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农村高中生史料实证意识的培养策略

2018-10-19王华良

文理导航 2018年16期
关键词:秦始皇培养策略

王华良

【摘 要】培养史料实证意识是目前各国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史料实证意识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素養和前提。本文结合农村高中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高中历史选修课《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秦始皇》提出了以下几点培养策略:充分借助考古学资料;制作文物模型;展开辩论赛;历史小论文的写作训练;小步教学,给予学生充分的耐心和时间。其中,最后一个策略是最根本的策略。

【关键词】史料实证意识;培养策略;秦始皇

正在修订和讨论中的《最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中提出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科素养,而且史料实证素养是其中最基本的学科素养。傅斯年说过“史学即史料学”,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历史学科中都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只有把实证意识培养好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才能真正养成,失去了史料实证,那么历史就无根可循,其他历史素养也无从谈起。

一、有关史料和史料实证意识培养策略的已有研究

有关史料的内涵和分类方面,杨丽萍在《史料批判和运用第一手档案原则》一文中提到,史料就是历史研究时的根据,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指历史发生时即产生的,后者指后人对第一手史料所做的进一步研究和解释,该文强调要更多地运用第一手档案进行历史研究才能寻找真实的历史。在史料实证意识的培养策略方面,《最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给出了明确的解释,必须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具体来说,是指学生要善于识别纷繁复杂、不同类型的史料,要掌握搜集史料并且鉴别史料真伪的方法,靠证据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的素养。美国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评价证据、掌握比较和分析的能力、对历史记录能合理地解释,并且形成了围绕史料“做历史”的探究性的学习模式;英国教学则是运用史料开展“新历史科”。还有部分一线教师的文章是以案例的形式进行研究的,如,田耕的《通过史料实证 增进历史理解——以“军机处”微格教学为例》。总的来说,关于培养途径和策略方面,美国的教学模式是值得借鉴的,但是在我国,尤其是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这种教学模式是难以全部实行的,而国内的培养策略还是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对史料的搜集和解读方面。

在农村高中生历史意识培养的方面,对其中存在的困难是提到比较多的。如,马国民《新课改下农村高中历史教学的困惑和反思》提到有以下困难:农村高中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导致教学任务难以按计划完成,课时不足,评价方式单一——考试成绩和高考。《历史意识、教学方法、课程资源》一书针对农村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进行了研究,提到了推进中的困难,主要包括农村学生的家长主要看重考试的训练、农村地区缺乏具有新理念的师资队伍、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和教材的习惯。结合我所教学的农村高中实际来说,阻碍农村高中生史料实证意识培养的因素有: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兴趣不浓、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农村高中条件非常有限;目前评价方式单一和课时有限。

二、本文的策略建议和案例

考虑到农村高中学生的特点,以及有限的条件,本文结合高中历史选修课《秦始皇》一课,提出了以下几条培养策略:

1.充分借助考古学资料,建立初步的史料实证印象

要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最好的材料莫过于第一手史料即原始史料。但由于史料比较少,甚至对县级市的农村学校来说,更是难得一见。再加上实际情况——农村高中的学生在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方面欠缺,但直观思维和感性思维很活跃的。因此,我们需要借助丰富的图片和视频展现出土的文物和墓葬,帮助学生从出土文物中获得“历史理解和价值观从根本来源于你对历史遗存的理解”这一认知。在《秦始皇》这一课的教学中:

第一,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证明秦朝政府是依照法律治理管理人民的, 并且谈一谈秦朝法律的特色,教师可以在讨论进行过程中展示《秦律》的保存情况,同时展示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发掘的现场以及其中出土的一千多支秦简图片,并展示其内容。学生通过直观的考古学资料,就能直接建立“史料实证”的初步意识。

第二,在研究秦始皇暴政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直观地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文物及其规模,这在生产力低、人口稀少的秦朝,你能感受到什么呢?学生自然就会得出对秦始皇治国的看法,这也就建立了最直接的史料实证印象。

2.制作文物模型,让史料实证鲜活起来

镇江市某高中有专门的地理教室、历史教室、音乐教室等,历史教室里摆满了各种文物模型,如地动仪,龙骨水车,金缕玉衣等,学生走进的就是一个历史的世界,这里不需要语言,学生就能通过模型跟历史对话。农村高中硬件条件有限,但是学生爱好活动,因此,让学生制作文物模型是一件既能提高其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史料实证意识的较好途径。

在《秦始皇》这一课的教学前,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先动起来,比如制作一些有关秦始皇统治措施方面的小文物模型。如,一支刻字的秦简、一个兵马俑的模型、春秋战国和秦朝的钱币、长城模型等,并让学生谈谈制作这些东西的感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培养出历史理解和价值观了。

3.展开辩论赛,让学生把各种史料运用起来

辩论赛是最需要引经据典的,这其中需要大量地引用第二手史料;辩论赛也能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寻找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去图书馆、上网、在老师那获取各种史料;教师在辩论的过程中,要着重评价学生的史料实证方面的不足和进步之处,从而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每一个历史理解和结论都是需要有依据的。因此,本文强烈推荐高中历史课堂偶尔采用一些辩论赛。

案例如下:

“始皇评说”辩论赛

辩论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方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方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評判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员和观众: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为剩余同学)

辩论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辩论比赛和观众提问)

评委点评和总结:_______________

本节备注:教师在辩题确定、点评两个环节需要作出指导,引导同学们注意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二是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评价始皇(如站在人民利益的角度等),三是辩词需要有理有据。

4.结合高考内容,进行历史小论文的写作

近年来江苏历史高考中一直有历史小论文的考题,这是一个方向标,引导着我们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要把握好这一方向,着力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上下苦功夫。论文写作本就应该是有理有据的,一个历史观点需要第一手史料或是第二手史料或是历史叙述的支撑,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历史小论文也是培养史料实证意识的重要途径。农村高中学生在这一方面是非常欠缺的,考虑到现实考试和能力培养,因此更需要努力培养。

案例如下:

请写一篇关于“始皇评说”的小论文,要求:结合辩论赛和你自身看法;史论结合;文法流畅,字数不限,择优选读。

5.小步教学,给予充分的时间和耐心是最根本的策略

农村高中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缺缺,这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障碍,但是,本文建议,正是这些学生的特点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思考和探索的时间,也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耐心,在城区中学的学生完成《秦始皇》这一课的时候,我们宁可放慢脚步,用两节甚至三节帮助学生得到成长,而不是追赶教学进度,完成考试任务。我认为,若是教师们都能为了让学生获得真正的成长而牺牲一些功利的追求,那么这是值得的。

三、小结

回想我们每个人,包括学生包括史学家们,对历史最感兴趣的部分也都是对史料的兴趣,我们的教学正是要回归原始,回归到对史料的解读和理解上去,听一听历史的声音。本文对史料实证意识的培养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今后的课程改革和日常教学中能进一步地探索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杨丽萍.史料批判和运用第一手档案原则——以兰克的实证主义为例[J].黑龙江史志,2015年03期

[2]最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M],2005年

[3]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9月第26卷第9期

[4]马国民.新课改下农村高中历史教学的困惑和反思[M].吉林教育,2012年5月

[5]陈雄章.历史意识、教学方法、课程资源[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

猜你喜欢

秦始皇培养策略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甘罗巧辩秦始皇
秦始皇忆师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秦始皇拜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