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

2018-10-12宋丽霞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肉芽感染率负压

宋丽霞

作者单位:518000 广东 深圳,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外五科

以往临床多采用常规开放式引流治疗骨科感染创面,但效果一般,预后较差[1]。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新型治疗技术,是指用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包裹引流管,覆盖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加以使用生物半透膜予以封闭,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最后由外漏的引流管进行全方位负压吸引,以促进创面愈合[2]。同时,在此项技术操作中配以有效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对我院骨科感染创面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及相应护理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骨科创面感染患者1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2例,其中男46例、女36例;年龄21~65岁,平均(48.91±6.21)岁;其中胸腰骶部感染16例,足踝部感染12例,上肢前臂感染32例,小腿感染22例。观察组84例,其中男50例、女34例;年龄23~63岁,平均(48.87±6.23)岁;其中胸腰骶部感染14例,足踝部感染10例,上肢前臂感染34例,小腿感染26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3]:①均为感染性创面且不能清创Ⅰ期缝合;②感染部位出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等症状;③新鲜开放性骨折患者;④明确骨伤疾病史等;⑤患者均知情同且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排除标准[4]:合并营养不良、精神障碍、恶性肿瘤、造血系统疾病、继发严重感染、认知障碍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开放式引流,方法如下。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清创,彻底清除创面坏死组织、脓液等;②以创面实际大小、渗出等情况为依据,于1~3 d更换一次敷料,针对特殊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如创面较大,予以引流条进行引流;③创面感染,予以病原学检查,若显示阳性结果,选取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并在5~7 d后复查病原学,一旦出现严重坏死组织,进行二次清创。护理方法如下:①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脱出;②保持引流通畅,以免打折、受压等现象的发生,造成逆行感染;③定时挤压引流管,并监测、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等,若有异常,立即联系医生并配合处理等。

1.2.2 观察组 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方法如下。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并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清除创面渗液、坏死组织等;②待清创结束,以创面实际大小选择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充分覆盖创面,加以缝合固定创面边缘间隙,注意保证封闭范围≥创面边缘2 cm,自创面引出引流管,妥善固定,确保引流通畅,同时结合创面情况调整负压值,持续冲洗,间断快冲,即4 h/次,5~10 min/次;③待引流7 d结束,拆除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对其创面进行评估,行二期手术,以创面部位、术中情况选定创面修复方式。护理方法如下。①术前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以一对一、座谈会等形式向患者介绍疾病、负压封闭引流术相关知识,如手术流程、治疗目的、材料功能、优越性、注意事项等,稳定患者情绪,促进手术进展,针对营养不良、糖尿病等疾病者,积极处理创面,并提供全身营养支持,改善机体营养状况。②术后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血压、创缘皮肤、引流液等情况,重点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情况,即取平卧位,患肢抬高20~30 cm,评估患者疼痛部位、程度、性质、持续时间等,以看书、读报纸、听舒缓音乐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降低疼痛阈,必要时遵医嘱提供镇痛药,若创面疼痛剧烈,可降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负压值,待患者适应,在进行适当调整。③负压封闭引流管护理,保持负压0.02~0.08 MPa,术后48 h内持续约50~60滴/min冲洗,之后调节低速约20~30滴/min持续冲洗直至拔管,若外观泡沫明显憋陷、触摸有硬实感、薄膜下无积液,视为负压有效,一旦发现敷料鼓起,提示未形成密闭负压引流系统,检查有无引流管折叠、漏气等,若确定是漏气,应在漏气处以半透膜重新加覆,如果是吸引器故障,需要立即更换吸引装置;如为坏死组织造成的堵塞,应关闭负压源,缓慢注射生理盐水浸泡、冲洗,待堵塞物变软,重新连接负压源。④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若出现大量鲜血,提示活动性出血,立即联系医生,停止吸引。⑤引流瓶更换时,应先将冲洗液关闭、夹闭引流管、关闭负压、排净余气、更换引流瓶,打开并调节负压、打开冲洗液、检查确定密闭负压系统有效。⑥间断快冲方法为常规每4 h快冲1次,夹闭引流管、待管型稍消失即刻打开引流管,如此反复5~10次。⑦观察敷料覆盖区张力性水疱形成,避免过度牵拉敷料覆盖区皮肤组织,选用氧化锌对其周围皮肤组织进行涂抹,此外,调整引流管位置,避免直接接触创面;换药期间查看并记录创面的颜色、有无异味和分泌物等;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一旦出现体温持续增高,考虑创面引流效果欠佳,及时联系医生并配合处理。⑧创面愈合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患者的体温变化,观察创面情况,确保半透膜完好,无漏气情况发生。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引流液培养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遵医嘱采取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VAS疼痛评分、肉芽覆盖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观察两组感染率、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评分标准:以问卷调查方式评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程度,总分100分,分值100~80分为满意、80~60分为一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一般满意率。疼痛程度判定标准[5]: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为依据,利用一条10 cm左右的游动标尺,标记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和“10”,0分视为无痛,10分视为剧烈疼痛,分值越低,疼痛程度越低。

