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发经济”下的杭州养老市场布局

2018-10-17文郦叶

杭州 2018年34期
关键词:长者养老院民办

文郦叶

“银发经济”崛起民办养老院布局杭州市场

银发被加上经济两个字,意味着继婴童经济、女性经济后,银发经济也有了相当大的消费人群。基于庞大的消费人群,十年前的杭州养老市场,和五年前不能比,和2018年的养老市场更不能比。

十年前,位于杭州转塘版块的金色年华金家岭退休生活中心刚开业,这是杭州第一家民办200张床位以上的高端养老机构,占地250亩。当时的养老市场呈现的布局比较单一,养老市场指的基本就是养老院,与传统公办的养老院相比,民办养老院相对更加市场化。而杭州养老市场的布局,几乎可以和民办养老院的布局划上等号。

随着像金色年华这样的民办养老院开放、营业,给了杭州许多长者新的养老选择。因为配置了老年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休闲娱乐中心、酒店式度假公寓等硬件设施,长者们觉得这是最高档的生活方式,没有一点身份和条件还不好意思申请。

五年后,民办机构越来越多,同样位于转塘版块的金秋钱塘开业,几乎同样的规划设置,里面多了一家合作医院,到2017年,金秋钱塘也已经满员。也是五年前,万科在其标志性楼盘良渚文化村项目里,设立了随园嘉树,以及后来与邵逸夫医院有医疗康复合作的嘉树护理院。绿城系在这块布局乌镇雅园,和业内称之为“颐德”和“颐居”绿城养老品牌深入养老市场,乌镇雅园里也引进了国外的合作医院。

我们把养老院里带合作医疗的,能满足老人对医疗需求的版块补给,看作杭州养老市场布局的又一个里程碑,于是,养老院内设立门诊,设立合作医疗机构,作为之后民办养老院设立的一种新的标配出现,再次升级。

今年是金色年华十周年,其通过政策引导,完成了几次飞跃,在设立门诊的基础上新成立了金色年华康复医院,一方面,缓解老人配药还要往市中心三甲医院跑的繁琐,另一方面,老人如果需要康复护理,特别是术后康复,可以住在医院里,等身体好转,再转入到“养”的区域。有了医院作后盾,老人和家属心安不少。这样的提法就是“医养结合”。曾任浙江省老年服务业协会秘书长的詹传东先生,将“医养结合”作了新的诠释,叫“养医结合”,七分养三分医,自然比七分医三分养,要强得多。

运营理念不断推陈出新“刚需”成为养老行业热词

2016年至2017年,中央的政策,将老年事业由以民政部门为主导,部分职能往卫计转移。“医养结合”的人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发生这些变化的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刚需”成为养老行业被频繁提起的热词。

十年前,在媒体传播中,占据报道比例最多的是养老院山好水好空气好,天然氧吧,金色年华的位置靠着午潮山,空气异常好,同样,还有临安、安吉的农家旅居式养老。五年后,“刚需”的问题暴露出来了,原本70岁的长者,成了75岁,身体的机能老化得特别明显。这时,对医疗资源的依赖更加强烈,市中心离三家医院近的养老院变得格外吃香。

一位长者,如果每天需要透析,又不想麻烦子女,选择市中心养老再合适不过,万一有点什么意外状况,子女赶过来路程也相对近。基于此,以馨和园为代表的民营机构成立,位于下城区三塘板块,楼下有医院牌照,楼上则是养老院,距离浙江省人民医院基本在五公里左右。这样的机构设置,也有里程碑意义,是因为位置在市区,非常贴合“刚需”长者的需要。因此,到2018年,条件好的民办20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基本开始往市区布局,医疗也成了其中重要一部分,即使不带医院,也会带一层医疗楼层。条件弱一些的,也要和政府的卫生服务中心达成一些合作,作为医的补充。

除了这类刚需外,还有一类老人的需求也可以称之为刚需。这部分就是能走能跑,身体机能还算不错的活力长者,他们不像之前这类人群对服务的需求会那么有针对性和迫切感,但是他们也希望能够在家门口得到一定的养老服务。

与此同时,2015年前后,国家对中国式养老方式的选择做了一次摸底,得出长者还是希望以居家养老为主,谁都不愿意离开老屋、老友。于是,政府提出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围绕居家的养老市场布局繁荣起来,居家顾名思义,长者会在家或者家附近享受到养老服务。这样的布局,让机构从原先的郊区向各大社区附近靠拢,可以称之为“外”,向“内”收。和刚需也不矛盾,它解决的就是刚需问题。

