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剧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2018-10-26张志群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8年10期
关键词:美术课堂小学

张志群

[摘 要] 京剧在我国不仅仅是一种戏剧形式,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象征,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是小学美术课程标准里的明确要求,因此,探究京剧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京剧文化;美术课堂;小学

京剧被视为国粹,除了唱、念声情并茂,做、打出神入化以外,它的舞台布景、服装道具也是美轮美奂,特别让人震撼的就是京剧的脸谱,它在色彩对比和线条勾勒中,就能让人识别人物的忠奸、好坏,这是任何艺术形式都无法比拟的。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我们不妨把“国粹”引进课堂,一方面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一、欣赏京剧,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是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美术欣赏主要是当学生的视觉受到他们认为的美的刺激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就会引导他们对美的东西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在“看戏”一课的教学中,老师选择几个经典的京剧剧目的片段,利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比如《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等,主要让学生欣赏这些人物华美的装扮、舒展优雅的舞姿,在此基础上,老师再给学生介绍动人的故事、美妙的唱腔。除了播放京剧剧目,老师还让学生欣赏有关京剧故事的美术作品,比如水墨画《霸王别姬》、清代的中国画《看戏图》等。接下来,老师仍然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京剧《鲁智深》的形象,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用水墨画的形式,画一张花和尚鲁智深倒拨垂杨柳的作品。

京剧虽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但是这种戏剧形式毕竟离小学生的生活比较远,所以要想让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并把这种艺术形式一代一代传承下去,那么京剧演员的服装、佩饰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二、创造脸谱,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小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指“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的能力。京剧脸谱艺术是通过线条、布局,最主要的是通过鲜艳的色彩来夸张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所以老师可以利用脸谱的这个特征,进行“画脸”艺术创作,提高学生对色彩、线条等的敏感度。

在“画脸”的教学中,首先是妙趣横生的中外脸谱展示,中国以京剧的脸谱为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红、黑、白、黄、绿等颜色的象征意义,给学生展示这些颜色脸谱的代表人物;非洲部落人们在庆祝、祭祀等活动中表现祈福、消灾的各种“脸谱”。然后,老师选择两组学生,其中一组彩绘京剧脸谱,另一组依据自己的想象,随意创作主题,两组学生一个人画,一个人为模特。剩下的同学,在老师为同学事先准备好的自己的三维脸部图上彩绘“画脸”。

“画脸”艺术除了在一些比较原始的部落流行以外,中国的戏剧“脸谱”也较为被人接受了,所以这节课老师借鉴利用京剧脸谱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利用点、线、面,尤其是色彩的变化进行美术创作,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三、设计服饰,提高设计、应用能力

京剧服饰也是中国特色文化的典型代表,不但色彩艳丽,而且种类繁多,不同的服饰能够代表不同的人物身份。在教学中,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合理地利用各种材质让学生们进行京剧服饰的制作活动,提升学生的美术设计意识,增强学生对京剧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在“玩偶”一课的教学中,新课开始,老师利用穿戏服的人物玩偶导入,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课堂上,老师给学生准备各种材料,学生可以自己制作玩偶,然后在玩偶身上设计并描绘美丽的服饰,也可以利用准备的材料制作各种样式的戏服给玩偶穿衣服。当然除了准备这些,老师还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京剧的各种服饰,以激发学生的灵感,开拓学生的思维。制作过程,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最后还要进行小组比赛看看哪一组最有创意、哪一组和京剧人物的服饰最接近等。

玩偶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这节课老师并没有让学生制作普通的玩偶,而是通过游戏“给人物偶穿戏服”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制作京剧服饰,这样不但能够体验到人物玩偶所带来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美术创作力和想象能力。

京剧在中国被称为“国粹”,它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戏剧种类了,而是中华民族审美标准和文化传承的典型代表,它所包含的任何一种艺术元素都已经深入到炎黄子孙的血液里,抹不掉,换不掉。作为小学美术老师,有義务有责任把京剧文化与自己的美术课堂结合起来,既教美术,又传承文化。

参考文献:

[1]张晓玲.现代美术设计中的中国京剧元素[J].美术教育研究,2012(16).

[2]张克顺.翰墨戏韵——谈中国画与中国京剧的意与韵[J].艺术教育,2010(11).

猜你喜欢

美术课堂小学
用好课堂提问,让美术课堂动起来
美术课堂学生活动方式的空间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