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困境与对策分析

2018-10-20赵永青

新课程·中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社团活动对策体育

赵永青

摘 要:由于学校教育智育的单一发展,大量学生因为课业压力的增加身体素质呈明显下降趋势,于是发展体育教育再次被提上日程。但农村学校因为地处偏远,资金缺乏,人力物力较城市学校明显不足,如何在农村学校发展体育教育,就个人的看法简要地谈谈这个问题。

关键词:体育;社团活动;对策

一、造成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1.教学时间安排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普通中小学校、农村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然而,在广大农村中小学,“两操两课三活动”根本没有得到落实,一些学校只是将体育课安排在课表上,但有名无实,常常被其他课取而代之。课外体育活动没有统一安排,变成了自习课和辅导课的代名词。部分学校到了毕业班,为了应试学生享受的“优待”是免上早操,免去课外体育活动,有的甚至免上体育课。

2.教学场地与器材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体育场地或体育器材、设备。”但一些农村学校不仅场地狭小,而且挤占、挪用现象严重,屡禁不止,许多场地渐渐被蚕食。某乡农村仅有一所学校有一处400米标准田径场,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后来该校为绿化校园,而将田径场分割成不足200米的场地。更有甚者,将学校体育场地作为打碾晒场的好去处。凡此种种,导致农村学校体育场地愈来愈小,愈来愈狭,这与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形成明显的反差。

3.教学师资

教学师资上,一方面是体育教师的严重不足和业务能力的低下;另一方面却是大批教师的流失。许多学校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体育课长期由其他任课老师应付了事。“一声哨子两个球,放羊式”教学成了农村一些学校体育课的主要内容形式。某乡一所中学体育教师在年度考评中本应跻身优秀等次行列,而最终只给其良好等次,当这位体育教师向学校领导讨个说法时,却以保护主科教师的职称评聘为由给予答复。体育教师工作环境苦,社会地位低,待遇差,他(她)们早出晚归、风雨不止,评优级无望,晋级靠边,处处从事其他工作者有之,弃教从商者有之。由于思想和精神上的失望,跳槽改行、另谋生路已成为很多体育教师的想法。

4.教学经费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根据体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内,予以妥善安排。”农村有的学校,就连“体育经费”一词也很陌生。由于体育经费严重短缺,购置体育器材只是一句空话。

5.教学观念

观念上,虽然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等法规,但由于一些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对学校体育地位认识不高,偏重智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状况愈演愈烈,致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举步维艰,体育作为“小三门”长期遭受冷遇,导致体育工作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极为普遍。

6.教学方向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但农村学校体育不仅单调、沉闷,忽视群众性、基础性、健身性的特点,而且对课余体育训练“无为而治”,为应付比赛而临阵磨枪的现象相当严重,将体育人才“扼杀”在“摇篮”之中,使体育后备人才青黄不接。

二、解决农村少数民族学校体育发展困境的对策

农村少数民族学校体育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是多层次、全方位的,要解决诸多矛盾和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抓住主要矛盾和问题,才有可能使农村学校体育彻底摆脱困境。

1.转变重智轻体的观念

观念的更新是重中之重。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对体育有许多精辟的见解:“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目前,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究其原因,就是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对学校体育在德育和智育培养中的促进作用认识不够,因此,对农村学校体育形成主观上的消极,缺乏扎实有效的工作。要切实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抓住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积极宣传学校的重要意义,使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全社会对学校体育的重要意义有足够的认识。观念转变了,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矛盾就具有了前提条件。

2.探索学校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要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学校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各级教育、体育部门要密切配合,统一思想,制定农村学校体育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学校体育工作,使之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在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条例》中抓好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充分认识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将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软任务变为硬指标,将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与学校评优、领导考核挂钩,实行目标管理,从根本上扭转忽视农村学校体育的局面。

3.强化软、硬基础条件建设,激发师资活力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在农村學校体育工作中,不仅要抓“硬件”建设,而且要抓好“软件”和“活件”,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在职称评定、课时计划、晋级评优等方面使他(她)们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使其人尽其才。针对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多层次、多渠道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独立和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使其成为学科带头人,为农村学校体育提供必要的经费。有计划地配置体育器材,提倡修旧利废,自治体育器材,做到物尽其用,不断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强化课余体育训练,注重体育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动员全社会关心学校体育,提高全民体育意识,形成人人关心体育、人人支持体育事业的社会氛围,农村学校体育就必将走向新生。

农村中小学体育矛盾的日益突出,采取必要措施加大农村学校体育力度已势在必行。首先要从基层中小学抓起,从日常的“两操两课三活动”抓起,从基层的业余训练抓起,从基层体育师资抓起。立足现实,着眼于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寻求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出路,无疑成为摆在学校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社团活动对策体育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2016体育年
体育社团活动在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开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