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肘子,一个讲故事的人

2018-10-11

网络文学评论 2018年5期
关键词:网文大王网络文学

我们在九年义务教育里都学过这样一句话:写作的三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

当时我并不能够理解它为什么如此重要,后来才明白一切故事都应该回归的本质,就是时间、地点、人物。

其实我并不擅长写作,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自己阅历的增加,学会了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一开始我看的是经典名著,可那时候还小,看的只是个故事却未去深究过什么,没有带着思考技巧的目的去看,也没有认真地学习文笔。

后来我喜欢看武侠,于是喜欢上了那个叫做“江湖”的世界,以及里面的爱恨情仇。

最终,与网络文学结缘,这是个更加光怪陆离的世界,五光十色。

年初的时候有人问我说,肘子,你觉得你和其他作家有什么区别吗?

我半天都没有回答上来,而是陷入自己的思考,直到半个小时以后我才回答他:其实我从未去刻意地想过我笔下故事要有多么深刻,我写小说只因为心中有着一个个故事,或者荡气回肠,或者哀婉凄绝;也有着一个个人物,或者一往无前,或者百年孤独。

我所写的就是故事,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作家,如果让我给自己下一个定义,那就是讲故事的人。

我在写作之前从事的是人力资源工作,每天都是在与人打交道,外部与应聘者打交道,内部与企业员工打交道。

在和外部应聘者接触的时候,我会去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以及他们当下处在某个环境里的特殊心态。

在和内部员工沟通的时候,我会去了解他们的工作压力,甚至是他们的家庭压力。

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最多一天曾面试六十多人,有时候聊的东西已经不局限于他们所要应聘的岗位,也会聊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对未来的看法,这样才能精准的判断他们是否适合我们需求的岗位人才。

然后这个过程中,我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有优秀的,有笨拙却勤奋的,有懒惰的,也有骗子。

这个社会由人来组成,“人”注定是这个社会里最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于是,我的作品里其实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我开始讲故事的时候,“人”就成为了我的故事里,最有特色的一部分。

那时候我的微博签名是“一个梦想写小说,却在人力资源道路上远走越远的胖子”。

那时候我心想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从事那个梦想中的职业了吧?然而值得庆幸的是,一切都回到了这个叫做梦想的原点,所以我是幸运的。

2015年我开始厌倦职场,然后又因为要结婚了,没钱给新房装修,婚礼酒席的三万多块钱也凑不出来。

我很硬气地跟家里人说,不用你们帮忙,我自己来解决。

可是夸下海口的时候很痛快,事后却必须面对自己做出的承诺与豪言壮语,于是我跟我老婆说,要不我写小说吧,哪怕每个月赚2000块钱也可以。

虽然我老婆知道我热爱看小说、写小说,但并不相信我写小说能赚钱。

可是她说:这跟钱没有关系,哪怕不赚钱都无所谓,但这既然是你的梦想,那就写吧。

对我老婆来说,做个追梦的人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我庆幸的第二件事情是,我老婆是个比我还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人。

于是,我开始敲打键盘,讲述一个个属于我自己的故事。

写作是一件必须持之以恒的事情,网络文学中,一部小说短则几十万字,长则数百万字,无数的人物出现又消逝,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展开,没有毅力是办不到的。而且,网络文学作者不仅要有毅力,还得能够抗压。

在连载期间,每位网文作者都要面对无人问津的那段时光,也要面对读者增加后舆论的影响。

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相比,网文的反馈更快速,以往从草稿到书籍上市有可能达到几年的周期,也就是说写一本书也许两年之后才能与读者见面。

而网络文学不同,每位网文作者都是实时的与读者交互。

这样的方式当然有它的优点,比如网文作者可以更快的接收到读者评价,思路也会因为与读者的交互而产生精彩的火花。

但它缺点也很明显:数以万计的读者表达着自己的意志,悲欢离合他们都感同身受,剧情承接转折都会引起读者的意见,这庞大的读者基数与意见即时地反馈给作者,作者很难不受影响。

当一个作者写了一个败笔,也许读者的口诛笔伐就能将一个作者摧毁。

然而一个网络文学的作者必须承载这样的压力,坚持自己心中的故事。

我起初写故事的时候会经常被读者影响,读者吐槽一段剧情的时候我会不由自主地想要修改,然而我慢慢发现这样的创作是不扎实的,因为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剧情的走向将变得完全不可控制了。

所以,作为一个网络文学创作者,我庆幸自己慢慢顶住了压力,没有崩溃,也没有被读者左右。

我坚信一个优秀的故事情节必然跌宕起伏,它有悲欢、有离合,有我们在生活中可望而不可及的精神世界需求。

写作三要素是最基础的东西,而网络文学当然也脱离不了文学的基础,但还有延伸的要素,比如起因、经过、结果。

如果写重生文,你要体现年代感才能让读者有代入感,重生90年代的农村,你描写“斑驳的墙壁”并不会能够让读者有直观的感受,斑驳的墙壁哪里都有,在你90年代的农村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属性。

