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路径分析及策略选择

2018-10-23胡烨

财会学习 2018年29期
关键词:策略选择会计准则国际化

胡烨

摘要:当前,我国身处全球化经济的浪潮中,与各国的经济交流愈发频繁。交流的第一条件是需要有一种通用的国际语言,否则交流就会受到阻碍,会计准则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交流语言,它的国际化发展是否成功,将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走向。所以,我们要正确的看待并且选择适合中国会计准则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与方法,让它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南针”。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化;策略选择

一、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及中国的模式选择

会计准则作为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其最终的目标是构建一种统一且具有高质量的体系,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是有不同的路径。

(一)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美国著名学者阿迈德·贝克奥伊曾提出会计国际协调的四种选择路径。

1.“快速调整”

即直接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作为本国的会计准则。

2.“技术传播”

即通过不同国家的跨国会计师事务所、企业以及各国学者,不断地向本国宣传,逐步引入国际会计准则,从而推进本国会计体系发展,最终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3.“情景化”

即发展中国家从各个渠道,也包括发达国家以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自己的会计实务,以适应发展中国家现实国情。

4.“自我发展”

即不受外界影响,一国自己制定其会计准则。

(二)国内学者研究成果

目前,会计界更多地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归纳为以下三种模式。

1.完全采纳

即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作为本国的会计准则,一步到位彻底实现国际趋同。中国台湾和香港、韩国、欧盟以及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会计准则趋同采用的都是这种模式。

2.持续趋同

即参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根据本国实际修改完善其会计准则,同时也积极影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吸收借鉴本国的有益经验,实现本国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逐步趋于一致。澳大利亚、印度等国是采取这种模式的代表。

3.准则等效

即参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独立制定实施本国的会计准则,再通过签订双边或多边等效声明,确认本国会计准则与他国(地区)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一致。

二、我国选择模式的关键因素

选择何种模式是有许多影响因素的,其中关键的因素有以下三个:

(一)会计主权

国家的主权是不容侵犯的,同样,在经济中,会计主权也是一种重要的存在,若放弃对于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就相当于放弃了会计主权,其后果必然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竞争力。因为国际会计准则虽然是国际性的,但其本质是服务于发达国家,维护发达国家利益的,我国若完全照搬国际准则,就会失去表达利益诉求的机会,丧失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规则的制定者必然是规则的最大受益者”,明白这一点,我国就必须牢牢把握会计主权,为国家利益提供最大保障。

(二)经济利益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每个国家都希望能获取利益的最大化,那么,压缩成本是实现利益增长的一个可靠途径。据一项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的平均资本成本要比美国企业高13.16%,同时由于我国企业在国外上市必须符合当地的会计准则,因此要进行重新审计,不仅耗时耗力,还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成本负担。正是由于现实的障碍,使得我国必须要逐步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在海外经济发展中获得利益,避免资源浪费和无效投资。

(三)国际义务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的增强有目共睹,与此同时,我国也必须担负起相应的国际责任,以自身的发展,带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进步,通过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实现会计准则的区域化统一,以增强对国际会计准则的话语权。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变革期,各种新问题不断出现,面对这样的情况,会计准则国际化必须重视本国国情的特殊性,既要理性参与到国际准则的制定中,也要允许保留合理差异。故不能全盘照搬建立在成熟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信息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尽管许多实证研究表明会计国际协调、趋同具有信息含量,但也有一些实证文献表明,会计国际协调以后并没有提高会计信息的含量。所以,会计准则趋同的前提是更适合客观经济实际、更有利于改进会计信息的质量,而不应该为了保持准则的形式趋同而牺牲会计信息质量。因此,“中国始终坚持会计准则趋同互动原则,主张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实现其高质量、权威性和全球公认性,必须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实际情况。这样,中国才能保持其会计准则的持续国际趋同。”尽管如此,但会计准则是一套反映经济业务事项的“专业技术标准”,具有普遍适应性,对于同一经济交易事项,不管采用什么样的会计准则,反映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而不应因其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结果。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副总裁托马斯就曾说过:“所谓各国的法律体系,反映了各自的国民性或特有的文化,并形成其国家固有的东西。但是,会计师与法律不同的简单的技术方法。无论销售交易、生产活动,或者租赁交易,作为各种经济交易的特性在整个世界是相同的。因此,這些会计处理方法也必须共同于世界之中。各国文化的差异,对其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是不存在既有模式的……据此思考,我个人认为会计准则的世界统一是容易达到的。”

