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红海行动》海报的多模态分析

2018-10-16方晨静

校园英语·上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

【摘要】电影海报用于宣传电影,是在最短时间内展示电影,传达其内涵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图像、文字、布局等信息来构建意义,打动观众,展现了其独特的多模态性。本文以 Kress&Van; Leeuwe的视觉语法理论框架为指导,尝试从海报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对电影《红海行动》的宣传海报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探讨三者是如何通过言语符号和视觉符号的共同作用来构建语篇的整体意义的。

【关键词】《红海行动》;电影海报;视觉语法;多模态话语分析

【作者简介】方晨静(1989.07- ),女,汉族,硕士,安阳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

一、引言

Kress &Van; Leeuween曾指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不是单一模态的交流。反观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信息,不再是单一的直白的文字,更有丰富的颜色,图像,甚至音频,视频等多元化的信息。传统的仅局限于语言范畴的分析已经无法深入全面的解析信息。在这样的背景下,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应运而生。Kress & Van Leeuwen(1996)以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建立了多模态语篇分析的视觉语法理论,为解读图像意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电影海报将文字,图像,颜色以及构图布局等手段融合利用,用于直观生动的传达电影内涵,达到吸引受众,引发其好奇心或情感共鸣的目的,具有鲜明的多模态性。将多模态理论应用到电影海报的分析上,可以从新的维度赏析海报,分析一张海报的成功与否,也能对将来的海报设计有所启发。

本文以电影《红海行动》为例,从视觉图像的再现、互动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是如何运用图像、颜色、文字等各种交际模态的互动和互补来实现电影海报语篇的意义构建并达到宣传电影的作用。

二、多模态

1.电影海报的多模态性。顾曰国认为模态是指人类通过感官( 如听觉、视觉等) 跟外部环境( 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 之间的互动方式。用单个感官、进行互动是单模态,用两个的叫双模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叫多模态。电影海报正是利用了文字,图像,颜色,布局以及构图来展现电影内涵,吸引受众,激发其共情,所以电影海报具有多模态性。

2.多模态语篇分析的理论基础。Halliday(1994)系统功能语法将语言看做社会符号,认为语言是一个由语义层,词汇语法层,语音层构成的符号系统,提出了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是指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各种经历的表达。人际功能是指语言具有表达讲话者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推断功能。语篇功能指把语言成分组织成为语篇的功能。

Kress&Van; Leeuwen认为图像也是社会符号,社会符号学理论同样适用于对图像的分析。他们把语法延伸到了视觉层面,提出了视觉语法理论,认为正如语言的语法规定了词如何组成小句、句子和语篇,视觉语法也决定了所描绘的人物、地点和事物如何组成具有不同复杂程度的“陈述”。Kress&Van; Leeuwen参照了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提出了图像分析的理论框架,即“再现意义” “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他们把多模态语篇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而不是把图片当做对语言文字的示例,从而把语言研究和图像研究结合了起来。

三、《红海行动》电影海报的多模态分析

《红海行动》由林超贤导演执导,票房成绩,并获得了第2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电影。影片讲述了中国海军护卫舰临沂号临危授命前往伊维亚执行撤侨任务,舰长委派蛟龙斗突击队深入战区,护送华侨撤离,在护送途中被逼入交火区,与恐怖分子殊死搏斗的故事,蛟龙突击队的队员们凭借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力,不畏艰险,不惧牺牲,最终成功解救人质,撤退侨胞。本文要分析的海报如图1。《红海行动》是一部画面精良,制作精美的商业战争片,其海报通过色彩,图像以及文字来突出其主体。本文将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以及构图意义进行分析。

1.再现意义分析。根据图像的特点Kress&Van; Leeuwen (1996)区分了两种再现模式: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在叙事再现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相互作用来体现的。使图像中的元素形成斜线,通常是强烈的对角线,就形成矢量。在概念再现中, 由属性、类别和特征来定义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在电影《红海行动》的海报中,既有叙事再现又有概念再现。先从叙事角度讲,海报中参与者较多,包括了蛟龙突击队所有成员,舰长和女记者,反映了这是一部紧紧围绕蛟龙突击队的故事。其中所有的参与者均有明确的动作构成矢量——舰长敬礼的手势,队长的双手动作以及枪的方向,女记者的目光,其他蛟龙突击队成员的枪支方向,手部动作以及目光。他们的动作利落,目光坚定,而且所有的动作都没有受众,只有動作的发出者,说明这些队员并不需要受众的理解,关注与同情,他们的所作所为完全出于自己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再从概念再现看海报,海报中通过参与者人像的大小对比来表明不同的人物关系,其中舰长,队长,副队长,女记者以及狙击手较其他参与者所占图像面积较大,且面部清晰可见,表明是红海行动的主要参与者。再看概念再现,在海报中除去人物之外,还有军舰,战斗机,战场的硝烟,这属于概念再现,象征着战火纷飞,象征着恶劣的处境。虽然没有任何敌对人物的存在,依然能感受到战争的激烈程度,以及蛟龙突击队所遭遇的恶劣情形。

