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二传组织进攻效果的对比分析

2018-10-16石献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19期
关键词:二传手中国女排传球

□ 石献(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1、前言

1.1、选题依据

随着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排球比赛对抗性越来越激烈,逐步向攻守平衡方向发展,为突破对方的拦网防守,不仅要求二传运动员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全面的个人技术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而且应该具有清晰地战术意识、组织分配球能力和传球技巧,所以一个球队进攻战术能否成功运用,主要取决于二传运动员能否把球传到恰当的位置,不仅要把球又稳又准的调整起来,便于本方进攻队员扣球,而且要在有限的球网空间上寻找最有利的突破口,选择最佳进攻方案,为本队提供最有效进攻。因此本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二传手组织进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找出中外女排二传手组织进攻效果的区别。

1.2、文献综述

二传手作为排球场上战术组织核心,关于它在赛场上的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人们对二传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全面,人们根据二传的组织进攻方式和技术运用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各自的特点优势和不足,对二传这一关键位置进行全面细致分析。

(1)关于二传手技术运用情况的研究。

2000年,葛萍发表的《优秀排球二传手二次进攻的特点及落点效果分析》一文中提到,二传手二次进攻主要的方法有二次扣球,二次高压吊球、轻吊球或转腕吊球。二传手比赛中进行二次进攻要多釆用跳传动作、迷惑对方,在网口上寻找有利突破口,把握时机,达到最佳效果,并加强对失误较多区域的防守。

李坚在《谈二传手二次球进攻在排球比赛中的作用》中通过对亚运会及世锦赛32场比赛二次球进攻的统计分析,认为二次球进攻对于牵制对方拦网,掩护同伴进攻,突然袭击对方,造成对方判断错觉,心理紧张等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2)关于二传手传球效果的评价标准的研究。

2002年,陈光华发表的《对我国女排甲级队二传手传球方式与效果的分析》一文中釆用的是跳传与站立传球造成扣球得分率来作为评价标准。

2009年,李臻发表的《第29届奥运会中国女排技术运用效果研究》一文中把二传手的传球技术运用情况分为:到位、失误、一般,以及所占百分比作为评价标准。

综上所述,我国对二传的研究较多,在各个方面都有涉及,来反映这一问题自身的重要性、复杂性、研究也比较大。从研究情况可以看出,目前中国排球二传手的技术运用现状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所以,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二传运动员在技术运用情况、组织进攻效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试图找出不足,为中国女排二传运动员的培养提供参考性意见。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二传组织进攻效果。

2.2、研究方法

录像分析法:通过2016年奥运会女排比赛前四名队伍的5场比赛进行反复观看。比赛的数据从技术运用情况、对方拦网情况两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由于现代排球每球得分制的实施,一攻成为获胜的基础,防反成为获胜的关键,根据本研究的需要,把二传组织进攻特点进一步划分为一攻阶段和防反阶段,接发球后组成的第一次进攻为一攻,则后面的任何进攻都是防反。

表1 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5场比赛赛程表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二传运动员组织进攻技术运用情况的对比分析

在排球运动中,传球方式可以分为原地传球、跳传球以及正面传球、背面传球、侧面传球。在比赛中,二传运动员要根据场上一传的情况,首先要选择原地或者跳传球方式进行分配,再根据场上攻手运动员的位置合理分配球,提高进攻的效果。

(1)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二传运动员总体传球方式应用次数对比分析。位,只能被迫选择运用原地传球方式来保证传球的稳定性。

3.2、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二传运动员组织进攻效果的对比分析

(1)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二传运动员组织进攻效果总体对比分析。

表5 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二传运动员组织进攻效果总体对比统计表

表2 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二传运动员总体传球方式运用次数对比统计表

根据表2可以看出: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二传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跳传球的比例都要高于原地传球和其他传球方式。说明现在世界排球速度和节奏越来越快,二传必须减少与攻手之间配合的时间。在传球方式上,中国女排运用跳传球技术的比例较高,原地传球技术运用比例较低。说明中国女排一传质量高,利于二传充分利用跳传球技术优势,加快进攻节奏。传球方向上,背传球技术运用比例较低,说明中国女排二传运动员在控制比赛节奏的同时,进攻点有所局限,所以应增加多点进攻,利用网上空间,展现打法快速多变的特点。

(2)一攻阶段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二传运动员传球方式运用次数对比分析。

根据表5可以看出,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二传组织进攻效果相比,造成对方单人拦网情况比例较低,无人、集体拦网情况比例较高。说明中国女排二传运动员传球的隐蔽性与前四名女排二传运动员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要加强培养二传和攻手之间的配合,增加进攻点。

(2)一攻阶段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二传运动员组织进攻效果对比分析。

表6 一攻阶段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二传运动员情况造成对方拦网情况对比统计表

表3 一攻阶段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二传运动员传球方式运用次数对比统计表

根据表3可以看出,一攻阶段: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二传运动员相比运用跳传球技术的比例要高,运用原地传球、其他传球技术方式无明显差异。说明在一攻阶段,中国女排,一传到位率较高,二传能够积极组织战术进攻。

(3)防反阶段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二传运动员传球方式运用次数对比分析。

根据表6可以看出,一攻阶段,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造成对方拦网情况整体呈现出造成对方集体拦网比例最高、单人拦网次之、无人拦网比例最少。从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二传组织进攻效果相比来看,造成对方单人拦网比例稍低,无人拦网比例稍高。说明在一攻阶段,中国女排与前四名差距不大,可能是由于一攻阶段,接发球与接扣球相比,球速稍慢,所以,一传到位率较高,有充足的时间来判断二传分配球的意向。

(3)防反阶段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二传运动员组织进攻效果对比分析。

根据调查分析可得出,防反阶段的拦网情况有所变化,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相比,造成对方拦网总数上要少很多,说明,前四名队伍被拦回的次数较多。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二传组织进攻效果相比,造成对方集体拦网比例较高,单人拦网比例较低。说明在防反阶段,中国女排二传运动员分配球的隐蔽性较低,可能是由于防反阶段都是接扣球,一传的质量会有所降低,这对于二传分配球组织进攻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4、结论

(1)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二传运动员相比,运用跳传球的比例要高,背面传球次数要低,尤其在防反阶段;

(2)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二传运动员相比,造成对方集体拦网的比例要高、单人拦网比例要低,在防反阶段表现明显。

表4 防反阶段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二传运动员传球方式运用次数对比统计表

根据表4可以看出,防反阶段: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二传仍然以跳传球为主,原地传球为辅,说明前四名队伍在防反阶段多会选择多点组织进攻。但中国女排与前四名队伍二传运动员相比,运用原地传球的比例较低。说明中国女排的进攻给前四名国家队伍一传造成一定压力,导致一传到位率低,使二传不能够及时移动到

猜你喜欢

二传手中国女排传球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中国女排:唯有拼搏,方能致远
推手式、摆拍式、二传手、等上岸……对这样的庸懒干部坚决说不!
漫画天地
“二传手”式干部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论体教学生足球训练中传球技巧的掌握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篮球“五星传球”的组织与教法
浅谈篮球运动中传球技术的重要性及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