因此,对于一些已经具备条件的情况,可以尽快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一步到位。而对于一些受到当前市场条件制约的现象,我国可以站在特殊国情的基础上,对国际准则进行吸收和借鉴,争取缩小两者的差异,待制约条件逐步得到解决后,再尽量争取会计准则的趋同,这部分是需要分步到位的。

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建议

在我国,不同性质的单位会有不同的会计准则,想在国内推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已经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更何况是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它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由于我国身处国际化社会中,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国际准则的影响,因此让我国的会计准则“走出去”是一种必然,“虽然它的过程道阻且长,但意义是重大的,所以当务之急,是需要思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与世界经济该怎样接轨,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该怎样推进。下面将先对会计准则国际化中的问题进行解答,而后从宏观与微观方面谈具体措施。

(一)对会计准则国际化中存在问题的解答

1.针对国际准则的“拿来主义”与“中国特色”的问题。全盘接受国际准则固然方便快捷,但由于我国会计环境与国际上其他国家有巨大差异,强行的运用国际准则会带来“水土不服”的问题,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后果。因此,我们必须采用一种缓和的办法,选择适合我国的会计准则国际化道路,逐步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慢慢融入国际资本市场与竞争中,尽可能的让负面后果减为最小。

2.针对国家利益之争问题。我国必须正面应对该问题,采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和做法参与到会计标准的制定之中,在国际化的每个进程、每个阶段都要参与其中。国家利益存在博弈,从而带来会计准则国际化之路也会存在博弈,更多的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多方交流,从改变体制外部因素入手,也是一种可以考虑的方法。

3.针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质量问题。对于质量问题的评判,完全取决于采用的是何种标准,而标准的制定又来源于所处的环境,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标准来判断我国的会计信息,有失公允,因此将国际准则作为一种参考,结合实际,合理的处理差异问题,选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优点,舍去不适合我国的部分,才可能最大限度的缩小差异,体现质量。

(二)对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的总体策略

1.树立正确的态度

当前,由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许多不同的地方,导致国际间的业务核算存在或多或少的限制,这样的情况也让会计准则急需统一的呼声越来越响亮,有不少学者和媒体也在呼吁需要加快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步伐。然而现实是,离开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环境,为了国际化而盲目照搬国际财务准则的行为是虚无缥缈的,没有根基的行为,是不可能为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国际准则是建立在发达国家国情的基础上的,而我国目前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还在发展中,背景和环境的巨大差异决定了我们对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既要吸收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中适合我国的部分,又要结合实际予以协调,以达到会计准则最大限度的符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所以,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的正确认识应该包括:

(1)以务实的态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吸收国际会计准则中的精华,让其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经济,不盲从、不被动,以脚踏实地的态度摒除认识上的误区。

(2)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建立是为了能更好的执行,这就要求我国有一支能跟得上时代步伐、勇于创新、适应性强、自律性高的会计人才队伍,让这支队伍在会计实务中能正确、规范的运用准则,从而将形式和实质予以结合,真正为推动我国经济做出贡献。

(3)以稳健的步伐向国际化迈进。会计准则国际化道路十分复杂,求快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唯有以一种渐进式的方法,按照矛盾的难易程度,先解决容易的,再解决棘手的,先解决紧急的,再解决一般的,将巨大差异分解,逐步改善,最后整体趋同。

2.采用适当的策略

(1)积极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过程,争取扩大话语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阶段,经济实力全面增强,2017年,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实力的加强,我国也提高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的地位。从1982年至今,我国已加入了多个国际上的会计职业团体和政府相关的组织,如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TOSAD)、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EAC)等,而且,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修改方面,无论美国还是欧盟都日益重视与中国的合作,中国需要充分把握这些机会,增加中国的分量,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在了解和研究各国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国际上的交流平台,介绍我国会计准则,主动介入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过程中,站在正确的立场上,使其更公平、合理,更符合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从而实现趋同的目标。

(2)充分利用区域国际会计协调机制增强影响力

目前形势必须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为会计准则国际化打好基础。当前各国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也很重视区域性合作,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南锥体共同市场、黑海经济合作区等。而我国,不仅早已加入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还在2013年提出了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这不仅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合作加深,而且也是对区域经济蕴藏的巨大潜力的开发。纵观国内外,区域经济的加强让会计准则国际化有了更加切实的可行性,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合作会增强整体的实力,使其更能与强势集团博弈。另一方面,区域间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具有更多的相似性,所产生的差异相较于国际上要小很多,而且区域性的经济业务往来也要求会计准则要实现一定的区域趋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因此,重视并且充分利用区域性组织,会增强会计准则的影响力。

