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精粹?薪火相传

2018-10-21陈轶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典故国学环境

陈轶

[案例背景]

诵读国学经典,养正养志养德。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是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智慧,品质和意志创造的,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篇章,历久不衰。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她维系着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生生不息,就如耀眼的明珠,熠熠生辉。

国学经典正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的人文标志和民族灵魂,让国學经典走进校园,走进孩子们的身边。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接受国学经典的教育,才能让他们从小将自己生命的根,深深地扎根于祖国传统文化丰沃的土壤里,变成一个具有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所以孩子们学习国学经典,传承祖国传统文化,非常必要,而且刻不容缓。诵读经典之——《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经典范例。它对人性的问题进行了辩证客观地分析;它精辟地阐述了环境教育对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它让孩子们知道宇宙之广博;它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纵观;它是一本社会科学的教科书,内容充实,典故丰富。它启发孩子们去用心思考,怎样去做人做事,如何辩证地看待世界,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治国平天下,创造未来。

[案例描述]

谈话导入:《三字经》是古代小学生上学学习的第一本书。它是一本古代入学启蒙的学习读物,虽然一共只有1000多字,但是它的内容却包罗万象,里面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和典故。它既然是古代小朋友上学学习的第一本书和课程,就可见它的知识丰富,学了它,你就知道怎样做一个好学生,知道天上,地上,宇宙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呢?”,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在我们没有出生之前的若干年中国都发生了哪些事。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去认识世界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由来,这里还有我们已经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典故,《三字经》涉猎的方面之广,内容之丰富精彩,值得我们很好地吟诵学习,入耳入心,是我们精神上的最好财富。通过对《三字经》的学习,我们会知道很多东西。增长我们的见识,开阔我们的视野!

检查课前布置的诵读情况(95%的学生背诵很好)。

讲解句子,理解含义。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重点讲解“初”和“性”。“初”出生,“性”本性,性情。然后让学生将重点讲解的词的意思放入句子中,理解句子的意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都想把理解的句子的含义与大家分享。(世界上的每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善良的,好的。)[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互相讨论,然后让孩子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教师引出:一样的家庭环境,一样的父母,同是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但是亲兄妹,亲兄弟之间的天性差异就很大,性格也各有千秋,个性色彩都不相同,如果“天性”是刚出生时就决定的了,无法改变,人人都一样,“人之初,性本善。”那么后来他们怎么会有不同的呢?学生们经过思考,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发散思维,生:“和家里的生活条件有关吧!”“和他的生长环境有关吧!”“和她的父母受的教育有关吧,”“和父母对他的帮助教育有关系”发言非常踊跃。师:同学们经过思考都说到了点子上,人性格上的差异不同,与这个人家庭环境的影响教育密切相关,也就是她成长的环境。“性相近,习相远。”这句重点解释“近”和“习”,“近”:接近,类似,“习”:学习、习染,本性本来差别不大,由于后天受到环境教育的影响,学习读书使人变得不一样了,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在这里进一步让学生通过这两小节明确环境教育和学习读书可以改变人,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习”决定了差距“相远”,“初”决定了“性相近”。关于环境教育的影响对人成长得如此重要,我给学生讲了有关“狼孩”的故事,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他和正常的孩子都是一样的,没有太大的差异,可是这个小孩子很不幸,他被遗落在狼群中,因为狼群中没有语言,它们又不能直立行走,更谈不上任何教育,当人们发现他时,他的行为和神态更像……故大家叫他“狼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环境教育多么的重要,后天的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

用课件播放故事典故《令人悲伤的白丝》。师:孩子们这个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白丝”为什么是“令人悲伤的”?生1:白丝是可悲的,因为它是白丝,一旦被染料碰上,染上,就在也永远恢复不了原来的颜色了,所以说是可悲的。生2:我想"白丝"就像我们刚出生时的样子,洁白无瑕,那些染料就像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教育,染缸就是环境呗,如果不注意细节和章法,对我们要细心,不然我们就会变成坏孩子,就成了可悲的白丝。(师:说得真好,能对比自己去想象,善于思考,读懂了典故,你真棒!)

教师小结:墨子的话告诉我们,人的本性就像没有被染的生丝,雪白纯正,而外界的影响就像染料,人是很难抵制外界的影响而保持本性的。所以,对人的教育和引导一定要慎重。故事讲完了,我开始带领学生们诵读,先读后诵,真正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利用多种方法来读:男女交替读;接龙读;拍手读;默读;背诵,最后吟诵,小组比赛。读中感悟《三字经》蕴含的道理。辩证地看待每个同学的成长,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勤奋读书,共同进步。慎重地对待每个孩子的教育。引导孩子们好好读书,改变自己,努力做一个优秀的人。

[案例分析]

“蒙童养正,幼儿养性,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这就是国学具有的重大意义。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备好课,查找好资料,设计好教案,真正使学生在国学诵读中"养性,养志",《三字经》作为经典的国学启蒙教材,学生们在生活中和学前教育中也是耳熟能详的。孩子们吟诵朗朗上口,特别喜欢学,特别感兴趣,课前的布置作业都能很好地完成,课后又能把学到的知识与家长快乐的分享,国学课的收获让孩子们非常的自信,有成就感。同学们经常会和我说:老师,《三字经》真厉害,我们的祖先真聪明,每一小节三个字,表达的意思却是那么丰富,不可思议,好神奇,老师,我特别愿意学,我已经会吟诵好多节了。它真正对孩子们的成长是一种启迪,孩子们在上国学诵读课的同时,也是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精神上的洗礼,更是知识方面的积累和储存。《三字经》里上有天文,下有地理,既说宇宙,又谈历史,不仅教育孩子们如何做人,还引导他们好好做事的道理。《三字经》里面的故事和典故给了孩子们在做人做事上很好的引领,也希望他们在国学经典中,吟之韵律,诵之精华,感知精髓,悟之哲理,让知识和智慧伴随着孩子们成长。师者应把传承国粹经典作为自己光荣的使命,致敬先贤,激励后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国学精粹,润物细

无声……

猜你喜欢

典故国学环境
“垂”改成“掉”,好不好?
典故逸事龙文鞭影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环境清洁工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闻鸡起舞
漫观环境
典故三则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