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墨的因缘(三)·明代(上)

2018-10-23宇野雪村韩天雍编译

艺术品 2018年9期
关键词:曾孙制墨宣德

文/宇野雪村 韩天雍编译

明 方于鲁 “齐云胜景”八角墨

明 程君房 “百子图”圆墨

明 程君房 “鸟迹书台”圆墨

明初曹昭著《格古要论》(洪武二十一年,1388序)卷九:“国朝直隶凤阳府旧城大东门有查文通墨,江西吉安府泰和县有龙忠迪墨。上有‘伪造天诛’四字。常州府宜兴县有。徽州府休宁具有。”

明初有墨匠查文通、龙忠迪,宜兴、休宁为制墨中心。另外,万历十九年(1591)髙濂《遵生八笺》:“余所见,国初查文通、龙忠迪墨。碧天龙气墨水晶宫墨。新安方正牛舌墨。石青填字赤金为衣者。苏眉阳幼年所制。祖李遗法卧蚕小墨,世宗时邵格之墨。”清万寿祺著书《墨表》中,方正指宣德年间(1426—1435)的墨匠。洪武、建文年间(1368—1402),明代建国初期墨业也并不充分。至明第三代永乐帝(1403—1424)迁都北京后,确立了王朝的基础。期间,让我们有幸看到了刻有“大明永乐年造”“大明宣德年造”“大明成化年造”等众多铭文的牛舌形“国宝”墨,甚至让我们无法相信历经五百年以上的陈年古墨仍然光亮如新!

作为宣宗(1426—1435)宣德年间的御墨,我们可以看到刻有“龙凤大定”“光素大定”“龙香御墨”等墨铭的记录。其实,有关宣德年间也混杂着许多成化、弘治等年号的墨款,可见仿造、伪造年款御墨的赝品也散见其中。

明代的墨匠

宣德(1426—1435)以前

明代建都南京于太祖洪武年间,知名的墨匠只有查文通、龙忠迪两人而已。偶尔可见有一、二“洪武十三年造”侧款的墨,但不足以凭信。虽永乐帝(三代)迁都于北京,但永乐年间(1403—1424)墨匠也并不清晰。虽有“永乐年造”墨铭的长椭圆形国宝墨,但也没有确信的证据。在国宝墨里边,有“大明宣德年造”“大明万历年造”“大清乾隆年造”等各种,是出自哪位墨匠之手,仍无法判明。日本德川美术馆所藏的“文犀照水”墨,取名于《晋书·温峤传》:“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里面有“文犀照水图、牛渚歌”,其歌有楷书14行、224字,末尾记有“明新都吴万化澹生父造”。表面上有行书“永乐初造”的题字,可知是吴万化的例作。

到了宣德年代(1426—1435),如前所述,可知“龙凤大定”“光素大定”“龙香御墨”等宣德御墨的墨铭。清万寿祺在《墨表》中,曾例举了方正、邵格之二人为宣德年代的墨匠。

方正

明末谢在杭在《五杂俎》中言:“国朝方正、罗小华、邵格之皆擅名一时。近代方于鲁始臻其妙。”方正,明早期制墨家,歙县人。墨品有“碧天龙气”“极品轻烟”等。方正的墨,留下来的有不少无年款的作品,这恐怕也是时代使然。

方氏系谱:

方正—方冕—方激—方凤岐

至方正的曾孙方凤岐始有嘉靖年款墨的记录:“极品墨精,嘉靖己未(1559)新安方正曾孙凤岐制。”此时距宣德仅有一百二十年之差,因此,墨款一事落实在其曾孙身上的可能性较大。由此可见,方正是活跃于宣德、正统年间的墨匠。

邵格之

邵格之所制的墨,记录的有永乐、宣德年造的年款墨。此外,也有嘉靖庚子(1540)、万历三年(1575)的作例。邵格之,名正己,字格之。休邑(今安徽休宁)人。制墨得隃麋之妙法,紹方翼之真传。玄文如犀,品质如玉。尝制“御墨”“赤水玄珠”“龙棒珠”名噪一时,为“休宁派”制墨业创始人之一。作为诗人也颇有名望,著有《立石山房草》。

邵氏系谱:

邵青田—邵青邱(丘)—邵琼林—邵正林—邵宾王

明 程君房 “兰亭修禊图”圆墨

嘉靖年代(1522—1566)

盘点万历时代制墨的先驱人物,罗小华可谓首屈一指。此外,还有上述方正的子孙,曾孙方凤岐、方凤冈、方泳等活跃一时;江正也是这一时代的人;汪海崖、汪南石、汪俊贤、汪怀泉、汪中山、项瑶等也是盛极一时。

明宣德 龙香御墨

明宣德 龙香御墨

明成化 舒霞飞碧彩墨

这个时代墨的特征,也和万历时代颇为相似,有不少墨铭并非清晰。虽为极品、绝品或神品以示品质的题名,但也大同小异。纹样单纯,多为蟠螭、双螭、子母螭等纹饰之类。总的来说,简素、古格,不像万历时代那样华丽艳美。

罗小华

罗小华,生卒年不详。名龙文,字含章,号小华,明代制墨业歙派代表人物。以桐烟制墨,墨品极佳,时人誉为“坚如石,纹如犀,一螺值万钱。”嘉靖时,小华为严嵩之子严世藩的幕僚,曾官至中书舍人。后世藩伏法,小华亦下落不明。罗氏制墨传世稀少,且伪品颇多。故宫博物院藏有一锭“一池春绿”墨,颇为可信。此外,“九钖玄香”也是他的精品之作。《歙县志》称罗小华为嘉靖人。明嘉靖、万历年间,岩寺著名制墨大师程君房、方于鲁和罗小华鼎足而立,各显神通,标新立异,使徽墨达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汪中山

汪中山与罗小华的墨匠大名并称于世。嘉靖时期汪氏墨匠一族尤为活跃。汪中山“集锦墨”作为神品,一时间凌驾于罗小华之上。汪中山所作的附有嘉靖年款的“经之墨”,以其精湛的技艺载入《安徽文房四宝史》中。

嘉靖年间的墨匠:

方氏

明隆庆 龙香御墨

方 泳(丙辰年款墨,1556)

方凤岐(己未年款墨,1559)

方凤岗

以上三者,皆是方正的曾孙。

汪氏

汪海厓(戊子年款墨,1528)

汪南石(乙卯年款墨,1555)

汪俊贤(柳洲,罗山)

汪怀泉

其他

项瑶(戊午年款墨,1558)

嘉万之、孙隆、孙琳

以上虽有名字传下来,但无作品作例,仍不甚明了。

猜你喜欢

曾孙制墨宣德
孔雀绿地青花鱼藻纹瓷器的演变与工艺特征
洪武、永乐、宣德、成化古瓷鉴定技巧
视频聊天情牵爷孙
清宫藏瓷中为何少见宣德蟋蟀罐?
墨:我的历史黑不溜丢
装傻的曾祖父
师徒互撕 撕出两部经典
师徒互撕 撕出两部经典
五里亭外墨烟张
汉武帝皇曾孙赦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