(3)政府机构和会计行业积极联动,发挥作用

任何一项政策的推行,都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以及各行各业的积极参与,否则都很难持续的发展,这主要源于政府在市场中的特殊地位。要想推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建设,必须有政府来保驾护航。纵观全球,只有欧盟能按照计划完成国际会计准则的运用,这主要是因为欧盟是一种超国家的经济和政治联盟,它颁布的法规对成员国都是有约束力的,这能为會计准则的统一化提供保证,也使得这样的会计准则更具有稳定性。民间制定的会计准则往往不具备强制力和权威性,所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作为一个非政府部门,很难在国际范围内推广准则。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想构建国际化的会计准则体系,必须由政府发起并研究,以政府的权威和强制力来保证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推行计划。当然,社会上的会计行业也要积极的参与其中,与政府的行动形成合力,充分研究国际准则的发展态势,了解民意,征求并反馈各方意见,以此,为政府在国际化准则谈判中提供帮助。

(4)强化国内配套政策的协调

会计准则不是一个独立的事物,它所带来的联系是多方面的,税法、监管的政策等都与之关系密切。那么当会计准则国际化后,与之相连的税务和监管信息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准则的调整,必须将相关的配套政策都予以协调,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完备机制,这是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尽快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否则,趋同后的准则一旦实施,可能会产生较多争议和执行方面的困难,信息调整量巨大,给经济社会中的各行各业以及税务部门等造成很大困扰,从而影响全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实质和应采取的措施

当前,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实质是对国家经济利益的维护,这是资本全球化决定的。跨越国界的经济贸易,还有各大跨国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都需要一个统一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现在需要掌握会计信息的相关方已不再局限于本公司的股东、债权人、管理层、本国的监管部门,还会涉及到国际上的多个公司、不同的人员和国家,范围扩大至全球。同时,会计准则的制定至关重要,它作为一种规范的标准,会给会计人员在实务操作中指引方向,而会计实务的操作会影响到经济社会中各家公司的利益,从而影响各个国家的经济利益。因此建立能与国际协调的會计准则体系,需要不断的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沟通、交流,逐步将我国的会计准则理念推广出去,吸收国际准则的优势,慢慢发展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与此同时,国际会计准则的使用已经有很多国家开始实施,国际化趋势愈发明显,面对此种情况,有以下措施可以进行应对:

(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虑我国经济特殊性

环境因素是制约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重要问题,由于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不能有全盘接收的思想,如今应慎重的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加强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沟通

我国可以邀请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中的专业人员与中国学者共同研究会计准则国际化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找出其中的平衡点,解决两者不相统一的矛盾,同时需要积极与理事会进行沟通,加强协调。

(三)强化培训,鼓励创新

为了让我国会计人员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更好的应对变化和接收新知识,需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培训,鼓励创新。

(四)积极参与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活动

想要让我国的会计准则走上国际化道路,可以鼓励学者积极参与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了解到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和发展方向,而且能让各国学者认识中国会计准则,从而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机会和平台,以便找到更合理的国际协调途径。

参考文献:

[1]郑庆化,赵耀.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林钟高,赵宏.会计准则经济纲论[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3]王建新.会计准则制定的博弈过程与我国会计准则[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 (1).

[4]林钟高,赵宏.信息不对称:会计准则规范的经济理由[J].运筹与管理,2001 (9).

[5]吴秋生.明确会计目标是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首要问题[J].会计之友,2005 (1).

[6]汪祥耀.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7]邓丽平.从新会计准则看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 (4).

[8]冯淑萍.关于中国会计国际协调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2 (11).

[9]周峰.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探究[J].绿色财会,2010 (4).

[10]杜奎峰,张兆钺.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路径与策略选择[J].财会通讯,2011 (8).

[11]财政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Z].2010.4.

[12]汪祥耀.全球会计准则离我们还有多远[J].会计研究,2001 (5).

猜你喜欢

策略选择会计准则国际化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活动预告
A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修订印发
浅谈商业银行如何提升高端客户服务价值
从《破产姐妹》看美剧字幕翻译者的限制与选择
论音乐欣赏课提升学生聆听质量的策略选择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