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表现性评价实施中的误区分析

2018-10-20乔欣

新课程·中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综合实践活动核心素养

乔欣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课程核心素养的评价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表现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是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理念的评价方式。但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教师应在实践中如何遵循表现性评价的理念,采用多元化评价标准,评价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获得的综合性素质和能力呢?结合教学实践和案例,呈现了一些观点。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核心素养;表现性评价

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一直是课程实施中的难题。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重点并不在关注学生所习得的知识方面,而是更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评价活动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自身的体验与经历,关注他们怎样运用已有知识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养成。所以,基于核心素养养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每一项实践活动中,关注学生具体的表现和他们的探究、实践和创新思想等。

笔者结合“观课”活动,发现在教师的评价活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许会影响评价活动的真实意义,或不能完全体现评价活动的真正价值。为了寻找更好的解决策略,笔者曾在自己的课堂中加以实践、探究,现将获得的一些收获与大家分享。

一、例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一门独立的实践课程,其课程评价是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形成的,与其他传统学科课程的评价有着很大不同。它倡导一种质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整体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具有全面性和多样化的特点。它是践行课程育人理念、实现课程育人价值、提升学生的课程核心素养,推进课程常态化实施的重要抓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核心素养评价的困境在于,课程实施时间短、难度大,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式掌握得不够熟练,导致评价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课程的有效实施。当前学生评价的设计都太过关注学生记忆零散知识的能力,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对于怎么评价、评价什么、谁来评价这些问题存在模糊的认识和操作上的偏差。

【问题1】劳技课中的评价——形式大于过程,缺乏深度评价,不能体现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案例】某班进行一次“中国结—鞭炮结”劳动技术课,活动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使用绳子编制鞭炮结。老师为了让学生学会制作方法,采用中国结艺术作品图片展形式导入,再通过教学视频展示鞭炮结制作的步骤。整节课大部分时间是老师的讲解,留给学生动手操作的15分钟左右的时间也是在跟随教师模仿制作中度过。

【分析】纵观全课,虽然有一部分孩子完成了作品,教师在课堂接近尾声时,也选取了个别同学的作品进行简单展示,评价哪个做得美观,似乎评价环节也有所体现。但笔者认为:在这种重视讲解,重视模仿操作,忽视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评价过程中,同学们的同伴合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主动学习能力都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与提升。

【改进策略】如果教师在示范讲解的过程中,能穿插小组合作活动或自主探究活动,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活动操作时间和机会,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这样,孩子也许虽然学得慢一些,但学得可能更牢固一些。教师以评促学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表现性评价可以让学生对同伴的表现更清楚一些,对自己努力的目标更清晰一些。

【问题2】同类内容在不同年级的实施评价——同质教学,目标缺乏梯度,让基于能力发展的表现性评价难以体现。

【案例】在观课中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一些相同或相近的内容在不同年级实施时,教师制定的活动目标却大同小异,基本没有体现出不同年段特点和活动主题的独特性。比如,在我听到的课中有这样两节课,主题都是“采访”,一位老师上四年级,另一位老师上六年级,他们制定的教学目标分别是:

四年级“关于‘家庭用水情况的直面采访”活动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采访的方法和技巧,学会采访他人。(2)经历采访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六年级“采访初体验”的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采访的特点,初步掌握采访的方法和技巧。(2)让学生学会确立主题,经历自主设计采访问题的过程,学会设计采访问题。

【分析】两个活动主题虽然不同,但就从目标制定上看,似乎两位老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活动目标设计大体相同,评价标注也没有具体的表述,而且似乎六年级的目标比四年级的目标还要浅显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基于能力发展的表现性评价如何体现?

【改进策略】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年段特征,将课程目标制定得更清晰一些,形成同主题不同年级的学习目标及要求,并由此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这样,针对学习活动的学生表现性评价就可以在促使核心素养养成和提升方面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表现性评价是建立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科学把握与合理激励上的一种评价方式,强调把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作为一个“真实”的评价场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点滴都是他们评价的依据,这也是新课程形态需要的评价方式。教师应在课程实施中积极尝试使用表现性评价,深化认识,不断积累经验。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表现性评价一定会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9.

[2]王一军,吕林海.校本课程开发:小学案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錢新建.综合实践活动表现性评价的认识、开发与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5(5).

[4]杨静娟.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与探索[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08.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表现性评价综合实践活动核心素养
浅析中职学生考试、考核评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