲在中奖后犹豫、矛盾的心理。在教学中,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如果是你,你有怎样的想法?”学生很活跃,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有的说:“占为己有,反正没有人知道。”有的说:“这样做不太好。”还有的说:“这样做是不对的,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学生热烈发言,从情感上拉近了文中主人公的心理距离,为学习下文奠定了很好的感情基调。学习课文时,学生很快就体会到文章的主旨:是父亲那高尚的利他思想战胜了利己的私欲,精神的富有战胜了物质的短暂贫乏,从而给我们带来了无比的欢乐的道理。这篇文章,就是通过艺术形象中的“情”字入手,作为教学切入点,解决教学难点。又如:《一束鲜花》,文章通过小男孩买花祭亡母的行为与“我”为赴约旅游而愿意回家与母亲相聚的做法进行对比,赞扬小男孩对母亲的热爱。同时,小男孩的做法触动了“我”的心灵,并使“我”有所发现,决定也要亲自为母亲送上一束鲜花。文章的主旨在于教育读者要尊敬和热爱自己的母亲,但是全文却没有出现对这一主旨的直接流露。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要领悟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在教学中仅仅用了几个简单的问题,便使学生有所感悟。“你们爱你们的母亲吗?你是怎样表达这份爱意的?”“课文中的人物也有表现他们对其母亲的热爱的行为吗?”话音未落,有些已经预习过的学生便脱口而出:“文中的‘我开始没有,到了后来就有了,还是一个小孩令他改变的。”这样学生很快就弄清文章的脉络。总而言之,在阅读教学中要先让学生认同作品中的情感。学生一旦与文本有了共同的情感基础,其情感便很容易被文章感情激发。正如梁启超所说:“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的分量的磁,便有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样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③学生情感的投入,能有效促进其认知活动的进行。这样文章的重难点,阅读教学的其他困难都会在这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影响下克服。

(2)教师的情感感染学生的情感。

情感,是有“传染”性的。教师要善于以情动学生。马克思曾说:“……如果你想感化别人,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教师要推动和鼓舞学生,首先在课堂上就要有激情。具体来说,就是在课堂讲课中要言之有情,运之有情。言之有情,是指教师的范读或语言是生动的,活泼的,富有感召力的,或激情昂扬,或柔和亲切,或优美抒情,总之要抑扬顿挫,紧紧抓住学生的心。运之有情,是说在教学中,教师的每一个表情姿态、语声表情、面部表情都是恰当表达作者情感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情感,并使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另外,教师还要综合运用一些手段,多鼓励、表扬学生,使其获得学习的成功感,从而将激情贯穿在整个阅读教学之中。

2.发挥想象,使学生获得审美情感。

教材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是一件几经雕琢的艺术品。这样的美文,毫无疑问是具有审美价值的。如果语文阅读教学不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的形象美,那么不仅使阅读教学失去光彩而暗淡晦涩,更使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特质如巨石一般沉入大海。同时,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阅读教学必须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段要求进行审美鉴赏。

课堂中的审美鉴赏始于形象的感受,形象并不是直接展现的。因此,学生必须在多读的基础上将文字转化为在想象中可以感受的形象。由此可见,启发想象,感受教材的形象美是审美的关键。所以,课上教师要尽最大可能做到教学的直观,用图画、实物模型、录像、音乐等手段启发学生想象。例如:在教学《五彩池》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读读课文,看看插图,配上音乐,闭上眼睛,放飞想象;然后让学生把想象中的五彩池画下来,而于此时才播放录像,让学生对比想象中的五彩迟与现实中的五彩池有什么不同;最后让学生说说五彩池美在哪里,勾画出文中最能表现它的美的文字,仔细咀嚼,细心品味、感受形象的美。另外,启发学生对形象的想象,是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强化教师的“两手”

在閱读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更是阅读的对话者之一,其思想深度、文化水平、人生经验、文化水平、审美水平都要高于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负有“传道授业”之责,但要真正发挥向导作用,教师必须做到强化“两手”——强化备学,善握学情。

1.强化备学。

这里指的是加强备学生和备学法,因为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备学生要求心里有全体学生,尤其心怀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还要熟悉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基础、智力、能力、思想品德、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等方面要有全盘了解。备学法是指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且以学法为依据设计和调整教法。学生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找出自己发展的途径,才会乐在阅读中。因此,教师要“蹲下身来看学生”,用学生的眼光审视阅读内容,做到因文而异,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

2.善握学情。

课堂阅读教学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每一个教师的教学设计只能是“大体则有,定体则无,随学而改,因学而变”,千万不能一成不变地搬到课堂上,而是上课时根据学情对备课中的教学设计及时做出调整。因为无论教师有再细致周密的教学设计,都不能完全替代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很难完全与教师备课时设想的理论轨迹相吻合。教师的责任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教师应及时对“教”做出调整:或提示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或对难点问题给予旁敲侧击;或引导学生对重点问题自求自解;或指导学生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其各抒己见——并以此为教学的切入点,顺势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只有全面把握学情,胸有成竹,由学定教,教服务于学,“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有效地实践新课标的要求,必须以人为本改革课堂教学,树立学生主体教学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良好的教学氛围,民主、平等地交流,使学生处于具有积极参与的状态。同时,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多读、多说、多听、多写,全身心参与教学实践,从而学会学习,自主读书,具备参与学习的能力,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注释:

①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6.

②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③梁启超.中国美学资料选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1.

参考文献:

[1]秦训刚,晏渝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03.

[2]庹先德.变“由教定学”为“由学定教”[J].小学青年教师,2003(9).

[3]方智范,徐国英,朱长华,罗昆霞.阅读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审美实践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