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令人唏嘘的“小闯将”

2018-10-21徐庆全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师道尊严北京日报编者按

徐庆全

2017年12月10日,黄帅因癌症病逝,享年57岁。

黄帅是谁?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这名字是陌生的。但在20世纪70年代,黄帅作为“反潮流革命小闯将”则家喻户晓。

1973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加编者按转发了《北京日报》的“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之后,全国各中小学迅速掀起了“破师道尊严”“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的活动。

黄帅的来信最早刊登在1973年11月27日《北京日报·内部参考》上。记者在这篇文章中,把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一小学生黄帅定性为“反潮流”典范,而她在信中反映的班主任老师对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的斥责,则定性为“师道尊严”。这份定性的“内部参考”,正契合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迟群、北京市委书记谢静宜的心情,或者说就是贴着二人的思路写的。

就在那一年7月,辽宁一个考大学不会答题的张铁生,在试题背面“吐槽”,被冠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在《辽宁日报》发表;8月《人民日报》加“编者按”转发,各地大学的“教育革命运动”随之轰轰烈烈。半年之后,《北京日报》又提供了小学生的来信,正好借此把小学和中学的运动搞起来。

于是,谢静宜将这期“内参”附上个人意见,转送给北京市委领导;又给市委宣传部长打电话,要《北京日报》公开发表,展开“讨论”。此后,她和迟群又一起约见了黄帅,对她的“反潮流”精神表示支持。

《人民日报》的编者按说:“黄帅敢于向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流毒开火,生动地反映出毛泽东思想哺育的新一代的革命精神面貌。”“在批林整风运动中,我们要注意抓现实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

黄帅的来信搭载着电缆光波迅速在全国传播,激起层层巨浪。

内蒙古生产建设部队十九团政治处的三位知青化名“王亚卓”致信黄帅,指出:“老师不能把学生当敌人,那么学生就能把老师当敌人吗?”他们没有想到,信寄到小学生手上后没两天,就到了教育界乃至全国政坛炙手可热的迟群的案头。迟群批示:“要革命就有反革命,革命就是要革反革命的命。”

具有非凡政治敏感力的黄帅的父亲兴奋异常,捉刀代笔替小学生完成了致“王亚卓”的一封信,迅即交给了《人民日报》总编辑鲁瑛。鲁在信前加了编者按,呈送于他的顶头上司姚文元,姚批示同意发表,并送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审批。

1974年2月11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发表了黄帅的题为《为教育革命大好形势拍手叫好》的文章,作为对“王亚卓”来信的回复。编者按说,革命小将的来信和日记摘抄在报纸上发表后,广大师生和群众都是积极支持黄帅的。

在这股“反潮流”的浪潮中,中小学校为摆脱“文革”开始后正常教学秩序被破坏所采取的措施,教師对学生的管理、严格的要求,统统被指为搞“师道尊严”“复辟”“回潮”;许多教师被迫做检查、受批判;一些学校又出现了“干部管不了,教师教不了,学生学不了”的混乱局面。

在这期间,化名“王亚卓”的三名知青受到批判并从政治处下放,甚至有传言说要把黄帅当共青团“接班人”培养。但是,伴随着“四人帮”集团被“粉碎”,黄帅很快风光不再,她的父母也受到审查,父亲甚至被关进监狱。

黄帅当年12岁,她给《北京日报》写信,是自觉的行为还是由父母或者什么人的推动?至少从信的语句表达上不见小学生的幼稚。比如,“究竟我犯了啥严重错误?难道还要我们毛泽东时代的青少年再做旧教育制度‘师道尊严奴役下的奴隶吗?”就不像小学生的语言。

1979年,黄帅考大学时“政审”有争议,但教育部领导的“不能让孩子承担责任”的话,使她顺利进入北京工业大学。1985年,黄帅赴日本留学,成为让人羡慕的早期留学者。上世纪90年代,她回到母校的出版社供职,直到善终。

黄帅一直对自己的历史保持沉默。2013年,她的《黄帅心语》出版,书中对那段历史没有触及。为此,我曾致电给她,希望当面请教,但她有礼貌、有教养地拒绝了。

(摘自《财新周刊》)

猜你喜欢

师道尊严北京日报编者按
恋爱遭遇不婚族,怎么办?(一)
小言论的大作用
高职院校和谐校园人文构建浅探
2020年7亿人每周至少锻炼1次
试论“师道尊严”对构建双向型师生关系的积极意义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摄影与心理治疗
按语巧点染 文章新峥嵘
寄小读者的信
夜是一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