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成,课堂教学的生命

2018-10-20郭福劲

新课程·中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生命力预设发展

郭福劲

摘 要:课堂教学必须预设,更要生成。生成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生成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发展的过程,也是结果。生成的课堂是本真的课堂、是学习主体的课堂、是生命勃发的课堂。教学要重视生成,放胆生成,让课堂教学迸发生命的力量。

关键词:预设;生成;发展;生命力

课堂教学的生命力体现在既定预设下的动态生成,生成性是课堂教学生命的重要特征。新课程理念下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充满生命力的,应该蕴含着丰富的有效生成。

一、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一对基本矛盾,两者对立统一。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它通过既定教材、既定内容来实施教学,承担着教育人、培养人的责任,这决定着课堂教学必须具有预设性;但教材的开放性,师生的能动性,学生的差异性等众多因素又决定教学过程的不定性和生成性。课堂教学必须预设,更要生成。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没有生成,教学就没有生命。预设是教学成功的前提,而教学成功与否,又取决于课堂生成如何,从这个意义上讲,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预设与生成对立于课堂,统一于課堂,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丰满与升华,是预设的超越与拓展。新课程教学讲究预设,更注重生成。

二、什么是教学生成

教学生成,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师生、生生合作探究,交流碰撞中而出现超出教师预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收获,包括学习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发现、有收获、有提升、有发展。生成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发展的过程,也是结果。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它表现为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参与、能动性思考、创造性发现和个体性展现,其实质就是学生的思想的流动、感情的涌动、思维的跳动,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课堂的搏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必然会突破预设,超越预设,带来生成。所以,生成是成功教学的必然结果,生成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

特征。

三、教学要有生成性意识

新课程教学强调教学生成,生成的实质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应具有生成性教学意识。

1.生成性教学要求教师具备学生“两全”发展意识

这就是要重视全体学生的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尊重每个学生,高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表现,随时抓住教学的契机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或学生某些方面的发展。比如,当要求学生用一个词语来表达“目标专一,最终成功”的意思时,几乎所有学生都回答“水滴石穿”,而后,却有一个学生说“水滴石成”,引发全班哄笑。这时教师怎么处理?其实这就一个教学生成,如果你没有生成意识,不重视每个学生个体在课堂中发展,你会不假思索地采取化解尴尬做法了事,但这样却扼杀了一个教育学生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好机会。事实上,那个学生是在细心观察喀斯特地貌溶洞中滴水的景象,才有这“水滴石成”之说的,如果尊重地、包容地耐心倾听一下这位学生的解说,这不是一个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观察良好习惯,教育学生敢于打破常识,勇于探求新知的好机会吗?多可贵的生成!发展性生成应该成为每个教师教学的一种意识,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

2.要认识生成的内涵是多面性的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开放性的课堂里学生获得的发展也应该是多方面,因此教学生成也是多方面的。这“多方面”不是杂乱无章、八面开花,是教学弹性预设下的“多方面”,是教学预设的丰满与拓展。从认知发展角度看,生成是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是视野由窄小到扩大;从思维发展角度看,生成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能力发展角度讲,生成是由“不会”向“学会”,从“生疏”到“熟练”的提升;从感情发展角度讲,生成是学生对文本感情的认同与共鸣;生成还是思想、性格、心理等方面的发展与完善。教师要具有生成内涵多面性意识。教学中,在课堂预设的主线上、在开放预设的范围内或在预设框架外,教师要始终牢记学生发展的理念,善于捕捉每一个生成契机,发掘生成的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生成性教学要求教师重视教学过程,重视学生课堂表现

传统教学看重预设,教学过程力求按预设程序走的预设结果,生怕过程节外生枝,忽视了教学过程学生的能动表现和课堂的随机生成。生成性教学关注预设,更关注教学的动态过程和学生的课堂表现,围绕预设,又不怕出离预设。它认为学生是在过程中发展和随时发展的,所以不要回避课堂发生的问题,不要回避学生的课堂表现,善于抓住或造就课堂动态生成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一文中最先明确提出生成性教学理论时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有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过程。”课堂是生命的一段旅程,精彩尽在过程,发展尽在过程,重视过程才是重视生命的存在,重视过程才让生命获得发展。

