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海外来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2018-10-19李吉墉周春山

城市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街镇外来人口珠海市

李吉墉,周春山,杨 高



珠海外来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李吉墉1,周春山2,杨 高3

(1.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 珠海 519000;2.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 510275;3. 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广州 510320)

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提出和港珠澳大桥的即将通车,使珠海历史性地站在国家战略的重要节点上。以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以街道(镇)为单元,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和GIS空间技术方法研究发现珠海外来人口的时空演变特征:外来人口主要分布在香洲城区、金湾城区和斗门城区,具有明显的城区和非城区的差异性分布规律;2000年外来人口热点区(高聚集区)集中在香洲区尤其是中心城区,冷点区(低聚集区)则分布在西部的斗门区。2000-2010年全市外来人口分布重心逐步向西南偏移,集中度呈下降趋势;热点区和冷点区均大幅减少,但在金湾城区形成了新的热点区;外来人口密度高值基本不变,始终保持老城区的“1个高中心”;街镇内部外来人口空间变化差异较大。

外来人口;时空演变;珠海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为2.45亿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通过定量研究外来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有利于丰富中国外来人口空间视角的研究;有利于为推动外来人口市民化提供政策参考。

西方相关研究主要探析移民住房选择和住房状况的影响因素,包括区位条件、收入、住房因素、制度因素、人口特征和家庭生命周期。[1-2]国内相关研究从研究尺度可总结为全国尺度[3]、省际(区域)尺度[4]和城市尺度。[5]城乡结合部是外来人口空间分布最集中的区域,[6]外来人口高密度地区主要分布在工业集中区和城市中心区。[5]除了研究空间分布外,还研究其空间演变及地域类型。[5-7]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珠海横琴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政策优势交汇叠加,特别是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珠海历史性地站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虽然外来人口规模与深圳、广州等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但外来人口的增长与时空演变依然有自身的特色。珠海外来人口从改革开放初期不到1万人,增长至2010年的58万人,占同年珠海常住人口的37.14%。其中有两个阶段较为特殊,一是改革开放的前几年,即1980至1985年间,基本上没有外来人口;二是2000年至2010年期间,珠海的外来人口总体上保持稳定,但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变化较大。目前外来人口研究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地区,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流入中小城市的比重接近70%,因此,本文选取珠三角地区的中等城市——珠海作为案例研究地,重点分析了2000-2010年外来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

一、研究区域、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范围为除去位于海岛的桂山镇、万山镇和担杆镇的珠海市行政区域,共20个街镇,总面积为1 635.64km2。

数据主要来源于珠海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由于行政区划调整,街镇数量有所变化,现有街镇主要从原有街镇合并而来,比如唐家镇、金鼎镇合并为唐家湾镇,白蕉镇、六乡镇合并为白蕉镇,五山镇、乾务镇合并为乾务镇,莲溪镇、上横镇合并为莲洲镇,红旗镇、小林镇合并为红旗镇等。因此,为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对比性,本文以2010年行政区划为准,将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进行相应的调整处理。

(二)研究方法

1. 人口重心分析

人口重心分析是人口分布的一种综合统计与表示方法,人口重心趋近人口稠密地区,远离人口稀疏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移动轨迹展现了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的历史过程。

2. 人口集中度和区位熵

人口集中指数反映的是珠海人口(分外来人口和常住人口)分布的整体集中程度,区位熵主要衡量珠海外来人口在总人口中的空间分布情况,计算公式分别为:

公式(1)中,P和分别代表珠海i街镇的人口和珠海的总人口,S和分别代表珠海i街镇的面积和珠海的总面积,为街镇数。的取值范围为[0,1],值越大,表明研究区域内人口分布趋于集中,值越小,表明人口分布趋于分散。公式(2)中,LQ表示珠海街镇外来人口的区位熵,FP分别代表街镇外来人口和总人口的值,FP分别为珠海外来人口和总人口的值。LQ=1表示外来人口在街镇的分布与区域平均分布一样,LQ< 1表示相对分散,LQ> 1表示相对集中。

3.空间自相关

空间自相关分析包括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主要用于揭示区域内某空间单元上某种属性与邻近空间单元上同一属性之间的空间依赖性及空间异质性现象,全局空间自相关采用Moran’s I指数,局部空间自相关采用Getis -OrdGeneralGi*。Moran’s I指数反映研究地域内空间单元的整体关联程度,用来判断珠海外来人口是否存在空间聚集现象。Getis-OrdGeneralGi*指标用来进一步分析珠海外来人口空间集聚的具体位置。

