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2018-10-21本刊编辑部

中国高等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历史性强国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深刻分析了我国当前和未来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深刻阐释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作用,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重要部署,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国高校作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的战略支撑力量,主动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科技工作全方位取得了成就。高校以不到全国10%的R&D人员、不到全国8%的R&D经费,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60%以上的重大科研任务,建有6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年获得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院士、杰青、千人、万人等高层次人才总量占全国60%以上,高校发表科技论文数量和获得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均占全国80%以上。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面对伟大的时代,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包括高校科技工作者在内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全局,深化改革,全面发力,对科技事业的坚强领导。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础,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没有捷径,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发展自主创新技术,一定要解放思想,不能认为国外的就是好,如果始终保持这种思想,就会捆绑思维,不利于自主创新。

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通过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重大举措,加强创新驱动系统能力整合,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通道,不断释放创新潜能,加速聚集创新要素,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一个标准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创新体系,不仅可以集纳资本、技术等创新资源,也有利于吸引、凝聚、培育人才和创新团队,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聚焦国家战略目标,形成合力取得突破。

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科技强国战略是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实践表明,人是创新活动中最根本的要素,也是科技创新体系的第一资源。高校应倾尽全力培养人才、求贤若渴引进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深化人才考核评价管理机制改革,创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对广大科技工作者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排头兵提出了殷切希望,包括高校科技工作者在内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不断增强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

猜你喜欢

历史性强国工作者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科技兴邦 创新强国
5·30,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70年强国梦圆 70面行业旗帜
祭坛画作为装置
40年,中国实现历史性跨越
秦晋争霸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