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活中寻找情境,在情境中生成知识

2018-10-20蒋媛

新课程·中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知识情境素养

蒋媛

摘 要:义务教学阶段的化学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科技、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的化学教学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素养;生活;情境;知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倡“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其中发展的两点素养为“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这也将化学学习最终提升到了精神层面的高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来源于生活,也必然回归到生活。如何有效开展化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我认为“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素养方面存在着一些弊端:教师主导地讲、学生被动地学,是教师在牵引着学生走,学生缺乏思考,课堂缺乏活力。长此以往,学生只是在机械地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认知,难以形成内在的素养。“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这些弊端。

将“知识问题化”,是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加工,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提问,通过这些问题展开教学;或者将知识的形成隐藏在连串的问题中,促进学生去思考、交流、实践,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将“问题情境化”,是寻找有效情境将教材内容进行串连,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解决一系列问题获得学科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

将“情境生活化”,是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情境开展教学,以教材为蓝本,更多地联系实际生活,以教材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选择加工成问题情境,提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假设和猜想,引发思考。

二、“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实例

我将结合自己评优课的一些实例,谈谈对“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理解和应用。

在参加市评优课的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中,所给上课内容是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从金属的物理性质开始到化学性质中的金属能与氧气反应结束。这一内容与我们平时的课时内容有所差别,所以我在“情境主线设置”和“知识逐渐深化”这两个方面进行了重点的思考。

1.在“情境主线设置”上,我以平时使用的烧水壶这一情境为主线展开教学

展示烧水壶→提问1:烧水壶身是什么做的?利用其什么性质?→提问2:烧水壶中还有哪些金属?分别利用它们的什么性质?→提问3:通过分析烧水壶你还能得出铁有哪些物理性质?→提问4:你认为哪些性质是所有金属都有的?→提问5:在烧水壶中除了金属还有没有其他材料?它在什么位置?作用是什么?→提问6: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烧水壶不用银做导线?→过渡:烧水壶壶底是什么物质?怎么产生的?讲解金属与氧气反应。

2.在“知识逐渐深化”上,我运用了“两主题,五活动”模式展开教学

第一主题是“认识金属的物理性質”,其中我安排了两个活动:(1)“看一看、想一想”:通过看烧水壶想烧水壶中金属的物理性质。(2)“议一议、说一说”:通过生活中的金属运用实例说说其对应的性质,再通过实例进一步议议在金属的实际应用中除了性质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第二主题是“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其中我安排了三个活动:(1)“再看看、再想想”:通过烧水壶底生锈思考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而引入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做一做、写一写:活动与探究”:①分组实验:观察镁片、铝片、铁丝、铜丝表面,用砂石打磨后再观察,有何发现?②前面有没有学习过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回忆现象、表达式。③分组实验:将打磨后的铝片、铜丝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尝试写出表达式。(3)“议一议、再认知:拓展与延伸”:①思考:所有的金属都能和氧气反应吗?②思考:铁锅生锈我们要及时除去,而铝锅“生锈”却不能除去,你知道为什么吗?③思考:根据上述反应你能否比较一下这些金属的活泼程度?

这节课从生活中的烧水壶这一情境出发,围绕这一主线展开相关知识的提问,抽丝剥茧、层层深入,课堂反馈度好,实现了课堂的有效教学。

三、“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普遍开展

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的普遍开展,我认为和教师的学习、反思、总结、运用息息相关。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切合问题的生活化情境,如何将情境和问题融为一体,如何通过情境展开问题的探究。同时也要不断运用和总结,只有将理论付诸实践,才能不断出真知出新意,真正做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参考文献:

[1]缪陈亚.化学教学中巧设情境的实践与反思[J].化学教与学,2012(9).

[2]惠海涛.探究式教学的逻辑设计[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知识情境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