二、珠海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

珠海外来人口主要分布在香洲城区、金湾城区和斗门城区,具有明显的城区和非城区的差异性分布规律(见图1)。中心城区商业商务服务、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较为成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展现了中心城区对人口的集聚作用。

图1 2010年珠海市外来人口总量分布图

将2010年珠海市外来人口密度按自然断裂法分为高密度地区、次高密度地区、次低密度地区和低密度地区(见图2)。

图2 2010年珠海市外来人口密度分布图

其中高密度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的狮山街道和拱北街道,受澳门劳务工影响,中心城区拱北街道成为外来人口高密度地区。次高密度地区也主要分布在中心区城,主要包括前山街道、翠香街道、梅华街道和吉大街道,该地区就业机会多,城中村林立,并拥有相对较低的居住成本。次低密度地区包括金湾城区、斗门城区、南湾城区以及中心城区的周边地区,这些地区工业企业众多,生活服务较为完善,因此也聚集了一定规模的外来人口;低密度地区主要分布在珠海广大的西部地区(除了斗门城区和金湾城区)以及香洲区的横琴镇、唐家湾镇。

三、珠海外来人口的时空演变特征

(一)人口重心演变

2010年珠海外来人口分布重心位于香洲区南屏镇北侧,常住人口分布重心位于外来人口分布重心的西北方向,相距1 488米。与2000年相比,2010年珠海外来人口分布重心明显朝西南方向变迁,移动距离达5 748米。此外,常住人口分布重心也向西南移动1 432米(见图3)。珠海外来人口分布重心的西移表明西部地区外来人口增长较快。近年来,珠海加快开发西部生态新城背景下,东部城区工业企业往西迁移,先后建设了白蕉产业园、富山产业园、三灶空港产业园等产业园区,拥有伟创力、格力电器等大型制造业,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珠海制造业的分布与变迁带来外来人口的迁移,使得外来人口重心西移。

图3 珠海市外来人口分布重心变化图

(二)集聚格局演变

分别计算2000年和2010年珠海外来人口的全局Moran’s I指数估计值和相关指标(见表1)。全局Moran’s I估计值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1的检验,并大于0,说明珠海各街镇外来人口分布的空间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拥有较高或较低外来人口数量的街镇相邻。2010年与2000年相比,外来人口Moran’s I值在下降,表明外来人口聚集的程度在降低。

表1 2000、2010年珠海外来人口Moran’s I值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已得出珠海外来人口分布存在集聚特征,再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计算出Getis-OrdGeneral Gi*值,并划分热点区、次热区、次冷区和冷点区4类。2000年珠海外来人口热点区(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冷点区(低聚集区)则集中在斗门非城区(见图4)。

图4 2000年珠海市外来人口分布的冷热区格局

与2000年相比,2010年珠海外来人口热点区则大幅减少,并在老城区以外的金湾城区形成了新的热点区;冷点区也大幅度减少,目前冷点区主要位于珠海西北部的莲洲镇和斗门镇(见图5)。珠海外来人口高聚集区的分布和演变与外来人口住房选择密切相关,大部分外来人口以租房和集体宿舍为主要住房模式。中心城区由于可获得较多的工作机会,职住邻近,成为外来人口的高集聚地。此外,珠海西部金湾区域大部分外来人口从事制造业,住房模式以员工宿舍为主,外来人口在金湾城区形成了新的热点区。

(三)人口密度演变

比对珠海外来人口密度不同年份的分级变化,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人口密度分布更为均衡,2000年人口密度大于5 000和小于100的街镇比例达50%,而2010年相应比例降为20%(见表2)。

图5 2010年珠海市外来人口分布的冷热区格局

表2 2000、2010年珠海市外来人口密度比较

珠海外来人口密度减少的街镇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如翠香街道、拱北街道、前山街道、梅华街道、吉大街道;而增长较快的街镇主要分布在珠海市西南部的井岸镇、南水镇、三灶镇和红旗镇。此外,2000年珠海外来人口高人口密度值展现出一个高中心的特征,位于老城区(见图6)。

图6 2000年珠海市外来人口人口密度等值线

2010年珠海外来人口高人口密度值仍显示一个高中心的特征(见图7)。珠海外来人口高人口密度值始终位于中心城区,尤其是拱北街道一带。外来人口一般从事较为低端的服务业和制造业,对于珠海来说,由于中心城区尤其是拱北地区临近澳门,就业机会较多,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虽然部分中心城区外来人口密度由于制造业的西迁,有所降低,但仍保持高中心的态势。

