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教育回归自然 让生命悠然绽放

2018-10-25

教育家 2018年38期
关键词:园所教职工环境

每一个孩子降临在这个世界的时候,都充满着纯洁、天真,像是清晨的雨露,带给我们无限的美好和欢乐。然而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儿童渐渐远离了山川、森林、溪流和原野。关于儿童与自然的疏离,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清晰透彻地揭示了孩子与自然关系异化的历程,同时指出在成长期缺乏与大自然的接触,造成了现代儿童一系列的问题,诸如肥胖率增加、注意力紊乱和抑郁等现象。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如何利用园所得天独厚的农村自然资源培养幼儿的各项能力,这无疑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同时也是我园开展“自然教育”的初衷和坚守。

说起幼儿园,我们的脑海中通常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四方围墙+铁栅栏,围起了一方童话般的天地,孩子们就在这里安全地、无忧无虑地接受德智体美的启蒙与发展。因此孩子们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在这样一个封闭式的空间度过的,他们几乎很少走出所谓的“安全地带”,去认知自然,体验劳动——这是我们对幼儿园常有的刻板印象,也是国内众多幼儿园普遍的教育方式。然而就像理查德·洛夫说的那样: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和自然的接触。基于此,西集中心幼儿园在办园过程中,全面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经验以及身心发展规律,积极挖掘教育资源,利用幼儿园周边的自然资源,结合幼儿的兴趣和喜好,满足其发展需求,生成形式多样、丰富有趣的教育活动,在探索和体验中逐渐形成园本课程与园所特色,逐步走出了一条以“自然教育”为品牌的创新发展之路。

理念篇:确立“崇尚自然,释放天性”的办园理念

2017年9月,笔者调到西集中心幼儿园任园长。上任之初我就带领班子成员及时对园所情况进行调研,通过深入分析、组织座谈、专家指导、系统思考,在继承的基础上初步完善了办园理念体系。在我看来,教育就像农业,要充分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在此基础上,还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为儿童的成长创造条件,创设爱与自由的环境,发挥幼儿主体作用,保护好奇心,激发潜能,让他们“自然天成”地成长,耐心等待,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据此,我园确定了“崇尚自然,释放天性”的办园理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让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境意识。”我园幼儿虽然生活在农村地区,但伴随着都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幼儿被封闭在家中,经常接触的是电视、手机和电脑,幼儿们对农村中的事物越来越陌生,离大自然越来越远了,他们渴望回到大自然的心情也越来越迫切。我们需要引领孩子重建与自然的联系,归真返璞,正本清源。为此我们从探索和实施“自然教育”入手,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拥抱自然、亲近生活的教育环境,让他们在很小的年纪就能接触、了解水果和蔬菜等农作物,与小动物互动玩耍,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从而体验生活,拥抱自然,培养心智。

>>宽阔的场地

>>温馨的活动室

我们所说的“自然”是指自然界,是幼儿所能理解的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季节、气象、生态景观等。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大自然的神秘和美好深深吸引着孩子,引领幼儿亲近大自然,孩子们就会在自然美景中充分开动心灵的机器,好奇心得到激发,整个心灵与周围世界产生亲密互动,沉浸在这种快乐的状态中,幼儿对外部世界的把握加深了,心灵也成长了。因此,“自然教育”对促进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它能够丰富幼儿的学习领域,满足幼儿的主动学习需要,唤醒儿童的生命意识。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曾说过:“培养好人的秘诀就是让他在大自然中生活。”我园所开展实施的“自然教育”归根结底是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个性和发展规律的教育;是解决如何按照天性培养孩子,如何释放孩子能量,解决儿童培养过程中的个性化问题的教育。为此,我们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支持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从温馨的环境氛围、生态的园所管理、自然的教育方式和绿色的课程建设等方面入手,让幼儿在自然中自信、快乐地成长。

环境篇:营造“绿色生态,富有情趣”的自然环境

环境是幼儿耳濡目染的教育介质,是幼儿自然成长的良师益友,多层面的环境伴随着幼儿的生活,它既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又能激发幼儿动手参与的愿望。因而,创设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我们的工作重点。西集中心幼儿园位于通州区东南部,紧邻潮白河,园所周边风光旖旎,景色秀美。春季草长莺飞,夏季林茂蝉鸣,秋季瓜果飘香,冬季白雪皑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人文资源为我们开展“自然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为此,我们首先从园所环境入手,全园师幼集思广益,积极营造温馨雅致、充满田园风光的自然氛围。我们结合周围环境,以“生态、环保”为特色创设环境,整个幼儿园彰显出“绿色生态”的理念。