2.互动意义分析。互动意义,顾名思义,指的是受众看到图像之后产生的反映,即与图像的互动。Kress&Van; Leeuwen (1996)提出互动包括三方面:接触、社会距离和态度。

海报中虽然参与者众多,但是所有参与者的目光都指向不同的方向,均未指向受众,表明电影《红海行动》并不旨在寻找受众的理解,共情,相反电影是将战争的残酷告诉受众,但并不想受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只是将战争暴露在观众面前,又担心战争的残酷给受众带来太为尖锐的体验,同时也在提醒受众,正是因为拥有这样可靠的和平使者,在战争的第一线奋勇抵抗,他们才得以与战争隔离开来,获得和平的生活。

社会距离由社交关系的亲疏远近所决定,而在图像中,社交关系的远近由镜头的远近来体现,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特写,中镜头和远镜头,分别代表亲近距离,社会远距离和公共远距离。在电影《红海行动》海报中采用了中镜头和远镜头,表明电影讲述的不是一个人的故事,是群像戏,是一群人的故事,其中采用中镜头表现的参与者——舰长,队长,副队长,女记者以及狙击手,较之于其他参与者表情,动作,和身姿更为清晰可见,说明他们是主要人物,对电影剧情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

态度由视角来展现。视角分为垂直视角和水平视角。在本海报中,主要采用垂直视角,表明在这次红海行动中,图像中的参与者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左右了这场行动的成败。

海报的背景颜色为土黄色和海蓝色,蔚蓝的海水和漫天的硝烟对比呼应,说明电影的内容包含海上部分以及陆地部分。海报中的电影名称《红海行动》的“红海”二字,使用红颜色的字体,属于高饱和色,一方面颜色醒目可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高饱和色对应强烈的情绪,红色是血液的颜色,代表浴血奋战,代表牺牲,经常与军人和战争练习在一起,表明这次行动的残酷,也暗示这次行动有参与者付出了生命。

3.构图意义分析。在本海报中,先从人物角度看,女记者位于蛟龙突击队员的右侧,表明与承担红海行动的蛟龙队员相比,属于未知信息,她在本片中的作用是未知的,也是电影的看点之一。从上往下看,舰长,队长,女记者位于图像的上方,而其他队员位于图像的下方,说明了舰长,队长和女记者坚定的信念,对遇难的同胞甚至他国人民的爱,是促使整个红海行动成功的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其他的位于图片下方的参与者是这项行动的实施者,没有左右这场行动的权利,但是却会面临最为残酷的环境,象征着现实。再看海报的背景,左边是蓝色的海水,结合蛟龙舰队的身份,是已知信息,右边是陆地和硝烟,蛟龙突击队顾名思义是海上战队,所以通过这样的布局可以将主要参与者与陆地战场联系起来,为什么舰队队员会卷入陆地战争,才会有红海行动,也正是电影的主要内容。

从文字方面来看,文字内容位于图像的最下方,内容洗练,寥寥数字说明了电影信息,包括影片名称,宣传口号,上映日期,出品人和出品单位。其中电影名称的“红海”二字使用红色字体,占据了图像的四分之一版面,醒目清晰,抓人眼球,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电影的宣传口号“蛟龙出海,扬我国威”气势恢宏,符合电影的风格。同样使用红色的字体,醒目而令人印象深刻,也契合文字的内涵。

四、结语

本文通过运用视觉语法来分析电影《红海行动》海报是如何通过综合应用文字和图像,成功的体现了影片主题,来达到既传达了电影的主要内容,又勾起观众的观影热情的目的。说明多模态话语分析能够对电影海报语篇进行很好的分析,也对其他电影海报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An l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nd edition)[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2]Kress,G.and T.van Leeuwen.Front Pages:the ritical Analysis of Newspaper Layout[A].In A.BELL&P.GARRETT;(Eds.).Approaches to Media Discourse[C].Oxford,Malden:Blackwell,1998.

[3]Kress G,T Van Leeuwen.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Routledge,1996.

[4]Van Leeuwen,T.Impartial speech:Observations on the intonation of news readers[J].Australi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1984,2(1):84-98.

[5]顧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4):3-12.

[6]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7]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05).

猜你喜欢

多模态话语分析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大学生英语学习情况及学习模式调查研究
《超能陆战队》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儿童绘本: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新宠
电影《花木兰(赵薇版)》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央视新闻微博的模态意义与协同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里约奥运会会徽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英语单词教学中的运用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