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创新

2018-10-13郭佩佩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融合创新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郭佩佩

摘要: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在各教学阶段的不断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以此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拓展,进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本研究就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合创新信息技术的具体策略作进一步的探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93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新的教学技术以及新的教学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使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活力,能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方式等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對现代信息技术加以合理的应用,有机结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保证学生能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优化,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创新的意义

1. 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合信息技术,能将抽象的数学形状以及数学符号等更为直观的向学生呈现出来,能起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等的作用。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立体图形等知识点的时候,如果采用传统板书的教学方式,不仅浪费时间,学生也难以对相关知识点有准确的理解。而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能通过在备课过程中所准备的板书将相关图形的动态形象向学生展示出来,以此开发学生学习思维,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2. 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协作能力

在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能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的弥补,能为学生建立较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得到增强,进而使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得到提升。比如,在为学生讲解拼出美丽的图画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鼓励小组成员大胆进行创新性图形摆拼,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用多媒体将活动成果展示出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充分调动自身思维,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策略分析

1. 小学数学学习方式与信息技术的创新融合

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般会先对相关问题进行观察,之后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再采取证明的方式、验算的方式等来对相关的数学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一般是先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之后再引导学生开展具备观察性和体验性的学习。在人机交互的学习情境中,学生能够进行研究性的实践学习,对学习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实现个性化学习,还能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实现协作性学习,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方式的转变,还能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学技术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有关比较数的大小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将数的比较与小动物赛跑这样的教学情境相融合,在音乐教学情境中,学生还能看到动物奔跑的场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使学生积极开动大脑,会主动思考这些动物哪一种跑得更快?之后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所学的相关知识,就能快速地做出判断。学生在主动思考比较哪一类种动物跑得快的过程中,也就能更加容易地学会比较数的大小的方式。这是一种采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原生态场景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以及认知得到全面的调动,使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得到有效激发,进而获得更加深刻的感性认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2. 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与信息技术的创新融合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常是通过教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和分析,之后结合学生的自身能力去理解所学内容,很多学生都会出现在理解过程中不能对知识点之间的结构图加以形成的现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帮助教师将数学教学重难点与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清楚具体的表现出来,这是一种较为抽象的概念直观化,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除此之外,一些计算机软件能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构建更加便捷的教学交流平台。

比如,在为学生讲解与线的认识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竖琴中的琴弦,之后再将线段引出来;也可以为学生展示火车的两条延伸出去的铁轨,以此将直线引出来;还可以为学生展示手电筒所发射出来的光线,将射线的知识点引出来等等,这样,通过鲜活的实例就能让学生对线段、直线以及射线这三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学习和体悟。

3. 利用信息技术营造数学探究氛围

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究氛围,起到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作用,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

比如,在为学生讲解有关圆的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学生很难对圆的直径与半径有较为准确的认识,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开展现场演示。为学生展示在同一个圆内,从圆中心作出多条直径或者半径,之后再将多条直径或者半径慢慢收拢,将其合并起来。通过这样的演示,能使学生的直观感受增强,学习了解到在同一个圆内可以有无数条直径以及半径,而且同一个圆内所有的直径长度、半径长度都相等。这是一种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多媒体演示,能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并且使学生的记忆得到强化,进而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以及联想,最后起到提高学生学习理解和记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艳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的层次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4).

(作者单位:江西省大余县东门小学 341500)

猜你喜欢

融合创新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小学“优课”教学模式的多元分析
东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的比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