园舍建筑充满童趣,色彩艳丽,花草树木繁盛,环境优雅。在幼儿园中,我们创设了新奇有趣的梦想舞台,强调审美与互动相结合,力求让每个孩子看到就有动起来的欲望。劲竹园,体现了我国传统江南建筑风格的特点,同时竹子坚韧不拔、谦虚有节的品格也是对师幼潜移默化的影响。温室大棚满足了幼儿冬季体验种植与劳动乐趣的愿望。鹅卵石铺成的水池,既满足儿童戏水要求,又彰显自然原生态理念。木工坊、陶艺坊为孩子们提供了无限想象与创意的空间。每个班有活动室、睡眠室和盥洗室,配有空调、大屏、直饮水机、消毒柜及足量的玩具和幼儿图书。户外有平衡木、攀登架、吊桥、多功能秋千架、种植园、快乐沙池等大型玩具设施等。

园所的装修、装饰尽量以天然石材、木质材料为主,减少塑料及化学合成材料,利于师幼身心健康;同时利用电取暖,突出节能环保。我园硬件设施齐全、先进,设施布局合理,幼儿活动场地宽松、舒适,成为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园。对孩子来说,自然是蕴含无数新奇和惊喜的宝藏,一片初生的嫩叶,一只宠物的出生与死亡,一条崎岖不平的田间小路,荒地边上的一块神秘湿地,都能够给孩子展示一个广阔辽远的世界,这一切不仅能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还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幼儿的世界应该是美丽的,在幼儿园他们眼睛所触及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个角落都应该是美的。一片树林、一丛野草、一块泥地、一条石头小路,这里的一切都真实地存在于幼儿的现实生活中,让幼儿回归自然,在大自然中自由地呼吸、快乐地成长。

管理篇:树立“民主和谐,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

加强园所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能够促使教职工积极参与幼儿园的管理,推动园所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对协调园所内部的各种关系,创造和谐有序的保育环境,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减少行政领导决策失误以及园所各项制度及重大决策出台后的落实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推进“自然教育”的过程中,我园始终强调班子成员要牢固树立“民主和谐,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

园所定期召开支委会、园务会、教师代表会,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园务公开”等管理制度,人事、财务、招生等重要事项都征求教职工意见,加强民主管理。2017年度我园涉及“三重一大”项目51项,“园务公开”项目48项。按照政策要求,一万元以上开支须履行“三重一大”程序,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规范性,我园五千至一万元的开支也在班子会上告知说明。

干部之间、干部与教师之间加强沟通协作。通过谈话、设立园长信箱等形式倾听教师建议,做好教职工思想工作,突出以人为本。2017年,采纳教职工合理化建议18条,如根据教师建议调整绩效考核项目分值,从而进一步调动了教师积极性。

制定和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行为规范。努力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责权清晰,奖惩分明,在此基础上提倡团结合作,互促共进。在贯彻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考评奖惩公平公正公开,使园所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各项工作求实、求真、求发展,要求全体教职工按照工作标准扎实开展日常工作,领导班子加强指导、检查与督促,采用常规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形式,确保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师资篇:打造“爱岗敬业,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爱岗敬业、德才兼备”一直是我园定义好教师的核心标准。在我看来:教师发展是孩子发展的前提,让教师在工作中享受成长的快乐、实现生命的价值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我园教师队伍相对年轻,她们爱学习,热情,充满活力;乐于接受新理念、新方法,可塑性强;纯真朴实,乐于扎根农村工作,工作氛围融洽。但也存在不足,如成立分园后骨干力量分散到分园,教学班增加导致教师需求增加,新教师缺少幼教经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据此,我园确定了队伍建设思路: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以提高干部、教职工队伍专业水平为重点,以争做“四有”好老师活动为载体,努力打造一支爱幼敬业、理念先进、善于合作、和谐进取的教职工队伍。整体提高教职工的综合素质,为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日常的保育工作中,我园积极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贯彻师德要求,用“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的“四尽”教师文化引领教职工行为。在此过程中,幼儿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规章制度》《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教师文明礼仪培训》等,要求老师们写师德师风学习的心得体会,签订师德承诺书,提高教师履行师德的自觉性;开展丰富多彩、有实效的师德教育活动,如学习“师德标兵”“美丽乡村教师”等模范教师先进事迹、组织“身边感动的老师”演讲活动等,表彰为人师表的好人好事,树教师形象,展时代新风;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在评优选先中把师德放在重要地位,在幼儿园内部形成良好的风气。

