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课堂中绽放个体生命的精彩

2018-10-20李艳

新课程·中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个体差异语文

摘 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目前语文教学中亟须注重的论题,这种差异的存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灵活采用教学方法。重视学生个体生命的差异性是第一步,认识学生个体的优势则是尊重个体的真正实行,学生的差异显现从来不是单独的,而是在不同的思维碰撞中才逐渐形成的,互动学习如此重要。个体生命精彩的绽放需要多种因素的结合和教师的因材施教。

关键词:语文;差异;个体

受后现代主义强调的多元化、差异性、去中心化等思潮的影响,教育理念也在悄然地发生变革,从教育形式至教育目的。这种深刻的变革在尊重人的完整性、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多元化评价方面刻下深深的烙印,这种烙印正在延伸至多个领域。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个体差异的存在正是要求老师在课堂中去关怀不同的个体生命意识,开启现代式的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的教学模式,以充分展示学生的不同个性。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绽放个体生命的精彩?笔者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重视学生个体生命的差异性

认识学生个体的差异是尊重个体的第一步,只有很好地认识了这种普遍存在的差异,才有可能让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得到最大程度的解读。在实际过程中,有诸多方法和备案来面对这种差异,从开始的备课到最后的评价,本节主要从教学过程中总结面对差异的策略。

在差异化备课的前提之下,差异化教学可以说是整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当然,面对一个班级几十人的现状,从头到尾都实施差异化教学是不现实的,最为科学合理的是在该差异化教学的时候因材施教。例如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同时列出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难易程度不同,学生可以在阅读课文之后选择性地回答这三个问题,只要完成三个问题的其中之一便可以得到鼓励。如此一来,这种答题方法便可以照顾到基础不同的学生,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满足和鼓励,从而充分地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之时,才有可能将课程学好;反之,学习成绩的上升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如此构成一个良性循环。

二、尊重优势,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叶澜教授曾说:“人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生命,要把课堂作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主动地发展。”如果说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是尊重个体的第一步,那么,认识学生个体的优势则是尊重个体的真正实行。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或者长处都会有所不同,有的学生擅长于写作文,有的学生擅长阅读,有的学生字跡工整,有的学生则记忆力很强……老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优势进行顺势引导。例如,板书时可以让字迹工整的学生尝试;把写作优秀的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以供大家学习;让记忆力卓越的学生担任小组组长监督其他学生背诵课文等。或许,这种鼓励式教学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特长,在以后的精英式教学中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谁也不能否认一种可能性:字迹工整的学生在为日后成为著名书法家奠定基础,作文优秀的学生日后会成为出色的作家。这是认识学生不同优势的积极结果,也是每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审慎和反思的。

三、互动学习,放飞思维

学生的差异显现从来不是单独的,而是在不同的思维碰撞中才逐渐形成的。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老师应该经常引导学生大胆地抒发己见,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对问题和分歧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长处,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让他们在讨论中懂得,人是多元的,知识是无穷的,学习是无止境的。例如在学习一篇课文时,老师在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可以让学生分别作答,从而得出不同的答案,然后让学生针对已有的答案进行讨论,也可以针对某一特定答案进行分析,包括缺点和优点。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个体的尊重,而且会逐渐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互通有无,思维得到碰撞的机会。人永远是社会的人,认识自己的同时也应该认识他人,个体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处在群体之中。这种方式即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也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得到张扬。

当然,学生个体生命的精彩绽放并不是某些单一因素可以决定的,除了以上提到的三点,还有许多其他途径可以促使这种精彩的产生。例如差异化的评价机制,教师在这种评价机制中占据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促使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做出一定反思;学习方式多元,不同的学习方式有不同的效果投射,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尽力要求他们做到精益求精,对于基础稍微差一点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发问,多向同学请教探讨,并给予适当鼓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认识不同个体的优势长处并给予引导,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在课堂上呈现出学生个体生命的精彩。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李艳(1979—),女,汉族,山东淄博人,本科,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第二实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个体差异语文
相似与差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