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说明顺序的提问新设计

2018-10-13刘英雷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

刘英雷

摘要:每当学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课,笔者都为这一课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纠结。看过参考书,听过县级赛课,大家都在按参考书上的结论讲解:从内到外,由主到次。

关键词:物理教学;说明顺序;提问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106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课按参考书上的结论讲解:从内到外,由主到次,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呢?教学参考书有一个课文结构图,是这样归纳的:物质基础(有无色素)、物理学原理(光波反射)、生理需要(保护或吸热)、进化发展都是内部的原因,而昆虫作用、人工选择则是外部原因。所以是由内而外的顺序。

笔者左思右想,发现这里的“內”“外”之归纳不太好解释清楚。比如第二个角度,即物理学原理来解释,也就是内部的花青素、胡萝卜素反射了太阳光中的不同的色光。那么它所反射的太阳光,怎么能算是内部原因呢?应该是内部、外部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才对。如果没有外部的太阳光,那些花青素、胡萝卜素本身是不会发光的呀!所以笔者认为,用“内、外”的视角来区分这些因素是难以定论的,同时是不是也有失严密呢?

还有关于“主、次”顺序的说法,笔者也不敢苟同。诚然,花青素、胡萝卜素的存在对于花色万紫千红固然重要,但是反热、吸热的生理需要,难道不是第一重要的吗?生物不是应该首先保证自己能够活下去的吗?怎么成了次要的原因了?这样的顺序说成主次顺序,是不是有待切磋?

再看参考书是怎样确定为主次顺序的:“纵观这一层结构上的语言标志,2、5、6段依次用‘首先‘还需要‘还有等词语来领起,由此体现出这三个方面紧密相连和主次关系。仅仅观察到这几个句子的领起标志,而不深入探究事理内容之间的联系就可以定论吗?是不是有点机械化了?这些疑惑萦绕脑际,长久不能释怀。

同时,笔者用尽自己的洪荒之力进行深入思考,发现用下面的句子依次发问,课文思路就变得非常清晰。

1. 花儿为什么能这样红?它有什么秘密“武器”吗?答案是:是它含有花青素、胡萝卜素等色素或者不含色素。

2. 花儿为什么会这样红?是它所含的那些色素本身会发光吗?答案是:不是的,是色素会反射太阳光中的不同色光。

3. 花儿为什么要这样红?它们为什么要反射不同颜色的光呢?这样去反射对它们有好处吗?答曰:这是它们生理的需要:白花黄花是怕强光灼伤了自己,兰花紫花是要多吸收热量供生理活动需要。

4. 花儿怎么会这样红?它们反射不同色光的本领是与生俱来的吗?答曰:是亿万年来由绿色向光谱两端进化而来的。

5. 在花儿进化的过程中,有没有受到外界的帮助?答曰:有的。昆虫参与了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加快了进化的进程。

这样的提问,像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又像是剥笋,一层一层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剥出核心,剥出本质。最后做总结,“花儿这样红,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人工培育的成果。”大自然的杰作,就是花儿万紫千红的本质原因。

因此,本文从整体上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说明花红原因部分的六个方面,是由浅入深的顺序。

其实,教参书也告诉我们:“换一个角度分析,先介绍花朵呈现红紫斑斓色彩的物质基础——花青素,再深入到物理学原理解释,又从反射的光波长短的不同探究含热量的多少,深入说明植物生理方面的原因。”这一段话也告诉我们,说理是层层深入的顺序。

笔者设计的一连串创新提问,是对参考书意见的落实,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使之更便于理解这种顺序。

个人意见,难免片面,不当之处,恭请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正。特别希望与潜心教研的同道中人展开广泛交流,欢迎你的回复!

(作者单位:河南省滑县城关镇欧阳初级中学 456400)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
浅谈高中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