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摄影的剧本化

2018-10-20杨军武

数码设计 2018年12期
关键词:摄影创作

杨军武

摘要:数字化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演变为摄影的一场变革。摄影大大的降低了技术门槛,已经不是为少数人掌握的黑匣子里面的秘密,促使更多人进入到摄影创作的领域。同时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摄影的创作空间和创作时间愈发的自由和即时,摄影的多元化特征在数字时代被极度的放大,摄影也由职业性进入到了大众性。由于社会生态的变化,摄影由单一的标准化审美进入到了复合型的审美阶段。摄影的创作手法跟随着社会审美的变化产生了很大的改变。进入到信息社会,人们获取资讯的渠道简单快速,人类社会在过去十年所产生的知识是过去几百年的总和甚至更多。这一切影响着人们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认识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导致思维的解构重构。这些思维的产生对人们进行摄影表达有了迸一步的要求,如何从物质性进入到精神性的表述,成为了当代摄影最为迫切的任务。

关键词:摄影;创作;剧本化

中图分类号:J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9129(2018)12 - 0061 - 01

法国摄影家布列松曾經有过著名的“决定性瞬间”摄影理论,深深的影响了几代摄影人。甚至在今天,这个理论的追随者仍然有许多。摄影作为“学者的视网膜”具有历史文献的作用,而由于摄影技术没有像现在这么普遍,所以有限的摄影师实际上是社会影像的采撷者,而这些摄影作品毫无疑问是带有摄影师个人风格的社会历史记录本。在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农业安全局组织的“艰难岁月”摄影项目,前后历时8年,产生了27万张照片,吸引了当时多位优秀的摄影师参与,如沃克埃文斯、多萝西娅兰格等等。他们以多样化的视角进行了社会的观察,表现了经济萧条下的美国农民,是现实主义摄影的范本。当现代的人们观看这些优秀的摄影作品时,大多数的人会把这些作品当成是一种文献资料,而忽略其作为摄影的本体价值。因为我们所处的社会语境发生了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已经开始不满足于已知的知识结构,正极力的去突破现实的束缚,力求创造出自我的语言。

越战以后,动作式摄影迎来了最大挑战对手——电视,人们的阅读习惯也由报纸杂志转向了时间性空间性更为优越的视听结合的方式,这对摄影而言是一次重大的危机。摄影的本体必须意识到摄影自身的优越性所在,并以此为基础,做出自己的回应。80年代插图新闻和图片社为摄影提供了一个新的特色:摄影记者构思一个主题,然后沿着主题的需要,像拍摄电影一样去拍摄一个新闻故事。不难看出这是摄影“剧本化”的开始,可以称之为包装事实,来更好的推销图片故事。

进入到21世纪,互联网技术、云技术、AI技术以及日益生活化的摄影技术让影像成为人们表达思想感情,传递思维观念的重要手段。面对日益复杂而又进化迅速的人类社会,传统的纪实类摄影已经不能满足这种变化表述需求,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具有前瞻意识的创作手法更贴合这个时代的需求,那就是现代摄影的剧本化创作手法。而现代摄影剧本化的创作手法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 作品的立意要高

剧本化的摄影创作是具有明确主题表达,而主题的选择应当结合时代的特点,不能做无病呻吟式的个性发泄。美国著名的摄影师罗伯特弗兰克拍摄的《美国人》是近代摄影历史上重要的作品。然而观看其作品,无序、混乱的视觉似乎是作者在拍摄上的失误,然而弗兰克就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因为他要表现的是高速发展的美国社会所产生的混乱。这其实就是弗兰克在创作之初的剧本设计,他以不同于以往的视觉角度独树一帜的表现了社会问题,进而引发观者的思考。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各种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态度会影响摄影师在创作时的思维倾向,进而影响摄影创作的观看角度。影像在某种意义上说既是记录,也是一种有力的鞭策。让人们不要忘记身边还有亟待改变并为之努力的客观事实,以及充满希望和期待的未来。被誉为美国公众良心的学者苏珊桑塔格所说“摄影是一种观看的语法,更重要的,是一种观看伦理学”,这句话所要传递的就是摄影作为公众视觉作品,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感。所以在摄影的立意上,特别是剧本化的摄影创作过程中,作品最终所要达到的心理引导应当是根源于当代最好是高于当代的思想境界,有益于人们精神生活。

2 避免成为完全摆拍的摄影游戏

摄影是一种艺术的形式,这个概念已经为多数人所接受。正是建立于这样的理解,摄影的工具论作为当代艺术的一种呈现方式,沦为了各种艺术的附庸,丧失了本身的特质,也就是摄影性。与传统的造型艺术形式不同的是,诞生不到200年的摄影从一开始就有区别其他艺术不同的科学性,是一种基于物理学和化学基础的造型方式,这也赋予了摄影客观的精准性,以及这个特质在公众心理产生的真实倾向。当摄影过度的去包装了真实,公众就会质疑其可靠性,从而背离了摄影的本质。例如日本摄影师森村泰昌的《艺术史女孩》,与其说是系列的摄影作品,不如说是影像产品。以模仿名画的形式,导演了艺术史的一幕幕戏剧,力图证明任何一副名画都是表演的过程。当我们观看森村泰昌的艺术作品更多的是考虑摄影在其创作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实现了超越绘画的真实,避免了造型的误区而已。完全的摆拍还有一种感官上的做作,使人感觉到不适。

3 故事的编辑要有逻辑性

现代摄影的剧本化设计中,要充分的考虑到编辑的空间,在拍摄的时候就预留有安排这条路径的空间。现代摄影中有一种现象就是无厘头式的抽象,看了半天不知所云,只是觉得这个作者真的敢拍。涉及到时间、空间、记忆等大而空泛的词汇,总要显得神秘和晦涩难懂。其实就知识而言,越简单易懂越能被大众接受。过于高深和复杂的表现公式只能在短时间内制造哗众取宠的效应,从长远来看,显然缺乏内涵丰富的经典性。所以,作为人类理解社会、理解自然的逻辑性,应当在现代摄影中有更多的份量。要学会用图片讲故事,更要讲好图片故事。

猜你喜欢

摄影创作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Jazz
小艺术家大创作
WZW—bewell摄影月赛
WZW—bewell 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月赛
摄影42℃展版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