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式经典表达

2018-10-21王树荫

中国高等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王树荫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之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分析中国问题,寻求解决中国问题办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发展历程,与马克思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能够解决中国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得出的基本结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理论成果;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姓马”,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式经典表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反映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马克思主义形成与发展进程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著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学习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可以深刻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澄清各种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也是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最佳方式。

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做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做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以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内核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并将之体现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中。

170年前发表的《共产党宣言》,表明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初心。马克思、恩格斯的初心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从《共产党宣言》的“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发展、行动纲领和实践模式。毛泽东明确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坚定人民立场,为人民谋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实事求是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立场观点方法,是贯穿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灵魂与主线。习近平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从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清醒认识与正确把握中国基本国情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一脉相承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营养之源、理论之根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之本。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确立了自己的信仰,并不断坚定自己的信仰。1945年,毛泽东在作党的七大的结论时,向大家推荐五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说“如果有五千人到一万人读过了,并且有大体的了解,那就很好,很有益处。”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谈到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时强调:“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1964年,毛泽东提出高级干部要读30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懂得和掌握更多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评价毛泽东:“从纷然杂陈的各种观点和路径中,经过反复比较和鉴别,毛泽东同志毅然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选择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澜,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毛泽东同志始终都矢志不移、执着追求。”

习近平告诫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要求领导干部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强调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出版的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权威性教材。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引领下,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確立和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为实现和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努力奋斗。

今年是马克思主义的开篇之作、不朽之作《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中国共产党人产生了极为深刻的重大影响。重视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汲取马克思主义思想精华,并应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指出,“学习的方法是‘挤和‘钻,工作忙时就要挤时间,看不懂就要钻进去。中国本来把读书就叫攻书,读不懂的东西要当仇人一样攻之。”毛泽东强调:“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一贯倡导并率先垂范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营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经典著作。毛泽东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在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的而不是空洞的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提出读原著“要精,要管用”,大力倡导全党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也都反复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性。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集中展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科学结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与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坚持以中国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问题为中心,以中国现实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分析中国问题,寻求解决中国问题办法,著书立说,创新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新的境界,提出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崭新理论。

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伟大成就,使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并创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毛泽东的《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形成了成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著作,对中国走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富有重要价值的理论探索。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呈现出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历程。1978年,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发表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强调:“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82年,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1992年春天“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为推进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江泽民的《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胡锦涛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经典著作,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改革开放进程中一个特定时期和一个发展阶段的代表作,也是理解那个时期和阶段发展进程的重要教科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前景。习近平的《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高举中国特色社會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等一系列重要著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作出了重大政治判断,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和战略目标,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必将极大地推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也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9]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

[10]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强调: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N].人民日报,2011-05-14

猜你喜欢

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马恩经典著作引用的学术出版规范
材料成形及控制专业经典著作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