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送教上门真好

2018-10-16

云南教育·视界 2018年7期
关键词:后生残疾儿童上门

本刊讯(通讯员 张义红 徐德华) 近年来,宾川县按照“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模式,认真做好适龄特殊儿童少年的入学安置工作,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一个都不能少”。

邱阳阳的妈妈一到周末就会准时给宾川县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打电话:“老师,你们什么时候到?我回去等你们。”通过送教老师的帮助,她的孩子已从最初烦躁焦虑5分钟都安静不了,到现在能够静坐1个多小时听老师教读书写字画画,并且认知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能够识记常见汉字、词语,背誦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运算……

宾川县特殊教育学校目前有在校生64人,其中,全日制寄宿学生32人,送教上门学生32人,有29个学生属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校于2016年9月开始开展针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送教上门”工作。两年来,学校的老师们在做好学校工作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奔波在全县的各个村落,从最基本的握笔认字、数数、画画开始,教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文化知识。若遇上重度残疾的孩子,就教他们穿衣、走路、吃饭、上厕所。此外,老师们还教给家长一些简单的康复知识,让孩子们得到不间断的康复训练。

在“送教”过程中,老师们不断地对党的扶贫政策、教育资助政策进行宣传,与家长、学生交朋友,送去温暖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力量。“送教”老师第一次到下肢肌无力的王灿同学家里时,听到孩子爸爸说:“孩子连学都没有上,怎么脱得了贫。”而当“送教”老师多次到他家用心工作后,王灿父亲的态度已截然不同:“就凭着你们每次到我家都戴着党员徽章,为我的孩子付出了那么多,你们说什么,我都信、我都听。”王灿也由原来那个每天靠在沙发上盯着手机玩游戏的“小淘气”,变成了每天读书写字看故事书的阳光男孩。

爱在左,责任在右。在脱贫攻坚战中,宾川县教育部门默默发挥着自身的优势,通过组织教师开展送教上门活动,有效减轻了残疾儿童家庭沉重的精神负担,给残障儿童少年带去了温暖与希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同在蓝天下、共享阳光美。

“送教上门真好!”这是宾川县32名重度残疾儿童及家长的心声。

宁蒗县召开“两后生”就读职业学校招生宣传动员大会

本刊讯(通讯员 杨艳川) 6月27日,2018年宁蒗彝族自治县“两后生”就读职业学校招生宣传动员大会在宁蒗一中召开,1 000多名初三毕业生和家长参加会议。

宁蒗县教育局局长杨锋元作动员时,就职业教育怎么办、为什么要读职业教育、就读职业学校的优惠政策、就读什么样的职业学校及如何报名等方面,一一作了深入详细的讲解,让广大初中毕业生及家长对职业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新时代要有新思想,要改变培养子女的方式,未来宁蒗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教育,读普通高中上大学也不再是唯一的就学通道。”杨锋元强调,宁蒗县将开展联合办学,用“走出去”的方式,切实补齐职业教育滞后的短板。中考结束后,各乡镇、各初级中学要根据普通高中分数线,进一步摸清“两后生”底数,做好统计和宣传动员,让更多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学生继续到职业学校就读。特别是建档立卡户“两后生”,一定要接受职业教育,学有一技之长,增强贫困家庭自身发展动力。

会上,上海市环境学校等6所职业学校招生代表,分别就各自学校办学特色、优势专业、就业情况等作了介绍和宣传。

今年宁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两后生”职业教育工作,将“两后生”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做到早谋划、早部署。该县全面贯彻《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滇西实施方案》,对2018年职业教育招生任务按学校进行分解,压实各乡镇、各学校招生任务,特别是确保建档立卡户学生一个也不落下。

猜你喜欢

后生残疾儿童上门
小“潮人”上门打卡,编辑部上演“T台秀”啦!
如何与残疾儿童做活动
外卖与快递
沪指受压回落 轻仓待后生
面对无孔不入的上门推销,我们已经尽力了
残疾儿童招生入学要“全覆盖、零拒绝”
卧底
河南:实施“一人一案”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入学
生意上门
风之彩 墨西哥残疾儿童绘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