1.4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创面愈合时间、VAS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VAS评分、肉芽覆盖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感染率的比较 观察组感染率为2.38%(2/84),对照组感染率为10.98%(9/82),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4,P<0.05)。两组均接受抗生素治疗5~7 d,感染消失。

2.3 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的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骨科创伤患者数量的增多,创面感染发生率也随之增高[6]。目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已成为治疗骨科感染创面常用方法,将敷料作为负压吸引管与已清创创面间的中介,利用自身泡沫材料的可塑性,即每当负压到达每一点便会形成全方位均匀分布的吸引,通过自身孔隙吸出微小颗粒坏死组织、渗出液,并由引流管吸出至负压吸引容器,即便是颗粒较大的坏死组织、渗出液,也会吸附于泡沫材料表面,在每次去除负压引流时便会随着泡沫材料一同离开创面,成功保持了创面的清洁度,加上负压的有效控制,可以进一步促进血液循环的改善、蛋白的合成,进而为肉芽组织生长提供良好条件[7]。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面感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负压治疗技术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减少工作强度;②负压状态下细菌、坏死组织、积血被吸尽,不会在创面聚集;③促进健康肉芽增生;④细菌在负压状态下不易存活等。可见,全方位的有效负压引流,能够及时清除创面的渗出、坏死组织,彻底控制感染的扩散、毒素的吸收,结合抗感染护理干预,有效降低感染率[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感染率为2.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98%。持续有效负压可以刺激毛细血管增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创面肉芽生长。配合相应的创面护理,有效提升骨科创面的愈合效果[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肉芽覆盖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持续引流5~7 d,无需每天换药,减轻患者痛苦。同时结合疼痛护理干预,指导患者看书、读报纸、听舒缓音乐等,通过这些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降低疼痛阈,必要时遵医嘱提供镇痛药。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疼痛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评估疼痛的部位、程度等,提供适当护理干预,缓解疼痛;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及时发现异常并积极处理,同时保持引流通畅,避免感染的发生;加强观察敷料覆盖部位,并使用适量氧化锌涂抹其周围皮肤组织,从而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10-11]。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实观察组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方式更易受到患者的认可。护理期间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预防敷料干结、变硬;待创面周围皮肤处于干净状态,再行粘贴缝合,确保粘合性;患肢取功能体位的同时保持引流通畅;更换引流瓶时,先夹闭引流管,再换引流瓶,避免引流液回流,造成逆行感染;密切监测引流瓶性质,一旦出现大量新鲜血,考虑创面出血。

表1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肉芽覆盖时间、VAS评分的比较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综上所述,给予骨科感染创面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术及护理,有助于缩短肉芽覆盖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感染率,护理满意度更高。

猜你喜欢

肉芽感染率负压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新型吸切器切除吻合口肉芽组织的疗效*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新型门窗在负压医院设计中的运用
某地区体检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的分析
品读快乐
美容点痣扫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