笔者教朱自清《荷塘夜色》的第4自然段时,在朗读感知后,我问学生:“阅读了这段文字,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最突出的感受,你用什么词?”学生踊跃发言,许多学生都说出了“美”,有的说“景美”,有的说“静美”,有的说“文字美”,突然有个学生大声说“好色”,大家一听,先是愕然,跟着就有许多同学笑了。我笑问学生何出此言,这位学生说:“作者总爱用描写女人的词语,可见他很喜欢女人,好色!”我赞扬他观察细致,言之有据。继而我让学生讨论“好色可否?”学生饶有兴致,我引导学生探讨“色”的内涵,学生逐渐理解:“色”与“女人”“女色”“美貌”有关,追溯古汉语,“色”是“容貌,面容的意思”,“色”无罪过。“好色”是指喜欢容貌好看的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可非议。在探讨的氛围中,有学生联想到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比喻,我趁机引导学生回归文本,体会作者把荷花比作女人用意:作者用描写女人的词语来写花,是为了更生动、更形象地表现荷花的美,美得亲切、美得动人;而景致美、语言美也正是这段话的一大特色。我想这个生成带给学生的收获是丰富而深刻的。

四、课堂生成的有利条件

1.转变观念,放胆生成

新课程改革实施多年,新课程教学实践在热热闹闹地展开,但不少教师却是新瓶装旧酒,形容新的课堂还在存着旧的理念,囿于预设,怕于生成。我们要充分认识,生成性课堂才是原生态的课堂,才是开放性的课堂,才是生命发展的课堂,才是新课程教学的真课堂。要让生成的意义和地位在教学中得到足够的认可。教学要重视预设,但更要重视生成,敢于生成。要开放预设,敢于让学生的思想、思维和感情在课堂里展现、交流、碰撞,让学生各异的个性,生命的智慧,创新的精神得到充分展现,这样课堂就会有更多精彩的生成,就会有更丰盈的课堂价值。

2.弹性预设,适度预设

我们强调生成不能罔顾预设。没有预设就没有生成,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預设要有弹性,要在预设内给生成留空间,也要给预设外生成留生路。预设宜粗而明,不宜细而死。就语文教学而言,一堂课的预设大体上要明确五个问题:(1)要教什么?(2)学生要达到怎样的目标?(3)通过怎样的文本材料达到目标?(4)教学过程采用什么方法?(5)每个环节师生如何互动?教师可以充分考虑教学环节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但不能设定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但不能牵死学生的思维。预设要考虑给学生主体参与留空间,给学生思考表达留空间,给学生个性展现留空间。预设不是把教师排除在表达交流之外,而是平等参与探究,却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3.民主尊重,宽松和谐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进步的促进者。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不能占领着课堂上,去宣示权威,去推销看法;而要平等对待学生,要真正尊重学生,要多些鼓励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合作交流,敢于创新思考,勇于发表看法。教学中,教师要多些包容的心态、亲和的话语、耐心的倾听、睿智的启发,这样有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习的热情和智慧,从而给课堂带来更多精彩的生成。

4.巧用方法,善创情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和营造切合的情境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探求的欲望,能更好地催生课堂的精彩生成。例如,在教李白的《哭晁卿衡》①时,笔者运用了一种“以拙衬巧”的方法,带出了较好的生成效果。在引导学生朗读和整体感知后,我对同学说,乘着诗兴,老师也就相同题材即兴创造一首(其实不是什么诗,只是有意去掉诗味的文意表述而已):“朋友晁衡离长安,乘船渡海回日本,不幸遇难沉大海,我心悲伤情无限。”我念一句写一句,学生热情高涨。写完后我让学生品评我的“诗”,再对比李白的诗。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评拙赏巧”的热情中,学生既深切体会了诗歌语言美、含蓄美和情感美的特点,又切实领会了诗歌中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

5.学识渊博,教学机智

具有渊博的学识,是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更是教师灵活应对课堂教学各种生成的有利条件。渊博学识与教学意识的结合会产生教学机智。教学机智有利于教师捕捉和处理课堂生成,让生成变为教育学生的良好契机。一节语文课堂上,有个男学生在照镜子。当老师注意到他时,他及其他同学随即屏息静看老师反应。这位老师看到那位同学坐在教室一隅,灵机一动,想起了冰心的诗句,微笑地看着他调侃地说:“墙角的小花,当你孤芳自赏时,你的天地便小了。”这么一说,同学们都被教师的学识、机智与包容打动了,轻松一笑,然后大家又集中注意力继续上课了,那位男生听得更专心。

生成是预设下的,生成也是超预设的。生成的课堂是本真的课堂,是学习主体的课堂,是生命勃发的课堂。生成的课堂里是思想的碰撞,是情感的交汇,是思维的跳跃,是智慧的闪现。教学要重视生成,放胆生成,让课堂教学迸发生命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2]郭元祥.论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5(9).

[3]罗祖兵.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

注①:《哭晁卿衡》原文为“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生命力预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坚守初心,作品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主动创新是新型智库生命力所在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