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语文审题能力的培养

2018-10-20王俊芳

新课程·中旬 2018年5期

王俊芳

摘 要:审题能力,不仅是一种阅读能力,还是一种理解能力。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提高审题能力可通过关键词、横向对比、利用题目透露的信息、进行缩句、换一种说法等途径来提高。

关键词:课堂教学;解题能力;审题能力

有些学生智力发展水平较高,平时上课发言也不错,可一到考试就拿不到高分,细细分析,与审题能力不高有很大的关系。而审题是合理、正确解题的基础,是获取解题信息,最终达到圆满解题的第一步。因此,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比直接给学生答案更重要。

一、抓住关键词

在读题的时候找出关键词、重要词,并且读的时候重点词重点读,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读题训练,如大声读、轻声读、默读、分组读、集体读、多次读等,要求学生做到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从而加深学生对于题意的理解,逐步提高读题能力。

如:“从课文中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则故事,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把你的感受写出来。”做这类题目,学生容易就故事写体会,写一通虚假的、肤浅的感受,令人感到无病呻吟,为避免这种毛病,应引导学生找到关键词: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實际。只有联系实际,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走进想象所述的情境之中,从内心深处去靠近题目,而不是一个游离于题目之外的观者,这一点对于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审题的好办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座将审题与生活联系起来的桥梁。

二、横向对比

思维定式也可称为思维惯性,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倾向。学生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在学习实践中惯用格式化的思维模式,面对问题,自然地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对其进行思考与处理。有些同类题目学生就容易受到思维定式的干扰,如: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这类题目看似简单,但很多学生由于粗心,更因为受到以前题目“给正确的词打‘∨”的干扰,所以常常做些吃力不讨好的无用功。

因此,在学生做这类题目之前,我常这样训练:这道题目是用斜线画去不恰当的词,还是用勾勾出正确的词?引导学生进行同类题目横向对比的思维比较,慢慢地,学生便能够寻找有用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弱化学生语文学习中思维定式的一种积极措施,从而正确答题。

三、利用题目透露的信息

有些题目会隐藏着一些答案或提示,遇到这一类题目,应训练学生及时利用这些信息,为解题服务。

如,信息透露得很明显的一类题:“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很多呢!如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下面的句子属于哪种描写呢?”这类题目,透露的信息有很多,首先告诉我们,下面的句子都是描写人物的;其次,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几种;第三,下面题目的答案都隐藏在题目中。

还有一类是隐藏得较隐蔽的题,如,排句序的题目常会这样出:“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下面的句子排句序”;或“请按地点的变化给下面的句子排句序”等,这类题目,已把解题方法透露出来了,解题时应先让学生找到或破解出这些信息再动笔,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进行缩句,找出主干

有些题目很长并且容易让学生产生歧义,遇到这类题目,我让学生先进行缩句,找找句子的主干,再加上关键词,从而正确理解题意。如:作文题目“选择你喜欢的一种动物,可以写它的外形、脾气等特点,也可以写它的捕食、嬉戏、休息等习性,还可以写你和它之间所发生的故事。”到底写什么内容呢?课引导学生进行缩句:选择动物,可以写特点,可以写习性,还可以写故事。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言简意赅的主干选择其中一项进行习作。

五、换一种说法

有些题目,学生看完会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此时,我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换一种方式说说这道题的题意,换一种说法,会让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如:“赠言要因人而异。读一读,想一想,下列几则赠言适合送给哪些特点的同学?把你的建议填在括号里。”这里一共有三句话,这道题到底叫我们干什么呢?请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成同样的意思但说法不一样的问题:针对同学的不同特点写写赠言。这样,学生就能豁然开朗,明白题意,从而轻松答题。再如:“看到美丽洁净的校园,谁会不舒服呢?(请给句子换一种说法,要求句意不变,用两种方式)遇到这类题,先提示学生这道题的题意,用另一种说法试着表达一下,其实这道题就是要我们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或双重否定句。

会审题与审题能力之间不能画上一个等号,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它几乎无捷径可走,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它要求教师必须有目的地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练审题,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渐渐地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参考文献:

[1]郭道胜.学生进入思考的世界[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05.

[2]蒋宗尧.法运用与学法指导基本功[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01.

[3]王丽娟.数学审题基本方法探究[J].教苑点滴,2007(4).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