与此同时,我园还积极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团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是建立专家引领制。以推进教改为契机,借助社会各界的专业力量,形成以教研专家、学前教育专家领衔的专家引领团队,指导一批有培养前途、有发展潜力的教师率先发展;二是建立团队领衔制。幼儿园将现有骨干教师和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组成成长团队,通过指导学习、互帮互助等方式来不断提高其身专业发展水平;三是建立师徒结对制。对于年轻教师,特别是刚上岗的新教师,努力帮助她们分析工作中的长处和短处,并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她们的业务水平,为形成个人风格做准备,并开展“师徒结对”“一帮一”活动等,充分挖掘新教师的潜能,为她们早日成材提供良好的契机。

在强化师资建设的过程中,我园牢固树立“求实创新、团结协作、勇立潮头”的学习理念,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发展机遇。幼儿园以园本培训为主要形式,采取“引路子、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的方式,促进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师的发展,满足了教师的内在需求,使教师的特长和潜能得以发挥,幼儿园的特色也得以张扬。

>>制作传统美食

课程篇:在“自然课程”中放飞自我

大自然是最直观、生动的课堂,孩子可以通过观察、比较、测量、采集,感知生命的多样性,发现生命的变化,了解动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我园在开展“自然教育”的过程中,在课程安排上,真正落实“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遵循儿童年龄特点,把握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通过课程建设与实施,实现“健康、和谐、创新”的幼儿发展目标,支持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富有个性的发展,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自然课程”是我园开设的特色课程,也是我园“自然教育”的生动体现。我们通过开设《和小动物做朋友》课程,让孩子了解小动物的特征和习性,与小动物亲密接触,建立了幼儿与自然之间的连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还专门在园所中设置了一个饲养区,全体师幼一起饲养小兔子、小鸡等动物,孩子们经常把种植园地的青菜、萝卜等拿去喂养小动物,忙得不亦乐乎。与此同时,园所还根据幼儿的成长特点开设了《爱护植物》课程。孩子们观察了解各种植物的特征,感知植物生长变化及基本条件,体验植物的多样性。老师们则利用自然物设计了“玩转树叶、树枝的妙用、果实累累、草莓酱”等课程。为了更好地配合课程实施,我们在园所一角开辟了种植园地,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种植区域。春天,我们带孩子种上花生、土豆、南瓜等作物;秋天,当孩子们提着篮子跟在老师的身后捡拾花生、土豆时,到处充满着欢声笑语和丰收喜悦。种植园地和饲养角拉近了孩子与大自然的距离,激发了孩子们认识自然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让他们见证了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在使用各种工具的过程中丰富了生活的经验,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了团结协作意识。

除此之外,我园还积极利用周边资源对幼儿进行自然教育。我们带幼儿去河畔、田间、公园、农场,让孩子们感受大自然的美,了解动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了解良好的环境和恶化的环境对人类带来的不同影响,并能了解到使环境遭受污染和破坏的原因,激发幼儿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我园还积极通过园所一日活动渗透“自然教育”,此类活动丰富多样,有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生活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进行自然教育。如:让幼儿学习有关诗歌、故事,开展谈话活动,初步知道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利用幼儿洗手的环节,开展节约用水的教育。利用散步时间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观察树、草、花,感受美丽的景色,产生对美好环境的情感倾向,教育幼儿要爱护周围的一草一木。我们还要求幼儿收集绘画、折纸、剪纸等剩下的废纸,因为它们可以再生利用,既节约能源,又可减少污染。进餐时,教育孩子不挑食,不掉饭粒,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从而树立孩子爱护自然资源的生态道德观念。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幼儿就像是稚嫩的麦苗,需要教育的“南风”助其成长。“自然教育”的特征体现在自然性,本质是教会幼儿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是对生命过程的一种体验。对教师来说,亲自然生态教育是一种心态;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动力之源,是自我认识、自我提升、自我超越的历程。通过实践,我们认为,从小对孩子进行自然教育是必要的、可行的。我园的“自然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未来我们将不断深入挖掘和反思,不断完善“自然教育”的内涵,为幼儿的成长输送更丰富的养料,创造更适合的环境,让他们都能够在大自然中茁壮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 !

猜你喜欢

园所教职工环境
渭南师范学院“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教职工书画作品选登(一)
园所引领,让农村家庭亲子阅读更有效
适应脱贫攻坚新形势,加快构建服务农村中小学教职工保障体系
新时代青年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利用园所周边资源开展园本活动的思与行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环境清洁工
构建园所课程文化建设与课程游戏化的新思路
漫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