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怪象”及对策

2018-10-27王明明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合理使用

王明明

【摘 要】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模式形式多样,因此,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组织有效讨论,净化课堂内容,合理使用多媒体,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在注重教学过程的同时,更要注重结果,只有如此,才能避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怪象,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无效讨论;多媒体泛滥;无度探究;净化课堂;合理使用

近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的兴起,中学语文教学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如“三三六”、“二一一”、“一二一”、“三主四式”、“六步课堂教学法”、还有“五步导读法”等等各种各样的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全然不顾自身实际,盲目效仿,追隨大流。大都在经过尝试-实践-推广运用后,往往又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怪圈中。笔者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已有多年,下面就结合教学实际具体谈一谈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怪象”及应对的策略。

一、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几大怪象

(一)怪象一

无效讨论,华而不实。语文教学曾大量使用“串讲”的方法,因“满堂灌”而遭人诟病。现如今,在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又一窝蜂地开始追捧讨论、合作学习。有的示范课为了“展示”教学新风貌,来不及让学生很好地接触文本、品味言语,就急忙进入合作讨论。不可否认,讨论这种方法频繁呈现于课堂,使得教学模式不再单一,课堂气氛不再沉闷,比起传统教法,的确有它独到的一面。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讨论流于形式,华而不实,因此,语文课堂中的讨论是让人欢喜让人忧。

(二)怪象二

多媒体泛滥,浮于形式。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毫无取舍,几乎每节课都要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当多媒体教学过于哗众取宠,浮于形式,就会导致课堂教学的程序化、机械化和简单化。特别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多媒体用得过于泛滥,不仅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还会让学生觉得厌烦。

(三)怪象三

开放无度的探究性学习,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有些“探究”看起来有“深度”和“广度”,也很“开放”,但实际上是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远离文本,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将语文课上成了“资料课”、“综合课”。

二、针对各种教学怪象的应对策略

(一)组织有效讨论,净化课堂教学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应领先于学生,深刻于学生,并在参与交流中丰富、提升自己的见解和完善自己的教法。离开了文本,文本失去对解读的本质性意义、本体性意义,语文课就没了语文味。讨论不是一切,什么时候讨论适宜?在方法层面上,我们不能忽略了传统教育的优点。当教师自己明白了教学内容读解的规律,才能理性地组织课堂讨论,正确引导学生去寻找作品的本质性意义,领悟作者的情感,并从中得到情与理、内容与形式的熏陶。在这样的基础上,讨论才能出成果,出新意。在讨论中激发思维、形成比较,讨论就是成功的。所以,在际教学中,教师必须勤于钻研文本,把握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精心设计讨论话题,同时注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机发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有意识地筛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北大教授钱理群说:“我们的教育方法违反了中国语言文字规律和学生学习的规律。汉语是感悟的文字,就是不要过早地让学生了解意义,要让他在诵读中感悟语言中一种意韵的东西。中国语言文字的美也正好是写作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点。”对于《故都的秋》这样的文本就需要通过美读来激情。“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诵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在朗读中我们才能感受到时代风云于作者心头的烙印,感受到作者深沉的忧思与落寞。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不是靠讨论来提升的。有时候需要讨论交流,有时候需要凝神静思,有时候需要美读激情。我们不回避讨论,不惧怕讨论;我们要开拓创新异彩纷呈,也要朴实纯净、含蓄隽永。讨论作为一种方法和形式,值得探究。我们相信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的课堂真正纯净起来。教师在讨论中提升教学能力,学生在讨论中得到滋养。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

对于多媒体的运用,作为教师应该懂得取舍,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不要总认为多媒体就是课堂教学的唯一资源。笔者曾到某市一所实验中学听课,课刚开始,恰逢停电,该老师一时之间乱了方寸,竟不知道该干什么。当我们过分依懒于多媒体时,离开了它就不会上课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学会合理使用多媒体,让多媒体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老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适度借用多媒体教学,真正做到为我所用,学会“拿来”。容量不求大,贵于精,色彩不求多,在于美,花样不必杂,在于实。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切忌以机代人,以机代教,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把上课变得机械化,程式化,忽视师生间的交流,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不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三是防止学生兴趣迁移。只看画面,听声音,忘了思考,没有感悟、品味与交流。四是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不能盲目使用。要有需要才用,用得自然和谐,用得准、巧、活。要根据教师自己的教学思想、风格、习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使用。语文教学是一项感性非常强的工作。多媒体教学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人机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作为必要的补充手段,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三)注重过程,更要注重结果

针对传统教学只让学生被动接受采自教参结论的弊端,探究性学习特别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大胆发散、求异、尝试、亲历运用知识、获取理智、解决问题的过程,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矫枉不能过正,注重过程同样必须注重结果,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在自主或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会采集、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实现问题的解决,并把这种结果与前人的经验进行比照,从中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探究能力,获得真正的“活性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探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真正获得解决问题的智慧和策略。如此教学,方能把准课文的价值内涵,让学生获得能的提高、思的提升、理的启迪,如此,这样的探究过程才是完整的、有意义的。

猜你喜欢

合理使用
信息自由与版权法的变革
室外艺术品原作者署名权的行使规则案例分析
浅谈美术课堂教具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