但如果写“村口墙上涂着白刷刷的崭新标语:宁可血流成河,也不超生一个,该流不流,扒房牵牛”,这就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色,这都是真实存在过的事情,读者就能很清楚地认知到,自己已经不再身处2018年了,而是那个记忆中的年代。

再来说起因、经过、结果。

如果说时间、地点、人物是写作的三要素,那么起因、经过、结果就是一个故事的三要素。

一个长篇的故事必须要有因果来穿针引线才能将这条剧情的长河连贯起来,网络文学发展至今,读者对于剧情与故事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我们会在写作过程中发现读者越来越厌弃单调的故事、单一的模式,只有更好的故事才能在这个行业里继续生存。

而起因、经过、结果,这三要素是所有网文作者需要深挖的东西。

我最擅长的是描写人物,这也跟我的工作经历有关,因为我接触过那么多的人,工作需要我细致地了解他们,深挖他们潜在的性格,所以我对人与人性都有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

人是矛盾的,他不是单一的一个二维平面,而是立体的。

平时贪你一点小便宜的同事,他可能有事没事蹭你点零食吃,然而在你生病需要经济帮助的时候,他却慷慨解囊。

平时严厉刻薄的上司,回家却是一个温柔的好丈夫,有耐心的好父亲。

平时不苟言笑的人,却偶尔说出幽默金句。

在你穷困时接济你的朋友,可能等你飞黄腾达了他会偶尔小坑你一下。

隋炀帝杨广在世人的眼中是昏君的典型,然而他却主持开凿了大运河,开创科举制,对他的评价能一言两语就说清楚吗?显然不能。

这都是真真实实存在的人,真真实实的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故事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最喜欢写的便是多面性的角色。

相比伟光正亦或是只懂作恶的反派,我始终认为多面性的角色在作品中更加有生命力。

例如我的作品《大王饶命》中的主角吕树,他的出身是一个孤儿,对世界怀有极大的戒心,然而当他感受到善意的时候会加倍回报。

当面对大义时他能挺身而出,可平时又有些贪财,贱的让人牙痒痒。

我曾说,我的这位主角其实更像是一个普通人,我们会有小毛病,会偷懒、会贪财、会自私,谁都会,可心里仍旧有一根准绳,有一个底线。

所以《大王饶命》的读者会有更强的代入感,因为主角吕树活得很真实,不虚伪。

再例如书中另外一个角色李一笑,他嘴上说着找老婆就得事事都让着她,让她洗衣服,让她做饭,让她打扫卫生……

然而真等他找到了老婆,以前的豪言壮语都不存在了,一天只有20块钱的零花钱 却敢怒不敢言。

他是外人眼中的大高手,莽夫,却在自己老婆纳兰雀面前有着独特的一面。

我认为,其实这样的角色远要比伟光正的人设更要有生命力。

我在写这些人物的时候会有忐忑,不知道读者会不会喜欢,结果让我惊喜,读者们异常地喜爱这些角色。

那些群像,就像是真真实实地生活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却又动人心弦。

我个人认为大家喜欢的网络小说内容开始变成了更加治愈的东西,我所得到的数据是观看我小说的读者大多数身处一二线大城市,那里生活节奏很快,竞争压力也很大,有时候也很孤独。

最近流行一个词汇叫做90后空巢老人,它是指90后未恋爱、未结婚的年轻人,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大家的生活越来越紧迫,也越来越孤独,于是大家的内心需求也在发生改变,开始更加注重能够填补自己内心缺失的东西,能够让自己快乐起来的东西。

《大王饶命》就是一个孤独者最终与世界达成谅解的故事,我希望读者在这里找到孤独的共鸣时也能从这里看到生活的希望,可能我们以往的生活并不尽如人意,可生活从来都不该失去温度。

我觉得,幽默是最好的慰藉方式。

《大王饶命》里充斥着欢乐的包袱,首先是因为我想让看到我这个故事的读者快乐起来,让《大王饶命》这个故事的连载成为大家一天忙碌之后的一种慰藉。

其次也是我的风格使然,因为我本身对于幽默有着敏感的捕捉力,一个能让人快乐的故事仅是苍白的描述可能远远不够,想要它生动,就必须对于幽默的语言方式有足够地了解。

我在选择题材时一方面会考虑读者精神世界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写自己最擅长的风格,于是《大王饶命》便应运而生。

没有谁是面面俱到的,所以我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时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进行扬长补短。

我认为一个作者必须要有自己的风格才能让自己的故事独树一帜,才能让自己的故事不至于千篇一律。

如今我已经从事网络文学创作两年半的时间,在这个过程里我越发地懂得如何去讲好一个故事,也越发地了解自己,尤其是自己的缺点。

在写《大王饶命》的过程中我就发现自己对于剧情的起、承、转、合描写能力有所欠缺,对于故事的严谨性也有所欠缺,对于世界观的架构也有所欠缺。

虽然我已经不是那个“梦想写小说却在人力资源道路上越走越远的胖子”,可我并不满足,因为我希望自己能够写出更好的故事。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必须保持着对自己的不满意,保持着对精益求精的渴望,才能让自己的写作能力继续进步。

我还年轻,愿自己始终在路上。

猜你喜欢

网文大王网络文学
谁来当大王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虎大王
网文撷英