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德课堂中师生对话交流实效性探究

2018-10-20张倩

新课程·中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实效性

张倩

摘 要:师生对话交流,是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是教育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对话目的,追求对话平等,设计对话梯度,选择对话时机,创设对话情境。通过有效的对话交流,促进儿童道德成长。

关键词:品德课堂教学;师生对话交流;实效性

恰当有效的对话,不仅能顺利实施预期的教学过程和目标,更能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协调有序的发展,更好地提高品德课堂的实效性。

一、明确对话目的,凸显教学目标意识

一位老师执教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时,做了如下的“精心”设计:

师:同學们,我们先来看一段送奶工工作状况的视频,过会儿老师会有问题要问哦。师: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送奶工几点起床?要送多少户牛奶?一共要爬多少层楼梯?那么,如果让你们来做这份工作,你们愿意吗?

一生低声说:不愿意。

另一生也跟着说:太累,收入又少。

老师也不知是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回答,还是一时之间也不知如何去应对他们,转而讨论下一个问题……那么,老师的这个问题到底要学生回答什么,想要引导他们感受什么呢?

课后,我扪心自问,然后意识到:教师必须认真考虑问题的有效性,不可以问得太广、太深,更不可误导学生,否则会导致学生价值取向发生偏差,达不到对话交流真正的目的,也无法得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追求对话平等,凸显课堂生本意识

有效的对话要以师生平等关系作为重要保障,教师要调动一切内在和外在的积极因素,主动调整角色,放下架子,和学生交朋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轻松、自由、美好、和谐的对话环境。

在执教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做事不拖拉》一课时,一位老师播放了一位同龄的小男孩的视频,看看周末他在家里的一些生活、学习情况,学生很快感受到这位小朋友做事拖拉、不抓紧时间。老师这时告诉学生,他是自己的儿子,今天把他带到了现场请小朋友们想想办法帮帮他,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可激动啦,想帮自己的老师解决烦恼,孩子们在课堂上进行对话交流,给这对母子支招。她在孩子们面前不再是严肃的老师,而是一位普通的母亲。

课堂对话要想有效,就必须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通过平等、坦诚的对话,学生获得了真切的情感体验,由被动接受的傻学变为主动参与的乐学、会学,从而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自我内化。

三、设计问题坡度,启迪学生思维碰撞

没有问答就没有对话,对话教学的核心是讨论问题。教师的提问只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形式,并不是对话的本质,有效的课堂提问要讲究坡度,步步推进。笔者在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我们和诚信在一起》时,对于主问题作了如下设置——首先课件出示《小凡卡的故事》,配以画外音讲述这个故事,接着问:小凡卡到底应不应该离开“岗位”回家去?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诚信的理解。

上述问题的设置,由教材中的小故事生发开来,引导学生去理解“诚信”,先提问表层认知性问题,再分析综合性问题,不仅激活了学生已有的关于“诚信”的经验,而且使学生能很好地构建新的现实社会中的诚信理念。

四、选择切入时机,生成课堂教学资源

如果学生不是处于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或者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就不要去启发他、开导他,否则就难以指导学生真切地明白其中的道理。例如,在教授《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一课时,先播放莫高窟美轮美奂的飞天壁画、迷人的飞天舞蹈,然后教师再引入莫高窟许多珍贵文物被掠夺的图文资料,此时,大部分的学生由原先的惊叹变为激愤,对当时无能清政府的谴责。在这样的情感冲击下,许多同学难以抑制心中的激愤,纷纷表示:一定要让祖国变强大,让其他国家不敢再来侵犯我们,要把我们的国宝再“夺”回来!

可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与学生进行对话,及时地捕捉与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并能触动学生交流欲望、思考兴趣的生成资源,巧妙利用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并促进学生情感的激荡,有利于儿童道德自我构建的生成资源。课堂教学往往由于这些生成资源的存在,使学生的学习深入而妙趣横生,充满智慧。

五、创设情境对话,促进道德自我构建

构建和谐的对话平台,让学生敢于说出真话实话。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坚决拒绝烟和毒》一课时,进行了“现场演练”:教师将自己的身份转化为学生的好友,放学后想法设法诱惑这位同学去酒吧、去试吸第一口。这位“老师好友”在课堂临时创设的“酒吧门口”这一场景中,步步紧逼。参与演练的学生由于前半节课上对毒品危害的深入了解,坚定了信念,一次次用机智的语言回绝了这位“好友”。演练结束后,教师又组织其余学生进行课堂评价,并请大家来支招:当有人逼迫时,你该怎么办?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成为了“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情感、道德体验凝聚在一起,以达到课堂教学活动的最佳状态,使他们产生情感和认知,从而自然地获得道德的自我构建。

总之,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巧妙地创设对话的情境,尊重每一位学生,保证学生能充分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让学生在品德课堂畅所欲言,使思维得到启迪,实现道德的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潘娜.用“对话”构建道德规范的共同体:小学品德教学中对话教育范式的构建[J].江苏教育研究,2012(11).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实效性
提高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提高微课教学实效性的探讨
协商实效性研究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多媒体技术应用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老少互动 提升关工委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