图7 2010年珠海市外来人口人口密度等值线

(四)人口集中度演变

2000年到2010年,珠海外来人口集中度从0.586 8下降到0.411 1,常住人口集中度从0.482 7下降到0.434 0,表明珠海外来人口呈分散趋势。

2000年高区位熵地区主要为拱北街道、前山街道、南屏镇、唐家湾镇等地区,主要位于香洲区。低区位熵地区主要为莲洲镇、斗门镇、乾务镇、白蕉镇、平沙镇等地区,主要位于斗门边缘地区(见图8)。

图8 2000年珠海市各街镇外来人口区位熵

2010年高区位熵地区主要为南屏镇、湾仔街道、唐家湾镇、横琴镇、红旗镇、三灶镇和南水镇,与2000年相比,外来人口高区位熵地区已经从香洲区扩散到整个沿海地区。低区位熵地区主要为莲洲镇、斗门镇和乾务镇等地区,主要位于斗门区(见图9)。

图9 2010年珠海市各街镇外来人口区位熵

2000年以来,受珠海城市发展的影响,外来人口整体上进入一个缓慢增长的阶段,随着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外来人口出现新的重组和分异。

总体来看,珠海外来人口分布的演变格局相对稳定,随着城市空间西拓,整体上呈现往西迁移的趋势。从集聚程度来看,外来人口聚集度和集中度均呈下降趋势。2000年,珠海外来人口热点区(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香洲区,西部地区分布较少;2010年,金湾城区成为中心城区以外的外来人口热点区,冷点区(低聚集区)进一步减少。此外,高密度区由香洲区扩散至整个沿海地区以及西部斗门、金湾城区。

随着港珠澳大桥即将建成通车,珠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珠海政府已进一步放宽落户制度,并建设大量社区公园和户外休闲设施,促进外来人口与本地户籍人口的社区融合。未来政府和社会应进一步加强对外来人口的关怀,共同创建和谐的社区环境,提升外来人口的归属感。

[1] Nygaard C.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housing demand and access to homeownership in the UK[J]., 2011, 48(11): 1-19.

[2] Arbaci S. Reviewing ethnic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in southern European cities: housing and urban regimes as mechanisms of marginalization[J]., 2008, 23(4): 589-613.

[3] 王桂新, 潘泽瀚. 我国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J]. 现代城市研究, 2013(3): 4-11.

[4] 李月娇, 杨小唤, 蔡红艳, 等. 2000-2010年广东省流入人口时空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1): 110- 117.

[5] 周春山, 杨高, 王少剑. 深圳农民工集聚空间的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J]. 地理科学, 2016, 36(11): 1643-1653.

[6] 刘玉, 冯健. 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空间分布与分异——以北京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17, 24(9): 120-126.

[7] 袁媛, 许学强, 薛德升. 广州市1990-2000年外来人口空间分布、演变和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 2007, 27(2): 250-255.

The Characters of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of Non-registered Population inZhu Hai Area

LI Jiyong1, ZHOU Chunshan2, YANG Gao3

(1. Zhuhai Institute of Urban Planning & Design, Zhuhai 519000,China; 2.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3.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angzhou 510320, China)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fifth and sixth census and using the methods of th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alysis and GIS spatial analysis this article tries to construct a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of non-registered population, includ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patial-temporal change.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amounts of non-registered population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urban areas of Xiangzhou, Jinwan and Doumen District, showing obviously th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non-urban areas. The high density area of the non-registered population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central area of the city. The hot spots (high density area) a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Xiangzhou District, especially the central urban area; while the cold spots (low density area) are distributed in the western area of Doumen District in 2000.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non-registered population, which shows a moving tendency of the southwest direction. The centralization of non-registered population is decreasing, with the reduction of hot spots and cold spot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density maintains “one high center”. The difference of spatial variation is large.

non-registered population; spatial-temporal change; Zhuhai

2018-06-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RK010)

李吉墉(1987-),男,广东韶关人,注册城乡规划师,硕士,主要从事城乡规划研究;周春山(1964-),男,河南信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城市地理研究;

杨高(1984-),男,四川达州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和人口地理研究

C 922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8.04.007

2096-059X(2018)04–0038–05

(责任编校:彭 萍)

猜你喜欢

街镇外来人口珠海市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政策迭代研究
街镇总工会非公企业工会改革优秀案例
街镇资产管理探究
不同流动类型外来人口的知觉压力现状
当前街镇基层信访工作困境及出路
关于提高沈阳外来人口市民化待遇的对策研究*
黄昏
珠海市检察院依法对卢子跃案提起公诉
赚钱
医务人员流失问题的实证探讨——以珠海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