社区小微机构设立在家门口养老更为方便

于是200张床位的养老机构,不断向小微机构延伸,2015、2016年左右,金色年华在下城区的所巷做起了居家照料服务。我们把那时围绕街道、社区服务的一些业态,称为日间照料中心,三十床规模左右的社区小微机构,具有代表意义。对政府而言,养老服务资源布局得越密,长者享受到的服务就越多。对市场而言,根据需求自然生发的服务更加能解决当下长者的养老问题,长者也更愿意为此买单。买方市场、卖方市场之间的“沟通”更贴近实际,接地气。2015、2016年至今,万科以随园嘉树作为机构样本出发,布局市区,深入街道社区,先后设立了随园之家,2017年布局社区养老智汇坊项目。自此,万科正式形成了社区、机构和居家养老三大层级的养老服务体系,它抛弃原本的房地产头衔,转为“美好生活服务商”。

也在那一年,杭州市民政部门推出第一届养老服务社会化推介会,将杭州主城区以及下属区县市的可使用空间悉数统计整理上报,由政府提供场地,同时面向全国招募运营单位。国内数百家企业纷纷报名申请。当天,杭州市领导在现场坐镇,各区县市民政系统一把手到场洽谈合作。北京国资委旗下诚和敬、北京金太阳、湖南普亲等外地知名养老服务企业,包括本土企业万科杭州、绿城颐德、金成集团佰乐时光等纷纷上台做主题推介。到2018年,这些企业的项目多数已经在杭城落地。

多家本土企业暗潮涌动为杭州老人提供更多专业化服务

“希望未来老年人多样化的、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都能得到专业化的、人性化的服务,我认为这是理想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未来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今年6月,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浙江省老龄办主任苏长聪在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主办的栏目《有请发言人》中,针对“老有所养如何养”的话题说了一番话。

杭州本土的养老服务企业,正是这些话的执行者。有美资背景的专业失智照护机构雍柏荟,国有企业物产中大集团成立子公司中大金石集团,旗下朗和、朗颐项目已经和长者见面。金成集团与日本创生会合资,成立佰乐时光养老院,突破外资在杭从事养老服务只输出管理、不投资的局面。绿城将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并入绿城服务集团,出品项目椿龄荟,将 200张床位养老机构并入绿城养老集团,不断升级。而本土养老服务集团在水一方养老服务集团,则以杭州为中心,辐射临安等地,借助原先承接政府公建民营项目,同时承接政府买单项目。同样在公建民营版块深耕的,还有绿康医养集团,滨江区投资4.67亿的项目“阳光家园”,位于白马湖版块,是其在运营。

早在五年前,可靠福祉就与CBC株式会社合作,在未来科技城办公区域,建立了自己的养老生活馆,从长者起床,洗浴,出行,睡眠多方面多方位设置产品展厅,想做大福祉辅具用品市场。此后,可靠与华东医药开展合作,华东医药在体育场路与中山路的位置开辟养老用品生活馆,标志着杭州市场有了第一家几百平方面积的位于市中心的展示空间。而最近,广宇集团将旗下养老品牌广宇安诺养老住空间作为深耕杭城市场的主力品牌,和深耕杭城市场的主力品牌,和日本松下等知名企业开启合作。

“养老服务是民生事业、朝阳产业,杭州的养老服务已经走过‘从无到有’的阶段,正努力实现‘从有到好’,将来还要‘从好到优’。品质养老,值得期待。”苏长聪说。

从这场养老服务的布局图中也可以发现,随着居家养老的深入人心,基于社区的为老服务业态愈加齐全,杭州的长者们可以享受到的资源更加丰富,他们在服务体系中有了更多适合自己的选择。同时,融合自理、失能、失智长者的综合型养老形态在杭城养老市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旧会成为主流,这就要求在产品设计、服务设计、销售模式设计等重要环节做好差异化融合,同时预留今后空间变化的可能。日本松下等知名企业开启合作。“养老服务是民生事业、

“新新”养老方式

·休闲养老:90后领舞60后,混搭组合更劲爆

说到广场舞,许多人脑中都会自动浮现出跳着各种“神曲”的大妈大爷。不过,如果你看到重庆华宇广场这支广场舞队伍,一定会觉得非常的“反直觉”。几位二十来岁的90后帅哥靓女,带着一群叔叔阿姨,放着LADYGAGA的劲爆音乐热舞!

这支队伍的领舞中一位年轻的男生叫朱小伟,穿着黑色背心,黑色运动长裤和一双运动鞋的他,是一名90后,带着各位老人们跳舞已经两年多了。

“年轻人很多都是来活动活动顺便减下肥,我们老年人就是来锻炼一下身体。”华宇广场的曹婆婆70多岁了,是队伍里年龄最大的,也是跳了两年多的老队员了,有高血压糖尿病的她,和几个领舞站在第一排,虽然动作没有年轻人幅度大,但是熟练而灵活。

如今,不少“90后”舞蹈专业应届毕业生选择了从事广场舞教学工作,与“60后”学员的混搭组合给广场舞注入了创新思维。

猜你喜欢

长者养老院民办
95后玩出网红养老院
北京高等教育中的民办普通高校(2001年- 2019年)
This 11?year?old student brings joy to seniors one wish at a time 11岁学生助梦养老院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教育部发布民办本科教育首份“体检报告”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搭讪
《弟子规》节选
Love Counts More爱心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